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一六章 新的征程(求月票)(1/2)

作者:過關斬將
黃金是硬通貨,有句話叫“盛世古董亂世金”,在動亂的時期,黃金有緣都是最好的財產儲蓄。

當時的金條,也被俗稱為“黃魚”,一直是民間最堅挺,也是最被認可的等價物。製作的黃魚的原料是由美國進口的金磚,由當時的國民政府中央造幣廠進行切割後,使用半自動金條壓軋機制成不同重量的金條。

金條以“兩”為基本重量單位,通常來說,金條分為三種,分別為十兩,五兩和一兩。當然也有半量等其他規格。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一般將一兩重的金條稱之為小黃魚,10兩重的自然是大黃魚了。中央造幣廠制的金條上,會壓有中央造幣廠、日期等字樣。

不過民國實行的是“一斤十六兩”,也就是說一兩的“小黃魚”,實際上重量不是50克,而是31.25克,10兩重的“大黃魚”,實際重量則是312.5克。

31.25克的“小黃魚”,大小也就是和指甲大小蓋差不多,而“大黃魚”,大體上也跟一根士力架差不多大。後世電視劇裡那些又長又粗的金條,基本上是騙人的,至於那種一麻袋裝幾十根金磚扛著就走的,也是不可能的。以黃金的質量,一塊金磚拿著都費勁,一麻袋根本就扛不動。

按當時美元的含金量計算的話,一盎司黃金大約能兌換35美元。在金衡制下,1盎司等於是31.103克,所以1盎司的黃金比一根“小黃魚”要略微輕一點點,只相差0.15克。當時的一根“小黃魚”也可以看做是一盎司黃金,值35美元。

這麼算起來的話,一根“大黃魚”就相當於是350美元,吳友元送給陳強的這兩根金條,便值錢700美元!

而按照1932年的美元兌換銀元匯率,一美元大概能兌換2.84銀元,700美元在黑市上至少能換2000銀元。美元要比銀元堅挺,兌換的時候也會有溢價。

陳強本來還剩下1900大洋的資金缺口,如今有了這兩根“大黃魚”,資金缺口瞬間沒有了。

現在陳強已經湊足了6000大洋,有了這筆經費,去美國參加奧運會,應該是綽綽有餘。

接下來,陳強也不用去杭州和廣州了,他決定暫時先行返回天津,進行最後的賽前準備。

第二天,陳強便前往電報局,將這一個好訊息告訴了張伯苓。

……

日本體育協會。

中野健次郎腳步匆匆的走進了岸清一的辦公室。

“會長,這是駐天津總領事館發來的電報,陳強已經返回天津了。”中野健次郎將電報呈給了岸清一。

岸清一翻了翻做上的日曆本,看了看日期,才開口說道:“算算時間的話,陳強應該是直接從上海返回的天津,他沒有去其他城市進行募捐。看來他已經意識到,募捐是不可能的湊足赴美參賽的經費了,所以放棄了這種方法!”

在數日前,岸清一便得知,陳強在南京的募款非常不順利,連續跑了好幾個大學,願意捐款者卻寥寥無幾。

當時岸清一還在感嘆,這一次所發動的輿論戰非常有效果,去宣揚一下“奧運無用”的理論,中國人竟然就信了。

“真是一個愚昧的民族,每個人都只會顧著眼前的利益,卻不懂得榮譽意義!他們一定會說,榮譽又不能當飯吃,要來又有何用?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如果人活著沒有目標,沒有信仰,只是為了吃飽肚子的話,那和動物又有什麼區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只看著現在,而不著眼於未來,又怎麼會偉大!”岸清一開口說道。

“會長,接下來我們還要關注陳強麼?”中野健次郎開口問道。

“陳強是世界頂尖的運動員,但是一個不能夠參加奧運會的‘世界頂尖運動員’,又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呢?”岸清一笑著說道。

中野健次郎點了點頭:“會長說的是,如果我是陳強的話,現在應該會非常失望吧!中國的政府不給他撥付參賽的資金,去民間募捐的話,中國的老百姓也不會支援他。他所做的事情,他所付出的努力,在其他人的眼中,全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真的是太可悲了……”

