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淵?”默默地看著諸葛亮的書信,末了,劉毅不禁笑著搖了搖頭,將竹箋丟進一旁的火盆裡。
“先生,什麼,伯淵?”鄧艾坐在一旁,好奇的看向劉毅。
“吾之表字,一位長者所賜。”說到這裡,劉毅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味,雖說諸葛亮看穿了自己的念頭,而且暗中支援,還幫自己起了表字,但這貨是不是想佔自己便宜啊?
表字,一般只有德高望重的長者才能起,但劉毅一個匠人,在荊州也無親無故,哪來的長者?至於龐德公、水鏡先生,是德高望重,但也不是諸葛亮跑去求就能讓人家幫自己起字的。
劉伯淵?聽著有些老氣,但不管怎麼說,諸葛亮算是幫了自己一個大忙了,表字這東西,不是自己不能起,而是真要考究的話,肯定會有人找出處的,諸葛亮既然給自己起了,善後的問題,自然能夠圓過去。
表字?
鄧艾有些羨慕的看著劉毅,父親好像為他準備好了表字,可是母親堅持要等到自己及冠才能用,雖然年幼的鄧艾還不太明白表字的含義,但總覺得那樣很帥,到時候跟人介紹自己的時候就會說:在下,新野,鄧艾,字,某某!
感覺那樣一來,連人都會變得自信幾分。
“先生,您說,老師,他,為何,不,投效,曹公,而,選擇,劉,皇叔?”鄧艾坐在一旁看著劉毅正做著一把羽扇,突然好奇的問道。
“為何突然如此問?”劉毅聞言微微一怔,有些詫異的看了鄧艾一眼,不是驚訝於問題本身,而是驚訝於年幼的鄧艾為何會有這個想法?
“不是,先生,您,說的,嗎?曹公,勢大,此番,南下,荊州,未必,可當,如此,一來,天下,大半,都將,歸屬,曹公,劉,皇叔,似乎……”鄧艾說道最後,有些不知該怎麼說了,畢竟諸葛亮那裡,他是拜了師的,諸葛亮既然選擇了劉備,自然劉備身上有他的厲害之處,但似乎曹操是更好的選擇。
“能看明白這一點,說明你已具備了成為一名將帥之才的潛質。”劉毅看著手中半成品的羽扇,微笑道:“孔明怕是也有過考慮,不過一者,劉皇叔有足夠的誠意,二者,曹公雖然勢大,然其勢還不足以橫掃天下,這大江便是攔在他眼前的一個難題;孔明怕是看出曹公的弱點,否則,若真是必敗之局,莫說三顧,便是劉皇叔去請十次,他都不可能答應。”
三顧茅廬如今在荊州已經算是一時美談了,但這背後的原因,你若換成其他人,你看能不能請動諸葛亮?
“還有,第三,嗎?”鄧艾好奇的看向劉毅。
“有,這第三,便是孔明自己的問題了。”劉毅思索片刻後,搖頭笑道:“他乃有才之人,有才之人,尤其是正值年輕,必然心高氣傲,心氣高傲之人,豈能甘於人下?曹公如今身邊謀士如雲,荀彧、荀攸、程昱、鍾繇、賈詡,皆有不世之材,孔明便是才情再高,若仕曹,也只能從最基層做起,一步步攀上高位,而且未必能得曹公重視,曹公得孔明,乃是錦上添花,而劉皇叔得孔明卻是如魚得水也。”
司馬懿就是個例子,司馬懿能力不高嗎?肯定高,而且曹操也知道司馬懿有能力,但司馬懿在曹操有生之年,都沒有熬出頭,還是曹丕上位之後,才一步步成為能夠左右曹魏的權臣。
其實仔細看司馬懿和諸葛亮,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樣有著極高的能力,背景嗎,司馬懿高一些,但也只是出身高,處在許昌這樣皇權旁落的地方,司馬家的地位反而更得夾緊尾巴做人。
正是不同的環境,造就了兩人不同的際遇,諸葛亮出山開始,幾乎便是到了人生巔峰,而司馬懿卻是一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也造就了司馬懿極強的忍耐力,最終耗死諸葛亮,為未來的晉國奠定了龐大的底蘊和人脈,而諸葛亮一生太順,順境之時,能夠從容應對,但逆境中的表現,其實是不如司馬懿的。
以前劉毅不太關注這些,看三國也就看個熱鬧就行了,但真正到了這個時代以後,劉毅很多時候會思考一些未來的事情,思考一些三國那些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筆墨的人物為何會有那樣的結局。
比如諸葛亮,常人都說諸葛亮是不肯放權,自己把自己給累死的,不但讓自己短命,同樣也敗掉了蜀漢的基業;但實際上,常人能想到的問題,聰明如諸葛亮怎會不知,諸葛亮不是不會用人,相反,在初期乃至中期,諸葛亮在用人方面頗有手腕,也頗能用人。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安居平五路,那個時期的諸葛亮,可以給與下屬充分的信任,而不是事必躬親。
至於為何後來會事必躬親,這裡有個關鍵的節點,那就是馬謖失街亭。
在派馬謖守街亭的時候,諸葛亮對自己也對馬謖有著充分的信任,甚至也想過馬謖實戰經驗不足,派了王平做副將。
但可惜,諸葛亮並沒能交代清楚,以至於當馬謖和王平在出現意見分歧的時候,馬謖作為主將,自然不會理會王平可笑的‘錯誤’。
這件事上,錯的人不是馬謖,而是諸葛亮,既然知道馬謖實戰經驗不足,卻還將街亭這麼重要的位置交給馬謖。
也正是馬謖這個節點,讓諸葛亮對自己產生懷疑,對手下的能力不放心,開始走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不歸路。
不過自己也就是站在後世的角度瞎評判,但他覺得這正是他跟司馬懿之間的差別,若換成司馬懿在諸葛亮的位置上,不會如諸葛亮這樣從一個失誤便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畢竟聖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大家都是凡人,誰沒犯過錯?
諸葛亮的選擇究竟是對是錯,真的很難用絕對的對錯來衡量。
“那,先生,以為,老師,是對的?”鄧艾語氣中帶著幾分與有榮焉的感覺,畢竟從字面意思來看,劉毅是在誇諸葛亮。
“每個人心中都有衡量對錯的標準,這個因人而異,以後你自己慢慢體會吧。”劉毅伸手,摸了摸鄧艾的腦袋,縱然是再早熟,沒有經歷過,也很難體會到他這番話的深意。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