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7章 有何懼哉!(萬字月票)(2/3)

作者:青衫取醉
通關!】

而原本的通關評價,卻並非幾句簡單的評語,也不是詩詞,而是一個人物生平梗概。

【李浩,齊朝宰執,籍貫江寧。】

【政和五年,李浩進士及第,任太學學正。齊英宗時,歷任左司諫,御史中丞。靖平二年,被俘至金,為完顏昌所用。】

【齊高宗建炎四年,李浩回到齊朝,力主齊金議和。後擢為參知政事,隨後拜相,任上整飭吏治、勵精圖治。次年,被劾落職。】

【三年後再度拜相,前後獨相十餘年,任上勸諫齊高宗繼續抗金,但齊高宗不聽,執意冤殺韓甫嶽將軍、與金人議和。】

【李浩在皇帝與一眾投降派大臣之間周旋,暗中調換獄卒救下韓甫嶽將軍,並做出許多安排,確保十年後韓將軍再起時有可戰之兵。】

【隆興元年,金主完顏海陵以舉國之兵進犯。李浩力諫齊高宗禪位,逃往海上。後,海船爆炸起火,齊高宗崩於海上。】

【齊孝宗奪李浩爵位、諡謬醜。後韓甫嶽將軍北伐建功,力主為李浩平反。齊孝宗追贈李浩申王,諡忠獻。】

【李浩其人,後世爭議頗多,有人認為他是齊金議和、韓甫嶽將軍蹉跎十年的罪魁禍首,是朝中權奸,是投降派代表人物,金人和議中“不可以無罪去首相”就是罪證;也有人認為他只是奉齊高宗之命行事,暗中保下韓甫嶽將軍,是十年後隆興中興的第一功臣。】

【評價: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這一條生平梗概,幾乎是將楚歌扮演的李浩一生中的輾轉蹉跎全都給清清楚楚地寫了出來。

楚歌看著生平梗概,不由得感慨。

這個李浩,是《暗沙》中的虛構人物。

他人生的前半段,跟秦會之一模一樣。

直到第二次復起成為當朝宰執,與金人和議的時候,情況才發生變化。

歷史上的秦會之,在權勢慾望中徹底沉淪,變成了一個既無禮義廉恥、也無家國大義,變成了齊朝這個並不清明的環境中的一個攪屎棍,讓整個齊朝,乃至整個華夏,更加向著深淵墜落。

而楚歌所扮演的李浩,雖然也站在了同樣的十字路口,但卻仍舊忍辱負重,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自暴自棄,而是仍舊想盡一切辦法,挽救這個搖搖欲墜的國度。

之後,才有了隆興北伐的中興盛世。

而歷史也終究給了兩人客觀公正的評價。

原本的秦會之權傾朝野,他知道自己死後一定會遺臭萬年,所以想方設法地篡改史料,抹除韓甫嶽將軍大勝的功績,想要將韓將軍汙衊為一個臨陣脫逃、並未取得多少戰果的普通將領;又大肆篡改史料,想要欺世盜名。

但史料或許可以篡改,但民心,卻是任何人都篡改不動的。

於是,秦會之先被追贈為申王,諡忠獻,後來被追奪王爵,改諡謬醜。而他本人也被鑄為跪像,遺臭萬年。

而楚歌所扮演的李浩,雖然在當世也背了權奸的罵名,但在韓甫嶽將軍的力主平反之下,最終追諡為忠獻。

而後人,也可以從史料的蛛絲馬跡中,逐漸復原他為了保護韓甫嶽將軍、保下韓將軍的嫡系部隊而做出的努力。

楚歌心滿意足地伸了個懶腰:“無憾了!”

說實話,這副本的第二階段對他來說,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從最開始無可奈何地認識到李浩就是秦會之的這個事實,再到嘗試著勸諫皇帝無果,最後強行破局、完成翻盤,楚歌自己也對自己的表現相當滿意。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全程甚至都沒有用到英靈召喚的功能,就順利通關了。

什麼叫真正的硬核玩家?什麼叫文士玩家的標杆啊?