……

岸清一顯然是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他怎麼也想不到,會有一個民國賭王,直接給了陳強兩根金條,使得陳強不用再繼續募捐,可以提前返回天津為比賽做準備。

這一次的洛杉磯奧運會,陳強報名了五個專案,分別是短跑的100米、200米、400米、跳遠和三級跳遠,數量雖然是有些多,但是也並不算誇張。畢竟這個時代的運動員身兼多能是經常的事情,一些十項全能運動員,除了報名十項全能之外,也都會額外多報名兩個自己所擅長的專案。

美國傳奇田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上就同時報名了四個專案,而且四個專案都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在三個短跑專案上,陳強曾經展示過自己的實力,而在跳遠和三級跳遠這兩個專案上,陳強是從來沒有在比賽中亮過相的,若是放在後世,一個運動員練某個專案的比賽都沒有參加過,就要去參加這個專案的奧運會比賽,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是在三十年代,奧運會的參賽也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槓槓,也不存在什麼奧運a標b標,只要是報名,基本上都會被允許參賽。

而且這個時代的奧運會比賽,報名以後並沒有來參賽的情況大有人在,有些冷門的比賽的專案,可能只是勉強湊足最低的參賽人數。所以每一個真正站上奧運會賽場的運動員都是很珍貴的,如果某一個運動員想要多嘗試幾個比賽專案,給比賽多提供一些人氣,主辦方絕對不會阻攔,反而會給予方便。

所以陳強即便沒有參加過跳遠和三級跳遠的比賽,也不影響他參加奧運會的跳遠和三級跳遠專案。

陳強返回天津以後,將這次募捐的經歷,以及吳友元捐贈兩根金條的事情告訴了張伯苓。

張伯苓也是大感意外,他沒想到陳強最終會用這麼戲劇化的方式,募集到了足夠的參賽經費。

事實上這些天,張伯苓也在幫助陳強募集善款,而募集善款的過程也和陳強所料的差不多,非常的不順利,願意支援陳強赴美參賽的人並不多,即便是掏錢的老闆,也是給張伯苓一些面子,象徵性的給一點。

捐款蓋學校的話,那些有錢人還是很有熱情的,但是捐錢給運動員出國比賽,大家就都不樂意了,張伯苓在募捐的過程中也是屢屢碰壁,軟釘子吃了不少。

後來又有很多文人學者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宣揚“奧運無用論”,呼籲大家不要給陳強捐錢,而是應該將錢都捐給災區或者軍隊。輿論這麼一帶節奏,張伯苓的募捐工作就變得更加困難了,甚至有一些人說張伯苓是公私不分,只關心自己的學生能不能去美國參賽,而枉顧國家的安危。

張伯苓身正不怕影子斜,他雖不懼怕這些風言風語,但是這一波帶節奏,卻嚴重的影響到了募捐的效果,原本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在陳強身上投錢,事後就更少了。

找不到錢,張伯苓也是心急如焚,晚上更是徹夜難眠。好在陳強那邊傳來了好訊息,張伯苓也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了。

……

天津製鞋廠。

鞋廠的張經理將幾個鞋盒推到了陳強的面前。

“陳健將,這是你定製的釘子跑鞋,完全按照你的圖紙製造的,你看看可否滿意?”鞋廠張經理開口說道。

“我想先試一試,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還需要勞煩貴方的師傅,幫我修改一下。”陳強開口說道。

“沒有問題。若是有不適的地方,陳健將盡管說,我們會盡快修改的。”張經理開口說道。

陳強親自試過每一雙釘子跑鞋,然後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專門定製的跑鞋,比之前的要舒服太多了。

為了這次洛杉磯奧運會,陳強專門去天津的製鞋廠定製了幾雙釘子跑鞋。

陳強所定製的釘子跑鞋,和這個時代的釘子跑鞋是不一樣的,他是按照後世釘子跑鞋的樣子所設計的。

後世的釘子跑鞋,都是經過科學設計的,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理,也會幫助運動員取得更好的成績。那些世界頂尖運動員的跑鞋上,從材料到設計再到製作,都充滿了高科技元素,甚至有很多黑科技應用其中。

