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南亞次大陸,高務實的確是有一種
“不為後世憂”的想法的,不過此前因為幾個原因,使得他遲遲沒有向其用兵的意思。
具體來說主要有三點因素:其一,莫臥兒帝國正在上升期,甚至可以說當前就差不多是它的巔峰時期,其經濟、化的發展,內部團結的程度,以及最直接與戰爭相關的軍事實力都處於鼎盛狀態,征服起來恐怕不太容易。
其二,京華當時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建立定南城,打造以定南為中心的核心重鎮作為京華在南疆的統治中心。
這一點非常重要,是高務實計劃中的一大關鍵。原因也不復雜,畢竟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後世那樣發達的交通和資訊傳遞能力,要想統治一大片疆域,首先就必須有個核心。
舉幾個例子,這就好比在三國時期,你如果出身西北而想要爭霸天下,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你得佔據長安,甚至你想割據一方也必須有長安在手,否則沒有長安的人口、糧食和三關之險,分分鐘被別人壓到死。
有長安在,那麼你北上可以拿河套,即當時所謂安定、北地、馮邑等郡,爭取攢點強勢騎兵,西進可拿涼州,即確保後方穩定,同樣也能搞點騎兵。
有了騎兵,你將來殺進中原就有了軍事優勢。如果中原當時已經有了強權,你一時難以搞定,也可以依靠潼關之險先苟住,南下把蜀地取了,爭取復刻一下秦滅六國、漢勝霸王的程序。
再不濟,那就死保潼關以待天下有變反正長安在手,方能做到進可攻而退可守。
如果出身東南,那毫無疑問必須掌握建業、會稽這一片。這一片可謂江南是割據之基礎,是農業商業都很適合發展的霸業之基,而等到這一片穩定在手還想逐鹿中原,那就必須北上奪取合肥那一片,這樣才算有了逐鹿天下的資本,勢大則可北上中原,勢窮亦可死保江防。
至於立身長江中游,那前期最要緊的自然就是守住襄陽,唯有襄陽在手,才能使得中原強權無法透過
“南陽襄陽”盆地這個必走的通道南進,從而威脅你的根本之地江漢平原。
江漢平原控制穩固了,西可以沿江而上取蜀地,東可以順流而下拿江南,如此至少也能來個南北雙雄劃江而治。
如果彼時經營得法,亦或者北方那位露出破綻,則由江南奪淮北進可矣,由蜀地進漢中而襲關中可矣,乃至由襄陽兵出南陽、直取中原同樣可矣,全看當時情形了。
總而言之就是想說,由於這年頭沒有汽車火車,那就必須先掌握一個地理位置很好的經濟重地,確保自己能有穩定的錢糧,而且其由於離將來的主要作戰地區不遠,運輸損耗不會太大,這樣才能保證軍力不貴。
南疆、南洋在後世合稱東南亞,彼時看起來最要緊的地區是馬六甲。但其實馬六甲在此時雖然也很重要,卻並非什麼
“霸業之基”。這是因為它缺乏戰略縱深,錢雖然因為貿易之故可謂充足,但明顯缺乏穩定的糧食供給,一旦有事,恐怕撐不了很長時間。
況且馬六甲位於咽喉海道,勢強之時自然可以其輻射八方,但倘若萬一海戰失利呢?
那馬六甲就瞬間變成死地。如果困守在此,無論堅持多久,終究難逃一死。
後世二戰之時,日軍進攻馬六甲,英軍之所以丟得那麼快,除了當時英軍確實夠拉胯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彼時東南亞處處告急,而英國海軍主力早就龜縮去了歐洲本土,在那一帶的海軍完全不夠日軍打的,所以英軍死守馬六甲其實已經沒用了,放棄是很自然的無奈之舉。
所以,高務實雖然很重視馬六甲、新加坡,也即現在京華命名的龍牙、虎州二城,但卻不會把他們當做京華在南洋的核心統治區來建設。
最適合京華統治整個南疆、南洋的核心地區只能是定南城差不多也就是後世的曼谷都市圈。
從經濟上來說,後世的曼谷都市圈GDP佔全泰國的44.2,僅曼谷市就佔29.1,足可見其發展有著足夠的地理、區位優勢。
這裡是湄南河平原地區,有利於發展農業、集中人口,還位於南疆中心位置,不必擔心陸上被人偷家。
它又有海港優勢,可以快速出動,輻射整個南洋,它不做核心誰做核心?
