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8月21日。
倫敦,白金漢宮。
維多利亞女王面前坐著的已經擔任英國首相近半年的克萊斯頓,還有外交大臣羅素。
兩人到白金漢宮來,是每個星期的例行述職會談。
以前兩次會談不同,這次的會談,卻是帶著壓力來的。
準確的說,是女王對英國目前的外交局勢十分不滿,因此兩人的壓力可想而知。
目前在英國政壇,目前維多利亞女王的影響力雖然不能夠直接決定誰來當英國首相,因為後者是靠選舉出來的結果。
但是,別忘了女王在英國國民中的絕對影響力,只要她放出風聲支援誰反對誰,不說百分百,至少能夠讓她反對的人降低支援率夭折一半吧。
這足以是屬於致命的。
因此,在英國政壇,沒人敢對女王的態度等閒視之,克萊斯頓一年的繼承首相任期馬上就要結束,如果準備年紀的首相大選中,期待獲得女王的支援,那麼多往白金漢宮跑跑,倒是能夠獲得女王更多的支援。
則是帕默斯度站子爵臨終前向克萊斯頓子爵的建議,而後者也採納了。
維多利亞女王皺著眉問:“這份報告為什麼這樣的詳細?”
說的是阿姆斯特丹和平研究所報告,最近這幾年她每當盯著上面的報告,都會不由的心生不滿,為什麼,她發現,這份報告,甚至詳細到幾乎足以跟英國自家的國防部報告的準確率差不多。
她做為英國女王20多年來,執政是如何的豐富,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因此不由否認為英國自家國防部的情報被人摸得如此的透徹感到不安和不滿。
果然如此。
克萊斯度和羅素互望一眼,顯然都已經料到女王會關心這個問題。
也對,他們當初裡看到這個報告的時候,甚至都以為這份報告裡面有英國國防部高官的共同參與下才完成的。
可是經過調差,卻是發現沒有這回事們
因此,兩人對荷蘭的情報能力感到心驚不已。
克萊斯頓定了定神,回答道:“陛下,荷蘭在這一方面下足了功夫,我懷疑,他們在各國的外交部參與了這些情報的收集,而民間,也有團隊參與了此時,因此,才會如此的詳細”
維多利亞女王對於這個回答不太滿意,不過她不打算就此追究克萊斯頓的責任問題,畢竟這眼前的傢伙,也掌管唐寧街10號才半年的時間而已,而那份報告,卻是都快要滿十年了。
“我們能不能造就一份同樣的報告出來?”
見羅素和克萊斯頓連上帝猶豫。
維多利亞女王似乎看透了克萊斯頓和羅素想法,道:“輝格黨可以自己一份,託利黨不用管,至於底子,我看你們倒是可以跟《金融士報》合作和《倫敦士報》合作,畢竟收集資訊,那是他們的強項”
羅素和克萊斯頓雙眼一亮,倒是覺得女王的想法不錯,論及收集資訊,還有誰能夠比得上專業的報紙,他們可是有著完整的採集資訊的渠道的。
如果再加上軍方神秘的軍情六處情報資訊結合,倒是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份類似於阿姆斯特丹和平研究所那樣的組織。
這麼一想,倒是不由的對女王感到佩服。
維多利亞女王對此,卻是心中不由的對輝格黨有些失望。
這些,其實都是她旗下的英國皇家情報局收集的資訊,其實早就幾年前,她就命令皇家情報局跟蹤這個組織了,因此,摸透了這個組織的脈輪構成,
當初甚至想過成立這個組織,當時國內的軍火商不滿,因為怕洩露自己的資訊給英國英國內閣政府,讓自己的公司秘密公之於眾,對公司來說十分不利。
因此當時就算是強勢如帕默斯頓子爵,也只能夠作罷。如今荷蘭的這份全面的報告,卻是促使英國那些軍火巨頭們語塞了,難以再拒絕,因此她才把這個議題從新提上來。
甚至虛了輝格黨好處,對方兩人才答應下來。
輝格黨和託利黨的自私自利,倒也可見一斑。
維多利亞女王暗暗沉思:
荷蘭不夠強大,是其他大國對它的戒備之心相對較弱,但又並不弱小,是其他大國給如荷蘭一定的尊重。
巴爾幹半島和北美米利堅內戰還在持續進行中,五人能夠準確的研判其結束的時間。
自從北美米利堅內戰,荷蘭威廉四世已經發電報跟維多利亞女王通話數次,威廉四世向維多利亞女王表達了對荷蘭在米利堅聯邦國的利益,可能受到戰爭的影響表示眼中關切,並建議維多利亞女王和米利堅聯邦國林肯政府進行直接對話。
而威廉四世也表示,他可以作為米利堅聯邦政府和英國以及南方聯盟政府的調停人來促進三方直接對話。
威廉四世也還表示,荷蘭甚至願意跟英國、奧斯曼帝國以及沙俄保持友好交往的關係,在巴爾幹半島戰爭中,來幫助英國和奧斯曼帝國同沙俄帝國展開對話,有條件充當巴爾幹半島的調停人。
有條件的?
維多利亞女王一想到那個年輕的國王竟然向自己表態這個有條件中的條件,竟然是想要英國承認荷蘭的軍火生意合法化,認同荷蘭跟英國的軍火生意存在,不要惡意打壓對方。
但是當初自己竟然拒絕了,畢竟英國的軍火生意那可是冠絕全球的,英國自然不會自縛手腳了。
可是,她沒想到荷蘭竟然闖出了一片天地,甚至份額,短短的五年多時間,竟然從不到英國的十分之一,達到了現在英國外貿軍火生意的30%,而且看現在的情形,甚至將會在未來有大面積發展的趨勢。
就在昨日,威廉四世又給她發電報了,這個小傢伙竟然還假惺惺的詢問她,荷蘭向米利堅聯邦國出售蒸汽戰列艦,會不會打破現在各國海軍實力的平衡?
全球各地的戰爭,已經使得英國的工業品銷售渠道萎縮,英國的工業品已經在倫敦堆積如山了,特別是沙俄帝國、瑞典王國等國家對英國不滿的情況下,有意識的拒絕英國的工業製造平,而和,米利堅聯邦國的交惡,又讓英國的工業品少了一塊2300萬人口的市場,奧斯曼帝國最近更是時不時威脅對英國工業品增加關稅,讓英國工業品變相漲價,使得英國的工業品將會比法蘭西、普魯士、荷蘭以及米利堅聯邦國的同類貨物相比缺少競爭力。
這些一旦持久下去,那麼英國的經濟發展的挑戰將更加的嚴峻。
這是英國的困局。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