三十年代的製鞋廠,搞不出什麼高科技元素,也不能有黑科技,甚至陳強所提出來的很多設計要求,在這個時代也達不到,所以陳強訂製的這一批跑鞋,遠不如後世的跑鞋。不過比起美國進口來的那些跑鞋來說,已經要強太多了。

現在特別定做的這些跑鞋,要比那些美國進口來的跑鞋更加輕便,而且鞋子的設計也更符合奔跑時候的人體工程學,就連鞋底釘子位置的佈置,也更加的合理。

陳強並不擔心,天津的製鞋廠會抄襲自己的設計,然後生產這種先進的釘子跑鞋去售賣,因為在中國,釘子跑鞋根本就沒有市場。

全中國從事短跑的運動員也就是幾百人,為了幾百人的市場,去生產一款釘子跑鞋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更何況這種釘子跑鞋是全手工製作的,鞋釘都得是從美國進口來的耐磨鋼釘,製作的成本非常高,不是家裡有礦的根本買不起,即便是售賣,也沒有什麼銷量。

如果不是要參加奧運會的話,陳強絕對不捨的花大價錢來專門定做跑鞋。

陳強試過每一雙跑鞋,發現沒有問題後,才收貨並且把尾款付給了張經理,這畢竟是用來參加奧運會的跑鞋,絕對不容有失。

取了跑鞋之後,陳強又去義大利人開的裁縫鋪,取了之前定製好的西裝,以及宴會使用的燕尾服和皮鞋。

至此,陳強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的裝備算是準備整齊了。

……

六月底,陳強和張伯苓抵達了上海,然後見到了早一日抵滬的劉長春、教練宋君復,以及中華體育協進會的會長郝更生。

陳強上一次見到劉長春,還是在去年華北運動會的時候。如今時隔一年,早已經是物是人非,東北淪陷,劉長春成為了流亡學生,最近幾個月來,訓練條件大幅度的下降,就連每個月補助的津貼也沒有了。

不過劉長春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還很不錯,一副鬥志昂揚的樣子,看來是很迫切的想要到奧運賽場上為國爭光。

見到陳強後,劉長春第一句話便是“你又長高了!”

陳強比起去年華北運動會時,的確又長高了一些,身體也更加強壯了,他剛剛年滿十八歲,到了成年的年紀,除了面龐還稍顯稚嫩之外,整個人看起來格外的高大魁梧。

如今的陳強,身高已經達到了1米78,這放在後世只能算是一個正常的男性身高,在三十年代的中國,這絕對是鶴立雞群的高度。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營養普遍不良,身高自然是長不上去,男效能有1米7出頭,就是人們眼中的大個子了。

陳強每年花費很多錢在補充營養方面,還是很有效果的,他現在的身體素質,已經能夠達到後世運動員的標準了,而且陳強估計,如果繼續進行科學的訓練,他應該還能夠再長高一點。

劉長春給陳強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近況,隨後開口說道:“張少帥給了我們8000大洋,本來是讓我和於希渭參賽的,於希渭他現在還在大連,我們東北大學派人秘密潛回東北,聯絡上了於希渭,希望他可以直接從大連來上海和我們匯合,不過他卻諸多推脫,一會兒說日本人在監視他,一會兒說交通不便,哎……”

劉長春失望的嘆了一口氣,他當然知道於希渭的推脫意味著什麼。劉長春曾經視於希渭為好友,卻沒想到在國家大義面前,於希渭卻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

“其實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於希渭沒有跟隨東北大學南下去北平,而是選擇留在東北,那個時候的他,就已經做出抉擇了吧。”陳強開口說道。

劉長春默默的點了點頭,接著說:“於希渭去不成美國,所以我們東北大學決定,讓我的教練宋君復陪我一起去美國,宋教練你是認識的,他曾經在美國的春田學院進修過體育專業,他此次前去既是教練,也是翻譯。等到了美國,你要是遇到言語不通的事情,大可以找他。”

宋君復教練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體育教育家,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1936年柏林奧運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