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涵和同僚互相吹捧一陣。
隨後她就回去繼續坐班,她決定今天多坐一點時間,不然的話就太浪費別人對自己的吹捧了。
趙涵可是一個厚道人。
這一坐班就坐到了下午2點,也就是未時三刻。
她正要下值回家,突然間有一個書辦匆匆走進她辦公的房間,然後問道:
“可是賈主事當面?”
“正是本官,你有何事?”
“尚書大人請您過去。”
趙涵點點頭,起身道:“好,本官這就過去。”
賈寶玉自從當了京師刑部主事,還真沒有見過幾次刑部尚書。
尚書大人都是匆匆來去,一般要麼是在大朝會上,要麼就是被內閣首輔叫去開小會。
一般沒有功夫和他們這些具體幹活的人接觸。
看似高高在上,趙涵卻看到其中的巨大漏洞。
你一個部門的總負責人,天天不見手下人。
你還能指望手下人不忽悠你,這可能嗎?
手下人肯定是變著法的忽悠你。
趙涵早早就看到了刑部弊病,京師人和下面人互相勾結,胡亂判案。
有些像劉縣令那樣的案子,有些人不光送上案卷,還派人到京師活動,直接送銀子,讓案卷早點定下來,讓事情省心了。
更多的則是犯人暴斃獄中,爛了十幾天了才報一個畏罪自殺。
你查是查不出來任何東西的,人都爛成肉泥了,什麼仵作也看不出死因來,除非是上現代手段。
這時候為了防止刑部追責,他們就要活動一二。
因為按照刑律規定,大案犯人必須要照顧好了,不能讓他暴斃。
偶爾暴斃一個可以理解,年年暴斃,你當刑部人都是小白鼠?
你不給銀子能過得去?
雖說畏罪自殺,無可追查,但是刑部的人真是追究起來,完全可以給你個縣官打個刑獄不寧的罪名。
考評就不可能有甲字以上的評價,只有乙級以下。
賈寶玉一邊跟著書辦走,一邊心中想著。
沒過多久他就來到刑部正堂,見到刑部尚書。
刑部尚書是個50多歲的老頭子,但是眼光很有精神,身材挺拔。
都說權力是男人最好的興奮劑,果然如此。
這刑部尚書身為六部之一的掌印官,目光矍鑠,氣勢威嚴。
一眼掃去,就讓人有種跪拜之感。
但趙涵怎麼可能會怕他呢?
這種封建官僚看似強悍,實際上不過是一些不知所謂的傻瓜而已。
而且是大傻瓜,純傻瓜,騙了自己還要騙別人。
輸都不知道輸在哪兒,死都不知道為什麼死,還要叩謝天恩。
在封建社會,造反者才是最值得歌頌和讚揚的。
因為他們擁有著人類最大的美德:勇氣。
如果刑部尚書平易近人的話,趙涵可能還有點怕。
因為這種人是最容易讓人放下防備,背後陰人的傢伙。
“屬下見過大人。”賈寶玉鞠躬一禮,他沒有磕頭。
刑部尚書沒有責怪,因為他知道賈寶玉怎麼也算是皇上的親戚。
賈寶玉的姐姐在宮裡,算是皇親。
他不可能讓皇親下跪,那是對皇權威嚴的侮辱,是對禮制的破壞,傳出去這個尚書就不用坐了。
太平時節,皇帝分外看重禮制。
文官單個人如果觸犯禮制,別人是不會為他出頭的,只會覺得他活該。
因為禮制就是他們文官用來保護自己,壓制皇帝的最好法寶。
你自己帶頭破壞,別人能容忍你?
元妃省親,她都不能對賈母和王夫人下跪,賈母都受不起孫女的一跪。
這時,尚書開口道:“江南發生一起疑案。這起疑案關乎到一個大海酋的順逆……”
“我聽說你善斷奇案,所以請你來看一看。”
賈寶玉忙道:“大人謬讚了,下官當不得一個請字。”
“哪裡,你就試一試,皇上可能不日就要問及此事。”刑部尚書淡淡道。
賈寶玉直接道:“那下官就斗膽一試。”
趙涵畢竟不是那些老官僚。
要是那些老官僚這個時候肯定是推脫推脫再推脫,謙虛謙虛再謙虛。
至少要先派人私下打聽周全了,再勉為其難地接下來。
還要先把責任推乾淨。
刑部尚書一聽賈寶玉如此乾脆,也是面露詫異。
他隨後醒悟,年輕人熱血方剛想要多承擔。
可笑,這年輕人卻不知道承擔是有,升職卻是沒有他的份。
就是要你白乾活。
這個尚書哪裡知道?
趙涵早早就做好跳槽的準備了,而且是一跳就是奔著皇帝位置去的。
所以她才不在乎多幹活。
年輕人在單位混,一定要努力奔著提升自己的活去做,多做也無所謂,只要保證跳槽能翻倍就行了。
那些無用的活,重複的活,苦力活能推就推。
尤其是在三十之前,對跳槽起不到作用的工作內容,都是被人坑。
不稱職誰用,你那就把你當成一個大傻子。
隨後刑部尚書見到賈寶玉如此盡責,就讓人將案卷拿給他,還主動給他講起這件奇案。
整個故事其實挺簡單的。
南面有個大海盜,名叫汪博侖。
他有一個非常喜愛的親生兒子叫汪信。
汪信自小聰慧,隱姓埋名在岸上生活,18歲就考中舉人。
比賈寶玉是差了許多,但別忘記賈寶玉有一半是藉助開掛和賈府的勢力,才能二十之前中進士的。
汪信中舉之後,汪博侖是大喜過望,偷偷派人送給兒子諸多珍珠金銀,田產商鋪。
那汪信倒真是個信義之人,他竟然將這筆天降之財,接濟周圍的貧苦之人,還給宗族置辦祭田,用於教育子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有一天,汪信受到一個官員之子的邀請,湊了五人,乘船去湖上玩。
5人去了,4人回來。
大海盜之子死了,頓時暴怒非常。
當地官員隨意報了個落水而死。
大海盜百般用力都無可奈何。
趙涵聽到這裡差點笑了。
別說你區區一個海盜之子,就是皇帝落水死了,都查不出真相,幾百年了都還有人懷疑是不是文官謀害。
無可奈何,大海盜乾脆曝光了,攤牌了。
直接說汪信是他的兒子,要朝廷給一個說法,找出真正的兇手來。
不然的話他就要反叛!
