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25章法俄突靠近,德奧都慌了

作者:老鼠和大米
隨著赫爾曼在.範佩龍在荷蘭荷蘭廣播中公佈半個月前的1882年6月11日雖然不願意跟義大利結盟,但是法國突然入侵義大利屬地殖民地,以及1878年沙俄帝國為了進入地中海不惜去建一個為保加利亞國,這讓英國本身就就感覺寓蘇伊士運河很不安全。

再加上印度的重要性,已經是大英帝國海外殖民地之最,號稱是女王王冠上最璀璨之寶石而英國本土與印度相連的最重要航道就是蘇伊士運河。

1875年,維多利亞女王斷然採納了第二次當選首相的英國回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的建議,以400萬英鎊威逼利誘下從伊斯梅爾帕夏特持有的44%的蘇伊士運河股份。

到了今年的1882年年初,新任首相威廉.格拉德斯通認為,此時僅持有的44%股份完全不能夠保證對蘇伊士運河的掌控,為了確保運河不落入法國和沙俄人,又或者是荷蘭人手裡,1882年6月11日7點,陸軍4萬多人,及地中海艦隊海軍大舉入侵埃及,陸軍總指揮為加內特.沃爾斯中將,這人跟英國王儲愛德華親王是同學,海軍為地中海艦隊的總司令腓特烈.西摩海軍上將。

這四萬多陸軍和地中海海軍突然襲擊埃及,頓時讓人震驚不已。

因為那裡可是開始駐紮著2000名拿破崙政府統治下的法國陸軍士兵和埃及本地土著軍。

雖然名譽上攻擊埃及,但是誰不知道埃及就是法國人支援下的政府,這時候攻擊埃及土著軍,那就跟攻擊法國沒多大區別。

隔了半個月多月來傳到荷蘭,卻是早一步傳到了歐洲。

荷蘭人和其他人一樣驚訝,但是法國人卻是憤怒了。

1808年出生已經74歲、年事已高的拿破崙三世甚至被傳出氣暈過去了。

因此法國主持大局的是1826年出生今年56歲、攝政多次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歐仁妮皇后,他們26歲的長子、即小拿破崙.歐仁皇太子(未來的拿破崙四世)同時首次參與在一旁進行觀政。

1882年7月25日,法國外交部憤怒的召喚英國駐巴黎大使館,進行外交的抗議。

“我們沒有任何得罪英國的地方,因為我跟維多利亞女王很多地方都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多年來我還是選擇維持跟英國的合作,可是現在英國卻向我們告訴了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法國的願意跟英國在英吉利海峽的兩岸和平,但是英國卻選擇背棄了這份默契。

這是我們所不能夠忍受的事情,為此,我宣佈,我們領導的巴黎法國政府將會要求英國駐法大使一週之內離開法國領土,只保持最低限度的外交關係。”

歐仁妮皇后直接在巴黎譴責了英國的行為,同時還不忘為法國巴黎政權叫委屈。

這位1870年因為拿破崙三世被普魯士入侵被掠走後首次攝政的皇后堅決的批評道:“我們不是隻有英國一個鄰居,我們也不是隻有英國一個夥伴,所以,法國在面對英國的背叛下,將會作出大家應該可以理解的事情出來,希望英國不要後悔才行。”

1882年7月29日,還沒等大家摸透這句威脅的話時,就英吉利海峽對面的英國就收到了一個令英國十分錯愕的訊息,這位法國攝政的歐仁妮皇后竟然公開邀請沙俄帝國瑪利亞.費奧多夫娜皇后訪問巴黎。

法國跟沙俄帝國在北部中間隔著德意志帝國,在南部隔著奧匈帝國。

當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法國多次協同英國一起跟沙俄交戰,是抗擊法國在想要進入地中海的中堅力量之一。

所以法俄之間的關係,直到現在比起英俄關係好不了多少。

可是現在這位法國強勢的皇后竟然向沙俄帝國不算強勢的瑪利亞.費奧多夫娜皇后發出了邀請,這裡面結合三天前說出威脅英國不要後悔的話來,頓時讓人浮想聯翩。

英國外交部似乎一開始就預料到巴黎的法國政府會發作,但是沒想到會來得這麼猛,而且還涉及到跟沙俄的聯絡。

因此英國似乎準備緩和一下關係,但是埃及那邊的入侵卻又不能停止,所以法國雖然收到英國外交部的協商請求,但是法國面對英國還在地中海東側蘇伊士運河的入侵行動,自然不會接受了。

1882年8月3日,沙俄帝國回覆了這份邀請,瑪利亞皇后將會在本月中旬抵達巴黎訪問,同時前往的還有還有她跟亞歷山大三世的嫡長子亞歷山德羅皇太子的到訪。

屆時兩國的皇太子將會進行歷史性的會面。

這樣的組合,讓歐洲各國心思各異,

除了英國之外,最最感到不安的還是德意志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

聽說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這幾天在維也納連續召開會議,安排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z在1848年登基四年後首相施捨瓦芩貝格1852年去世後,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就不再任命首相,自己獨攬大權,他雖然很勤奮但智力並不高,在複雜的國際政治中常常走錯路數。

奧地利帝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錯誤的主要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不顧盟友沙俄帝國對在德意志邦聯中一貫支援他,一起鎮住在德意志邦聯內部試圖挑戰奧地利帝國老-大哥位置的崛起強國普魯士王國,反而為了不得罪英法而調動加利西亞的軍隊到俄奧邊境,迫使沙皇尼古拉一世從多瑙河到鴨綠江沿岸撤軍,這造成兩國上百年的友誼永久破裂,沙皇尼古拉一世甚至還為戰爭的失敗悲嘆自己過於相信對方而使得自己國家遭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而英法等國則因為他並沒有參戰,把他堪稱企圖不勞而獲的奸詐人物,最後兩頭不討好。

因為奧地利國內負責的財政問題,他在859年開始消減軍費,但又中了義大利首相加富爾的詭計,忍不住挑撥而向撒丁王國宣戰,沒想到抓老鼠卻引出了大象,法國拿破崙三世變臉和翻書一樣快,毫無徵兆的突然拔刀幫助弱小的撒丁王國,直接用鐵路把10萬法國軍隊運往義大利戰場,預想的邊防軍過去懲罰變成大國間的主力對抗。

他自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親自到戰場也沒絲毫作用,聯軍的指揮都顯得雜亂無章,而奧地利顯然更亂,索爾費裡諾戰役的失敗嚴重損害了奧地利的軍事聲譽。

7月匆忙結束《自由鎮合約》將倫巴比割讓給了對手結束戰爭。

戰敗後出現了危機氣氛促使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開始重視憲法問題,同時憲法試驗期聯邦制憲法和中央集團憲法交替,直到1867年。

1867年任命弗里德里希伯爵為首相。

1871年因為普魯士王國國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宣佈成立德意志帝國,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心中不滿奧地利帝國內政外交的失分沒業績,於是惱怒下免去弗里德里希伯爵首相位置,任命安德拉希伯爵為新首相。

據說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為此事已經多次召見首相安德拉希伯爵進行商討法俄的突然靠近。

這位奧皇是真的慌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