楚歌現在只想叉個腰,大笑三聲。

不過考慮到自己作為高階玩家的逼格,還是要矜持一些。

“不知道其他的兩條線,玩家們攻略得怎麼樣了?”

楚歌不由得有些好奇。

雖說楚歌所選的這條線在系統定義的難度中是最低的,但楚歌的玩法,可一點都不簡單。

如果玩家放下底線,走秦會之的老路,那這條線確實難度最低,這沒什麼好說的。

但楚歌走了另一條原創路線,這難度可能就比武將的那條線還要高了。

只是不知道,武將和親王這兩條線,其他玩家們又打算如何通關呢?

……

……

此時,趙海平所在的歷史切片中,已經陳兵郾城。

在一處高坡上,趙海平只帶著幾名親兵,正在親自騎著戰馬、探查敵情。

遠方,煙塵滾滾。

那都是完顏盛帶領的精銳金兵,大戰,一觸即發。

“練兵大成之後,第一戰就是郾城大戰麼?

“也是夠直接的。”

趙海平不由得感慨。

在進入試煉幻境的第二階段之後,他一直都在埋頭練兵。

楚歌們扮演的李浩在朝堂中縱橫捭闔,與狗皇帝鬥智鬥勇,他在練兵;

扮演親王的樊存想盡辦法阻攔靖康之變,滅國西夏、回師清君側的時候,他還是在練兵。

練得他頭都有點暈了。

好在有鄧將軍的指導和幫忙,趙海平也總算是按照鄧將軍的兵法,練出了一支戰力強悍的新軍。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新軍的第一戰,就是要打齊金之間最大的一場惡戰:郾城大捷。

此時,鄧元敬將軍的虛影也騎著戰馬,站在趙海平的身側。

“因為郾城大捷,可以說是一戰而定乾坤的關鍵戰役。

“其他小戰,打了無益。”

趙海平點點頭,同時心中做好準備。

郾城大捷之所以是韓甫嶽將軍最為著名的一場戰役,不是因為這一戰收復了失地,也不是因為這一戰達到了某種戰略目的,而是因為這一戰,直接以少勝多,將金人的主力擊潰。

古往今來偉大的軍事家,在兩點上往往有著出奇的一致性。

第一是要善於運用游擊戰、運動戰,主動找到屬於自己的戰機,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第二就是要敢於打殲滅戰,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目標。

這一點放在齊金之間的戰場上,更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經過這段時間對“八千里路雲和月”這個副本的攻略,趙海平對於金人的瞭解,也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

自然也和歷史上的韓甫嶽將軍一樣,準確地看到了金人的命門。

而這個命門便是,人少!

在最初,女真人部落僅僅有兩千五百餘人,起兵之後卻連戰連捷,短短十年時間,將當時帶甲百萬的霸主完全吞滅,又兵鋒南指,吞掉齊朝上千裡的土地,建立起了一個幅員遼闊的龐大帝國。

在最初,常有女真數千人大破敵軍十餘萬大軍的神話。

而“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也成為一句震撼人心的口號。

但金人的最大命門,一直都是人少。

而這也為日後金國的覆亡,埋下了伏筆。

金國雖然幅員遼闊,但其中的民族成分十分複雜。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有特權的,都只有土生土長的金人,尤其是金人之中的軍事貴族。這也人,也被稱為猛安謀克,是金國的絕對中堅力量。

初期猛安謀克之所以能保持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就是因為他們是金人中能夠直接從戰爭中獲益的一個階層。每次打下來土地、金銀,都可以盡情分享,所以戰鬥意志十分高漲。