因此,高務實給了定南城十五年的超長建設期對於現在的京華而言,為的就是以定南城為核心,全面掌握整個南疆、南洋地區。
不過與此同時,由於當時南洋戰略還在推動之中,因此南洋艦隊的主要任務是擴張京華在南洋群島的勢力,而這一戰略光有海軍也不夠,於是又要從六大警備軍中輪番抽調兵力南下作戰同時也是為了保持戰鬥力。
這樣一來,南疆方面看似這麼多年沒打過什麼大仗,但其實既忙於內部建設,又一直小仗不斷,也就不方便集中力量西進南亞次大陸,與莫臥兒帝國大打出手。
至於其三,那就是高務實自己這些年也忙得很,對於萬里迢迢操盤對南亞次大陸的征服確實也忙不過來。
如果單說軍事,或許黃止汀也能勝任,但同莫臥兒帝國展開全面戰爭可並非只是軍事問題,整個京華的力量都必須動員起來為其服務。
為什麼?還是地緣問題。京華要西征莫臥兒,首先要打的肯定是孟加拉,這壓根不必解釋。
這樣的話,人家莫臥兒帝國就是本土作戰,其兵力可以從其核心區沿恆河順利調集至孟加拉,物資、糧食也不會貴乏。
加上這一帶雖然河網縱橫,不便於其騎兵主力發揮,但反過來也不方便京華進攻。
莫臥兒帝國此時統治印度北部已經有些年頭了,手底下又不是隻有騎兵,他們只要依靠河網層層設防,跨過阿拉幹若開山脈遠征而來的京華肯定先扛不住後勤壓力,一不小心就可能全軍崩潰。
當然,京華也可以靠海運,但這就很容易打成拉鋸戰,也不是高務實想要看到的。
按照高務實原先的大致計劃,在時間上來說,他是希望等莫臥兒帝國的阿克巴大帝在1605年去世之後再動手的。
從歷史上來看,阿克巴去世後,莫臥兒帝國先後由賈漢吉爾和沙賈汗統治。
賈汗吉國王1605到1627年在位,在他的統治時期,錫克教第五代祖師阿爾瓊把教區改為行政機構,向信徒徵收賦稅。
這一舉動在莫臥兒帝國內引起極大震動,它顯然具有與莫臥兒帝國政府分庭抗禮的意味。
阿爾瓊還在阿姆利則建立金店,作為錫克教聖地和行政管理中心。錫克教聖典阿底格蘭特也成書於這個時期。
錫克教過去一直標榜為和平靜修的團體,祖師只關心傳教,從不干預政治。
阿爾瓊卻捲入了莫臥兒皇室的紛爭,庇護叛亂的王子,從而遭到賈汗吉國王的嫉恨,終於在1606年引來殺身之禍。
以此為發端,錫克教和平發展時期結束,與莫臥兒帝國政府的關係也降至冰點,帝國內部開始動盪。
在高務實看來,那個時間才是京華出兵的最佳時機哦,如果他高某人壽與天齊,那麼再等一些年自然會更好,不過那就太無厘頭了。
總之,高務實本來認為出兵時機至少應該是1606年之後,離現在還有七年。
他同時認為,再有七年時間,自己手頭的幾件大事也就做得差不多了,到時候可以抽出時間來處理這場大戰。
可是說一千道一萬,人算畢竟不如天算,誰知道蝴蝶翅膀如此有力,現在就已經扇得阿拉幹王國的局面與原歷史上不一樣了呢?
