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党項之事
党項商議遷都以避宋軍鋒芒之事,遭到不少權貴的反對。
李秉常覺得這位老臣說得是有道理的,宋軍淺攻進築之法是以圍繞興靈二府為中心推進的。先是從熙河路而始進築推進至涼州,再從涇原路推進至靈州,最後再從橫山進築,收取定難五州。
但只要党項重心北移遷至定州,如此宋軍透過進築破党項一國的計劃,就要多費個數年之功。
如果移至克夷門,宋軍更是鞭長莫及。
不過定州實在太荒涼了,遠不如興州。
更不用說克夷門了。
為了對付未來的危險而放棄現在安逸的生活,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這是辦不到。
因為遷都的計劃,遭到了梁乙逋等群臣的反對。
老臣依舊振振有詞道:“太宗(李德明)得定州後,作省嵬城,以我族名名此城,當初便是打算了萬一興靈不守,以此歸北。”
“至於克夷門駐有右廂朝順軍監司七萬大軍!”
眾人皆不願意。
李秉常有所意動,其實遷都未嘗不可。他可以留下一部分朝臣在興州,
一名將領道:“難道除了遷都,真無破宋人這進築之法嗎?”
“無法,我們明明知道,宋人下一步要築城至鳴沙,卻無可奈何。”嵬名阿埋也算是党項皇族中的名將,但也是無計可施。
“連仁多老將軍身在涼州都無法應對。宋人便是這般,每隔幾十裡向前修寨,節次推進!涼州城也是這麼丟的。”
眾將嘆息宋軍從不主動進攻,就是一路將堡寨修到你眼皮子底下,倒逼著你來攻我,宋軍明明是進攻卻從防禦戰中取得勝利。
最要緊是每一次防禦戰勝利,宋軍大量新軍都得到了鍛鍊,積攢了經驗。
與兩路伐夏那般大敗,幾乎是全建制的被殲滅,大量老兵精兵陣亡,不可同日而語。
就是這樣平平無奇的戰法,党項上下竟然一點辦法也沒有。涼州如此推完後,再從涇原路推到鳴沙最後攻下靈州,涇原路推完了再從橫山一推,党項就真的滅國了。
党項君臣從上到下明知道宋軍接下來要這麼搞,但對這樣戰法,只能用束手無策可言。
這時下首翰林學士李清道:“還有一法,與宋議和!”
眾臣聞此突然靜聲,梁乙逋直斥李清道:“你還有臉再提議和之事?”
李清反問道:“除了此路還有別途嗎?”
二人當著群臣們的面唇槍舌劍起來。
下面不少群臣看得出來,李清和梁乙逋在涼州城破後,並未因國家危亡之際,兩邊化解恩怨,而是爭執更加劇烈。
如此宋朝還沒打過來,党項就要內部分裂。
党項的整體存在部落制與中央集權的衝突,走上坡路時可以取長補短,可一旦走下坡路時便引起黨爭內訌。
隨著涼州的丟失,連各部首領漸漸人心思動。
李清言語與宋朝和談,竟有不少首領暗暗附和。
梁太后始終一言不發,眾人議論了一陣也沒有結果方才散去。
李秉常召李清入內問道:“卿突在庭議上言語與宋議和之事可有眉目。”
李清道:“陛下,臣一直有與宋朝使者暗中往來。”
李秉常道:“此事是朕許你,朕當然知道。”
李清道:“陛下,據臣所知,這一次宋朝開出的條件,只要陛下去除尊號,便可兩家相安無事,另外還有賞賜,每年給足金銀綢緞以為王爵之賜。這些都是在歲貢之外。”
削去尊號?這對於党項而言確實是恥辱,但可以對外向宋朝表示削去,可對內依舊是保持著天子儀仗。
只是碰到宋朝使者和朝見宋朝皇帝時必須保持臣子而已。
當初李德明時便是這麼辦。
李秉常覺得這個條件是可以接受,但國內壓力一定很大,這如同真正對宋朝低頭了。對於以後對宋朝抱有懷恨之心的党項上下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李秉常反問道:“你覺得可信嗎?”
李清道:“陛下,依臣看來,宋朝取涼州是為了通西域,而今西域貢道已是打通,料不會與我們再為難。再說一個尊號,臣以為此事不應該再追究這些繁文縟節了,總比割讓土地和免去歲貢好了。”
李秉常知道此話不可信,但也覺得可以和談試一試,先拖延個三年五載的,國內先求一個振作或者等宋朝國內發生什麼變故。
於是他言道:“朕也想和談,但又擔心宋人反悔。”
李清道:“臣可以讓大遼出面作個居間,若以後兩家誰來反悔遼國出面共滅之!”
李秉常道:“這倒是一個辦法。”
李清道:“本朝表面與宋議和,但實際上全面倒向大遼,同時方才所提的遷至定州之事,臣以為也確實有他的道理。”
李秉常道:“可是相國反對,朕也無可奈何。”
李清道:“後族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擾陛下……”
李秉常道:“朕也是氣力不夠,否則當……”
君臣二人長嘆一番。
李清道:“陛下如此你的敵人在朝內而不是朝外,現在可以先未雨綢繆,先將定州升格為府,在那建出新京的樣子,若宋軍真出葫蘆川收取了靈州,我們再遷都至定州不遲。”
李秉常聽了道:“你果然深謀遠慮。”
二人正在言語之後,李秉常容色稍定,這時候有人稟來阿里骨率軍攻瓜洲,沙州二州。
兩州党項守將向李秉常請援兵,李秉常對信看了半天不由長嘆。
將士上下固然有死守待援的決心,但涼州一失,他著實派不出一兵一卒。
李秉常以手錘柱嘆道:“是朕令忠義之士灰心喪氣,河西之地土崩瓦解!”
李秉常想起祖先李元昊,李德明何等英勇蓋世,難道党項傳國到他的手中便要滅亡了嗎?
李秉常痛定思痛,涼州一失,党項在整個河西的統治土崩瓦解。
他只能命人只能作一些表面文章,持各種加官晉爵的詔書飛馳至瓜沙宣等地,告訴守將讓他們好好忠於王事。朝廷必待他們不薄。但他想到與此同時阿里骨揮軍北上,卻是躊躇滿志,意在收取整個河西走廊,他不由心如刀絞。
正在這個時候,有人通報遼國使節已是抵達党項境內,正在離興慶府只有不到三十里處。
李秉常不知道的是遼國使節正帶著遼國國主耶律洪基親賜的鴆酒,正往興慶府送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