只要在戰爭中立下軍功,就可以實封一大塊土地,一步登天。

但金人一直都是政治智慧十分低下的,在統治期間,其他各族基本上是以奴隸的形式生活的。

金人不僅南下齊朝時燒殺擄掠,將齊朝百姓視為豬狗隨意宰殺,在金國境內,各個其他民族也受到了極大的壓迫。

所以歷史上韓甫嶽將軍打出大捷之後,金國內部也烽煙四起,各個受壓迫的民族也都紛紛起來反抗。

至於後來,完顏海陵想要改革,或者再往後北蠻興起滅金,都是因為這些少數的軍事貴族享有最大的利益,卻隨著一代人的老去而快速腐化,失去了戰鬥力。

金國的覆滅,也就不足為奇了。

……

明白了這些,才能知道郾城大捷為何如此重要。

因為此一戰中,韓甫嶽將軍將金人的精銳騎兵鐵浮屠、柺子馬重創,幾乎一戰盡沒。

而金人的其他精銳兵力,也基本上被大量殺傷。

以至於完顏盛扼腕嘆息:“自海上起兵以來,皆以此勝,今敗矣!”

也就是說,郾城大捷中殺的這些鐵浮屠和柺子馬,都是金人猛安謀克中的精銳,是他們維持統治的根基力量。

而一旦這些人死了,意味著金朝的整個樑柱被拆,大廈瞬間就會動搖。

這也是為什麼韓甫嶽將軍冤死之後,金人也真的跟齊朝簽了和議、不再進攻,沒有趁此機會再次滅齊,而是又準備了十幾年的時間,才由完顏海陵再度率軍南下。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一戰金人損失慘重,確實無力再戰。

而現在,副本中雖然沒有明確指出這一階段的勝利目標,但在趙海平看來,這都是明擺著的。

那就是:儘可能地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再現一次郾城大捷!

……

這一場由趙海平指揮的郾城大捷,與歷史上真正的郾城大捷區別並不算大。

畢竟有鄧元敬將軍這位千古名將治軍,英雄總是所見略同的。

完顏盛先是刺探到趙海平所率領的齊軍核心駐紮在郾城,而其他的兵力分散在周邊各地,核心空虛,於是決定親率精銳騎兵一萬五千人和十萬步兵,直插郾城,要以斬首行動一舉消滅齊軍的指揮中樞。

若是成功,那麼其他的齊軍失去指揮,肯定也會不戰自潰。

但這一來,正中下懷。

既然是完顏盛的斬首行動,那麼就意味著他必將不計一切代價闖入齊軍的陣列,而一旦久攻不下,齊軍各部快速支援,他的這支深入的孤軍,就有覆滅的危險。

所以,對於雙方而言,這一戰就變成了矛與盾的對決。

對於完顏盛來說,他要用鐵浮屠和柺子馬,不計一切代價地破開趙海平身邊親兵的軍陣,完成斬首行動;而對於趙海平來說,則是要指揮手下的精兵不計一切代價地頂住,伺機反攻。

到了這一步,雙方都有得有失。

對於完顏盛而言,在必須完成斬首行動的前提下,意味著他必須放棄騎兵的機動性,不能再迂迴遊擊,而是要將金貴的重騎兵一股腦地壓上去;

但同時,由於他是主動出擊的一方,兵力也佔優,所以這對他來說確實是一個完美的戰機。

也難怪歷史上會評價他:總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但每次一打起來,卻都因為執行的原因而南轅北轍,變成了“名將質檢機”。

而對於趙海平來說,此時他的兵力處於劣勢,而且大量的精銳步兵也缺少閃轉騰挪的空間。

可既然完顏盛必須不計一切代價地衝破他的軍陣,那麼只要能拼死守住陣地,他就贏了一半。

……

大戰開始。

這支經過鄧將軍特訓的軍隊,已經變得令行禁止,號令之下莫敢不從,有一種如臂使指的暢快感。

而專門針對金人騎兵做出的種種安排,比如對拒馬、長槍、大斧等兵種的針對性訓練,也起到了奇效。

完顏盛先是以柺子馬在兩翼迂迴包抄,想像層層剝洋蔥一樣削減齊軍的重步兵方陣,但趙海平也立刻命令手下的騎兵出戰,與柺子馬纏鬥。

這些精銳騎兵與金人的柺子馬戰鬥也仍能佔據上風。

完顏盛終於還是沉不住氣,於是命令鐵浮屠正面強衝齊軍重步兵的軍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