更何況,現在南疆六大警備軍訓練多年,而南疆各地早已沒有什麼反抗勢力還敢跳出來作死,南洋的征服也比想象中更加順利,於是警備軍方面早就蠢蠢欲動,形成了一種連高務實都不能無視的衝動。
這個情形,恐怕與統一日本之後的豐臣秀吉所面臨的壓力類似。當然,區別還是有的。
理論上來說,豐臣秀吉的壓力主要在於手下的將領乃至具體到某位底層武士,個個都有軍功,都需要封賞,但偏偏日本實在太小,土地已經封無可封,因此他只能被迫對外發動戰爭,以期緩解這種壓力。
而京華不一樣,南疆、南洋都有大把的土地可供高務實封賞給屬下們,只是高務實不能、不願,甚至是不敢現在就大舉封賞。
大舉封賞意味著必然會形成一個集團,一個類似於大明建立之後的
“軍功勳貴集團”。這樣的軍事政治集團,其實力是相當驚人的,甚至能迫使皇帝首先考慮他們的利益,乃至於讓皇子、公主紛紛與他們聯姻,又反過來讓他們的實力、勢力更加恐怖。
朱元章後期大殺功臣,與其一開始縱容軍功勳貴集團的勢力擴張的舉動可謂密不可分早前天下大勢未定,朕先忍著,後來大局穩定,你們還不收斂,那不殺你們殺誰?
一代目就把手下的名臣名將幾乎殺了個一乾二淨,之後想要不出事,那隻能靠老天爺賞臉,高務實不想搞成這樣。
既然不想這樣,那現在就不能大肆封賞,必須控制
“軍功集團”的勢力無序擴張,直到內部有其他力量能夠對其形成制約。
統治者嘛,所謂御下無非就是玩平衡,要不然還能怎樣?難道去做朱元章,自己變成工作狂?
你可能行,你兒子行不行?孫子行不行?重孫呢,總有不行的吧?別說那麼遠了,高務實自己都不喜歡鑽進很多具體的事情管理當中,而更傾向於提出戰略規劃,然後把各項事務層層
“分包”給手下去做,他自己負責掌總。京華在南疆、南洋的擴張說起來已經夠快了,這其中警備軍體系和南洋艦隊出力最大,負責政務的
“官體系”雖然也有功勞,但明面上看來肯定不如軍事體系那麼明顯。這樣一來,就需要高務實拉長時間,讓官體系對當地的控制更加深入,同時強化他們對軍事體系的後勤事務之掌握,以此形成權利平衡,這樣才好控制。
可不能僅僅因為軍事體系中的各大要員都是自己的家丁,就覺得他們都和NPC一樣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會按照老爺的交代行事。
他們是自己的家丁不錯,但同時他們也都是一個個的正常人,擁有自己的思維和利益,把他們當成NPC那是會出大事的。
家丁制當然有家丁制的不同,但他們和高務實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就有些類似於韃清初年的韃清皇帝和各大旗主與主要將領之間的關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這些人面對皇帝的確自稱奴才,然而他們依舊有自己的利益,還有自己的勢力,不會因為自稱奴才就沒有別的想法。
當然,京華沒有
“旗主”,警備軍和兩洋艦隊體系之內的主要軍官也要按例輪值,但高階將領們就算不能穩固控制某一支力量,畢竟也會形成某種威望。
這就好比高務實在大明九邊如今的威望一樣,他即便沒有直接管理九邊某鎮的權力,但如果他現在下令給九邊某鎮,調動他們的兵力,除非這命令是讓他們殺來京師,否則如果只是在轄區內調動,你看看九邊哪一鎮會不服從?
這個就叫威望。現在,南疆無論陸海兩軍,都覺得在南疆、南洋地區能拿到的功勞已經不多了,迫切希望繼續發動對外戰爭。
但所謂對外還能是對誰呢,總不能北上打大明吧?那就只有往西打莫臥兒了。
一旦這種
“眾意”形成,高務實又沒有足夠的理由壓制,那麼對莫臥兒開戰就不可避免。
黃止汀正是因為感到即將壓制不住這樣的
“眾意”,這才把事情擺到高務實面前來。高務實想了好一會兒,問道:“警備軍和南洋艦隊兩方面,對於與莫臥兒帝國之間可能即將爆發的戰爭都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這就是要問具體怎麼打了。
黃止汀一聽這話,也難免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將南疆海陸二軍的計劃緩緩道來。
黃止汀道:“海陸兩軍在軍令部為此已經議論多次,過程不必細說,最後的結論大致是這樣的: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徹底奪取阿拉幹王國,以此作為對莫臥兒帝國發動進攻的橋頭堡,當然也是重要的後勤基地。”這是題中應有之義,高務實早已料到會是如此,因此毫不意外,只是平靜地問:“那麼,如何拿下阿拉幹呢?警備軍不會想著強行翻越若開山脈吧?”
“自然不會。”黃止汀搖頭道:“若開山脈可謂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