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7章 兩個時代的人(2/2)

作者:青衫取醉
的詩句中並沒有寫“俠”寫得好的詩。

想到這裡,李鴻運試探著問道:“介夫兄,莫不是有什麼心事?”

李鴻運的這一問,其實只是一次確認身份的試探。

他其實沒什麼壓力,反正就算是問錯了,造成了一些不可預估的後果,也可以重來。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張任俠給他的回答,卻包含了讓他震驚的資訊量。

“坦夫兄啊,又何必明知故問呢?還不是因為荊公新法的事情。”

張任俠的回答很自然,也很輕描淡寫,但對於李鴻運來說,卻不啻于晴天霹靂。

首先,張任俠認可了李鴻運對他的稱呼。他字介夫,也就是說,毫無疑問就是李鴻運知道的那個張任俠。

其次,張任俠的話中還提到了“荊公”和“新法”這兩個關鍵詞,這也跟李鴻運知道的那個張任俠,完全一致。

歷史上,齊朝確實曾經有一次規模很大的變法,被稱為“王文川新政”,而王文川又被稱為“荊公”。

這位張任俠,原本算是王文川的後輩,本來很受王文川的賞識,多次想要提拔他為新政做事。然而,張任俠最終卻走到了新政的對立面,甚至成為新政失敗的關鍵人物。

從歷史評價上來說,王文川的歷史評價一直到近代,都極差。

極差的意思是,幾乎可以與害死韓甫嶽將軍的、古今頂級奸臣秦會之相提並論。

比如,後人說王文川“**肆虐、流毒四海”;又比如,說他“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文川之罪也,其裂而不復合者,秦會之之罪也”。

又有人概括說:秦會之是“明進佞言悅昏君”,而王文川則是“暗以奸策惑英主”。

總結起來就是說,秦會之是個明明白白的大奸臣,明著蠱惑昏君做壞事;而王文川則是大奸似忠,表面上是個能臣,實際上卻暗中用很壞的計策來迷惑明君做壞事。

甚至將齊朝滅亡的原因,歸結到他們兩個人身上,認為這兩人一前一後,是齊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當然,到了近代,隨著人們對於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知識的瞭解加深,王文川的評價才有了反轉。

對於李鴻運來說,這是很基礎的歷史知識,他當然都是瞭解的,按理說沒什麼可震驚的。

但問題在於,年代對不上!

王文川死後過了十幾年,韓甫嶽將軍才出生;而韓甫嶽將軍死時,虞稼軒才兩歲。

也就是說,虞稼軒跟張任俠、王文川等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中間至少隔了上百年。

可是在“欲說還休”這個副本中,兩個人竟然變成了同時代的人。

以張任俠為參照物,此時的虞稼軒和張任俠都該是二十出頭的年紀,而王文川則應該是四十多歲,已經來到齊朝的權力核心,剛剛開始他的新政。

如此一來,李鴻運對於這個副本的預估,就完全變了。

原本他以為,這很可能是虞稼軒的個人副本,但現在看來,必然不是了。

想想倒是也合理,因為按照《暗沙》官方的說法,只有像盛太祖這樣對整個歷史階段影響極大的人,才會有單人專屬的大型副本。

其他的大型副本,基本上都是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共同構建的。

只不過之前都是同時期的歷史人物,而這次,副本中的情況相比歷史上的真實情況,卻有了很大的變化。

結合進入這個副本之後的見聞,李鴻運不由得有了許多新的猜測。

“副本一進來,就是牛渚之戰,而通關副本的標準,是在趙彬甫這個關鍵人物失蹤的情況下,打贏牛渚之戰。

“那麼這個任務,多半得由虞稼軒來完成。

“但考慮到牛渚之戰中的金軍得到了史詩級加強,光靠虞稼軒一個人肯定是完不成的。

“得有一支有作戰力的軍隊,還得有足夠的糧餉。

“既然初始人物中有張任俠,考慮到王文川新政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那麼這肯定也是一條極為重要的線索。

“明顯是一文一武兩條線。

“也就是說,能否打贏牛渚之戰,既要看扮演虞稼軒時的個人武力和戰略戰術,又要看王文川變法的結果?”

李鴻運一番分析,這才發現,這個副本到目前為止,才算是展開全貌。

跟他原本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只是他沒時間想更多了,因為他的視野中很快霧氣瀰漫,他感覺到自己即將在現實中醒來。

今天的遊戲時間結束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