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9章 第一槍

作者:海與夏
 第四輪,骨盆髖臼骨折手術,好幾天沒有人開臺。

很多醫生請求組委會改變比賽方式,全部手術採用直播形式,在規定的時間,同時開臺完成同類手術,評分也採用現時評分,這樣顯得更加精彩,而且會有強烈的對比性。

將手術集中到一個時段,評委也集中到這個時段,恐怕不現實。

選手和評委都是醫生,都很忙,很難全部集中到預定的時段。

少數評委都是晚上抽空看影片回放,完成打分,這些評分,每一分都是反覆斟酌才給出的。

不像體育比賽,簡單明瞭,勝負分明,一個手術分解成幾十個步驟,有些上百個步驟,圍繞手術還有很多方方面面。

即使決賽採用同臺直播的形式,對打分也是要求評委24小時內完成,沒有要求現時打分。

所以外科手術因為特殊性,很難全部一刀切,採用直播即時評分。

只能大家願意看直播的就看直播,沒有時間看的,看影片回放也行。

有人提出,影片有先有後,技術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先做的吃虧,後做的會佔有優勢,可以避免犯前面出現的錯誤。

言之有理,但是每臺手術都具備個性化特點,何況公開的手術評分規則,缺少詳細的細則,細則在評委手裡。

只有所有參賽醫生全部完成此類手術,扣分細則及理由才會公佈出來。

在此之前,你知道做在前面的手術扣分了,也不知道扣在哪。

比如,對於有些病人評分有必須考慮外觀需求這一項,細則裡才有縫線選擇的內容。

在扣分細項和理由沒有公佈之前,別人也很難從這臺手術獲取經驗教訓。

對於骨盆髖臼手術,大家保持謹慎態度,沒有人搶先手術,都在等別人先做,讓別人去趟雷,彷彿這樣心裡才踏實,才有安全感。

三博綜合骨科的示教室,一副手繪的骨盆解剖圖譜定格在高畫質螢幕上。

隨即,切換成右側髖臼骨折的繪圖。

這個病人的髖臼骨折比較嚴重,Judet-Letournel分型:雙柱骨折,AO分型:C23。

病人的影像圖片:骨盆前後位、右髖前後位、髂骨斜位、閉孔斜位片,四張X線平片,骨盆及髖臼的CT掃描 三維重建圖片,全部羅列出來。

X線片上,六個放射學標記:髖臼後壁的緣、髖臼前壁的緣、髖臼頂、淚滴、髂骨坐骨線、髂骨恥骨線,都特意做了顏色標記。

所有的病例資料井井有條,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周到,宋子墨在臺上講解。

楊平帶著大家在臺下聽,在綜合骨科,規培生現在都要學繪圖,繪圖成為一項基本技能,這是培養形象思維能力。

手術的步驟全部用手繪圖加註解表達,幾個大步驟,幾十個小步驟,既不陷入細節,能夠從整體把握手術,又能追求細節,力求手術完美,顯示團隊對手術的深刻細緻理解。

“現在還沒有人開臺,大家都在等,我們要不要也等一等?”高橋雖然沒有上臺,他早就把自己也當做團隊中的一員。

經歷這樣的大事件,他跟著楊平學到了很多東西,從術前診斷,手術適應症的選擇,術前準備,手術計劃,術後的康復,完整地學習整個診治流程。

“我覺得不用再等,南部賽區,骨盆髖臼骨折手術,我們就做第一個開臺的。”宋子墨覺得再等的意義不大,浪費時間。

“手術計劃已經沒有漏洞,建議開臺。”徐志良同意宋子墨的意見。

“大家對手術計劃沒有意見,那就明天早上八點半開臺。”楊平做出決定。

其實對手術的思考,楊平已經遠遠超出比賽的要求,他將這種思維態度和方式傳遞給宋子墨。

所以宋子墨對這臺手術的理解,已經超出評分大綱。

如果術中操作能夠將計劃貫徹到底,這又是一臺滿分手術。

宋子墨站在講臺上,習慣性地白大褂解開,團隊二號人物從容自信地關閉螢幕,手術明天開臺。

——

網站的預告,三博醫院的手術馬上開臺。

不僅南部賽區,全國賽區都是這樣,大家按兵不動,等待第一個開臺。

居然是三博醫院第一個開臺,還是一助主刀,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楊平水平不行,只是三博的吉祥物,要靠宋子墨護駕,才能打完區域賽。

要不是比賽,洪教授將他們單獨拉出來應付比賽,平時他們那有時間休息。

溫仁濤、穆軍、曾冉幾個人聚集在示教室看影片。

溫仁濤也在等開第一槍者,要是再沒有人開槍,他要開這第一槍了。

“這臺手術他們第一個開臺,有勇氣。”也是參賽的主刀,副主任醫師穆軍說,語氣戲謔。

“還是一助主刀,這是讓一助打完區域賽的節奏?”穆軍笑道。

“車開得有點快,這次怕要翻車了?”穆軍連說了三句。

溫仁濤顯得很冷靜:“不至於,以創傷骨科見長的三博,這個一助手術基本功非常優秀,在骨盆髖臼骨折上翻車不太可能。”