還要揚帆北上,進攻京師!
總之要讓大家都別好過,你們官員們不是想糊弄我嗎?
我就讓你們的烏紗都丟了!
這一下眾官員慌張了,六百里加急送達,讓刑部趕緊派人處理。
趙涵仔細看過案卷,頓生疑慮:“大人,這不符合常理,如果真是如此嚴重,當地官員,為何不隨意抓來一人,大刑伺候,給他個交代嗎?”
刑部尚書微微搖頭:“這話也是能隨便說的嗎?我朝以信義為本,下面的官吏自然上行下效,怎麼會誣陷他人?”
“是下官失言了。”趙涵趕緊緻歉。
其實她是有點飄了。
真以為尚書大人不要臉嗎?
然而她所說的方法,才是封建社會的做題良方,而不是辛辛苦苦的去破什麼案,給什麼交代。
不過,刑部尚書也看出了賈寶玉的疑惑,為了讓他好好幹活,於是道:“大海盜他要為自己兒子真正的報仇,他不想被人蒙過去,稀裡糊塗一輩子。”
“他放話出去,他要將兇手九族全部殺光,而與汪信同在一艘船上的,都是官宦之子,累世官僚。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四家九族的話,他要殺是殺不過來的,必須找準目標才有可能做到。”
能讓刑部尚書親口對賈寶玉說出這些話來,可見此事的嚴重程度。
如果弄不好,他這個刑部尚書都會掉腦袋。
這真不是開玩笑的。
拿個做事不利的大官腦袋,平息反賊的怒火,這可是朝廷幾千年遺留下來的寶貴經驗,優良傳統。
前有岳飛,後有于謙、毛文龍……名單長到無法想象。
趙涵明白了。
她繼續翻看案卷。
五人上船,分別是:
六品同知之子,趙有仁。
七品守備之子,錢懷義。
八品巡檢之子,孫含禮。
九品主簿之子,李多智。
最後的死者,新進舉子汪信。
趙涵一看,就知道為啥是汪信死了。
太不對仗了,你不死誰死?
當然她只是隨意一想,根本不可能當真來處理。
“仁義禮智”活下來了,唯獨“信”死了。
這個案件還真有意思。
趙涵決定好好檢查一番。
她隨後向尚書告罪,將案卷帶回自己的辦公之地觀看。
當時五人上船之時,是在上午時分,天氣正好,微風徐徐,沒有大風,沒有大浪。
五人沒有讓僕從跟著,一個丫鬟,一個小廝都沒有帶。
他們五人自己上了船,而且還是親手划船。
划船的人是趙有仁和錢懷義。
汪信和李多智吟詩作對,孫含禮親自烹茶。
五人遊玩,樂不思蜀,在湖上泛舟,從上午一直到下午,最後又到晚上。
也就是說,他們竟然在湖上過了夜。
第二日清晨起來後,他們發現汪信失蹤了。
四人趕忙喊來周圍的船隻,讓他們下水去撈。
最後撈到汪信屍體,他已經溺死在水中。
經過當地官員認真檢驗,死者周身沒有明顯外傷,也沒有中毒跡象,就是單純落水而死。
趙涵看到死因,頓時頭大無比。
這種死法,別說古代,現代人都頭疼。
為什麼說不要隨便和陌生人上船出海?
別人推你一把,你掉到水裡,掙扎著淹死,從外傷上根本驗不出來的。
甚至都不可能檢驗出別人推你的痕跡,什麼指紋印記,你在水裡掙扎,早就被海水沖刷破壞了。
這種情況下,除非有目擊者,有錄影,才能抓住兇手。
遠洋出海,意外而死的人,很可能就是被人謀殺,然而沒有任何證據。
所以說一般人,還是要遠離船隻和出海。
當然和熟人在一起,就安全許多,這也是為什麼海上水手多同鄉同宗的緣故。
有著陸地牽扯,同鄉要考慮到家鄉的事,就會保險許多。
這也是為啥小農時代的人,畏懼遠洋的一個心理因素。
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在大海上,你落下去連屍體都找不到,你找什麼人去管你?
這就是悲哀之處。
趙涵想到這裡,頓時搖頭,這個汪信還真倒黴啊。
他選了一個皇帝的死法。
大明皇帝權威到了極點,落水而死都沒法留下真相。
看來死因還是要從陸地上去尋找。
趙涵這樣想著,又仔細翻看案卷。
最後她發現了一個疑點。
“汪信為什麼要上船?”
上面說是好友邀請,看似很平常的理由。
然而案卷中,有一張狀子,是來自大海盜的手書。
他說,兒子汪信非常怕水。
大海盜不想讓他再走自己的老路,所以就讓老僕故意讓兒子患上怕水的毛病。
這就是海盜的做法,夠狠。
小時候把兒子扔到盆裡,使勁用水淹他。
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