大家越是不在乎三博,越是想看,這算是好奇心的作用。

這個時候,一般的策略是,主力團隊的手術會推後,負責助攻的團隊手術提前探路,可以避免主力團隊犯錯誤。

“哪有讓助手一衝到底的,這個主刀怕是個特殊人物,讓人抬進金刀獎去找存在感的?”穆軍呲之以鼻。

哪行哪業都有這種人,水平不行,又要過癮,想弄個高大上的名頭,怎麼辦?鑽空子,走捷徑,讓人抬進去。

“金刀獎的規則,區域賽允許一助完成所以手術,區域賽只是基礎手術,不影響對主刀水平的評價,看完再說。”溫仁濤對穆軍有點不耐煩。

手術開始,這水平可以讓所有人閉嘴。

骨盆髖臼手術,還是能夠看出一點東西。

宋子墨在楊平的幫助下,對手術的掌控能力已經遠超從前。

優秀的外科醫生,一定要對手術掌控自如,這是看不見的綜合能力的體現。

讓手術按照你的意志走,而不是被手術牽著鼻子走。

司機要能掌控自己的汽車,老闆要能掌控自己的企業,廚師要能掌控火候及食材,籃球運動員要能掌控比賽的節湊。

手術的節奏完全在術者的掌控之中,切開、止血、再切開。

骨盆區域性解剖的熟練程度,讓人無法相信這是一個不足三十歲的年輕主治。

“手術卡殼了,浪費時間。”穆軍看手術速度逐漸放慢。

“髂外血管和閉孔血管吻合支,在此處出現變異的可能性最大,減速慢行,待解剖清晰後,再加速前進。”溫仁濤的見解不一樣。

單論這臺骨盆髖臼骨折手術,的確是全國頂尖水平。

在幾個變異血管或神經可能出現處主動減速,就這種手術節奏,已經超越很多人。

恐怕,在魔都六院,也找不出幾個有這種手術意識的醫生。

這種操作,就像開車,到了危險路段,比如十字路口、人形橫道、轉彎處,習慣性地減速,腳從油門移到剎車上,以防意外發生,隨時準備剎車,過了路口,確認脫離危險,再加油快速離開。

這是楊平給宋子墨的經驗,骨盆髖臼骨折手術,交給宋子墨幾個減速點,這樣可以避開風險,以免帶來麻煩,浪費時間。

但大多數人不懂這種操作的意義,就像不懂音律的人聽音樂,覺得完全一片恬躁。

“又不是死亡冠的位置,放慢速度?”穆軍不理解。

“骨盆手術碰到變異血管和神經的機率不高,但是一旦碰到,沒有剎住刀,翻的是病人的命。”溫仁濤只好解釋。

宋子墨的幾個減速點溫仁濤看出了三個,可是還有幾個沒看明白。

醫生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在醫生手裡是萬分之一,對病人確是百分之百。

一根變異的吻合支用血管鉗挑出來,鉗夾、剪斷,結紮,然後加速前進。

溫仁濤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低機率事件居然真的出現,要是術中沒有減速,刀划過去,不說引起生命危險,至少多出上千毫升血。

這個宋子墨,如果能夠在魔六跟自己接受一樣的訓練,完成一樣的手術例數,恐怕真的會成為自己的對手,可惜,去了三博醫院。

三博醫院的平臺,十餘年的院史,無論如何都不能孕育出一個金刀獎冠軍。

手術出血極少,乾乾淨淨,連幾把拉勾的放置的位置和力度也非常恰當。

髖臼拉勾沒有一次滑脫,也沒有一次因為術野顯露不佳,需要主刀來調節。

麻醉肌松充分,術野暴露十分輕鬆。

高橋確實厲害,居然幫助三博培養出這樣的水平。

“他們背後隱藏的導師是東京的高橋老師!”溫仁濤說道,旁邊的穆軍正在疑惑中。

穆軍心裡一顫,高橋文哉,國際創傷外科大師級人物,少年得志,四十出頭便世界聞名。高橋作風嚴厲,自己在東京進修時,被他罵過幾次,罵得狗血噴頭。

“難怪,背後有高橋老師在指點。”穆軍總算明白不翻車的理由。

他們叫高橋文哉為老師,一點也不為過,溫仁濤和穆軍都在東京接受過高橋的培訓,對高橋的嚴厲現在還心有餘悸。

“我打電話問過,高橋老師不在東京,來了中國三博,至於做什麼,他們科的醫生都不知道,或者出於保密,我想應該受三博邀請,幫助培訓團隊。”溫仁濤覺得自己判斷不會錯。

有高橋老師的培訓,三博創傷骨科實力肯定不弱,穆軍心裡有點害怕,不是怕三博,害怕高橋。

“高橋老師最多提高他們創傷骨科水平,短期帶教,也提高不了多少。”穆軍自我安慰。

“骨盆髖臼骨折手術,明天排你的,有壓力沒?”溫仁濤問道。

這有點炮灰的意思,有溫仁濤在,穆軍沒有金刀獎奪冠的想法,只能當炮灰。

也就是,穆軍團隊是助攻,這是洪志剛的安排。

宋子墨的手術已經做完,如果換位做評委,這臺手術,從哪裡扣分?

你想到的他想到了,你沒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他們創傷骨科水平確實不錯,溫仁濤一直這麼認為的。

曾冉不知為什麼,一直沒有說話,可能心理陰影。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