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宰相、紅衣主教馬紮然看著心腹們提出的合作物件。
這些英吉利貴族都不合適,他們既沒有查理國王在英吉利的號召力。
法蘭西扶持這些貴族,根本無法與英吉利議會推出來的奧利弗·克倫威爾統帥相抗衡。
法蘭西又無法與奧利弗·克倫威爾直接合作。
這位可是英吉利新教的代表人物,他極為仇視信奉天主教的法蘭西。
法蘭西雖然是天主教的另類,身為天主教徒,卻一直實行反哈布斯堡戰略,幫助信奉新教的德意志諸國,對抗同為天主教的神聖羅馬帝國。
法蘭西這麼做,那是為了成為歐洲霸主。
馬紮然主教還在為路易十四謀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更離不開眾多天主教國家的支援。
法蘭西因為信仰等問題,根本無法取得奧利弗·克倫威爾的信任。
他們惟一的選擇,那就是在眾多王黨貴族之中選擇。
最佳的人選其實是英吉利國王查理一世。
但查理一世慘敗後,正在逃亡途中,現在還沒有查理一世的蹤跡。
馬紮然思考了所有人選,這些人選都不合格,他最終把目光盯向查理一世的妻子,亨利埃塔·瑪麗。
前任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三的妹妹亨利埃塔·瑪麗亞,現任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的姑姑。
亨利埃塔·瑪麗作為波旁家族的人,她是多麼合適的合作遴選。
只要把她與查理一世的孩子扶英吉利國王位置。
法蘭西與英吉利之間,就有一個重要的紐帶。
歐洲國家互相聯姻,根本不影響互相攻伐。
法蘭西與西班牙多次交戰,馬紮然還準備讓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王室公主。
德意志聯邦與德意志諸國家族之間互相通婚,對於兩方勢力的亂戰,一點影響都沒有。
正常情況下,英吉利與法蘭西因為利益的不同,關係不會這麼密切。
但現在是非常時期,漢人勢力已經來到歐洲。
他們強大的海軍,絕對會讓英吉利這種島國緊張起來。
英吉利在美洲的殖民地,現在也不太穩定。
有另一股漢人勢力,正在美洲與英吉利搶奪殖民地,雙方互有傷亡。
殖民地的情況,如果在和平時期,早就引起英吉利的警覺。
但現在英吉利處在內亂,哪怕是有識之士看到殖民地的風險。
他們也沒有能力在亂局之中,保住殖民地。
但英吉利貴族們已經知道,漢人勢力介入歐洲的風險。
法蘭西宰相,主教馬紮然看向眾人,把他的選擇說出來。
所有人開始時愣住片刻,他們隨後立刻鼓起掌聲。
“主教大人的做法真是令人佩服。
英吉利有哪一方勢力親近我國,路易十三陛下的妹妹亨利埃塔·瑪麗公主,肯定榜上有名。”
“奧利弗·克倫威爾擊敗王黨之後,他已經掌控英吉利的局勢。
他以擊敗查理一世為榮,肯定不會讓查理一世繼續擔任國王。
現在我們推亨利埃塔·瑪麗公主的孩子為英吉利國王。
這個孩子是英吉利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他上位的阻力肯定是最低。
英吉利哪怕是議會軍隊裡,他們反對的也只是查理一世,而不是反對英吉利國王。
例如托馬斯·費爾法克斯,這位英吉利議會派的重要將領,多次公開支援國王的存在。”
“奧利弗·克倫威爾流露出的態度讓人感到可怕,英吉利議會的很多人,只是想要君主立憲制。
奧利弗·克倫威爾卻想成立共和國,取消君主的存在。
奧利弗·克倫威爾這個想法一旦實施,一定會被歐洲造成巨大的震動。
甚至是影響到我們法蘭西,一定不能讓他成功。”
“主教大人眼光犀利,在迷茫的道路上,為我們指引方向。
讓亨利埃塔·瑪麗公主的孩子成為英吉利國王,這是英吉利各方勢力能接受的條件,也是我們法蘭西能接受的條件。
一旦各方同意這個條件,英吉利局勢就能快速好轉。
在港口中待命的英吉利海軍,他們也會走出港口,成為對抗漢人勢力的重要組成。”
法蘭西貴族聽到馬紮然想出的辦法,他們也認為這個辦法,確實能解決現在的問題。
馬紮然宰相看到眾人支援這個辦法,他立刻下達命令道:“由泰林道爾侯爵初始英吉利,傳達我們調停英吉利內戰的想法。”
………………………………
英國倫敦,議會小輝室內,法蘭西侯爵泰林道爾接受著英吉利各方勢力的質詢
奧利弗·克倫威爾做為新模範軍的統帥,他打贏王黨後,已經掌握英吉利大部分軍隊。
在這個亂世,領兵的將領才能掌控所有權力。
奧利弗·克倫威爾又有著非同一般的手段,他已經基本掌控議會的局勢。
作為一名統帥,奧利弗·克倫威爾絕對不會被議會制衡。
他如果發現亦會想要制約自己,會毫不猶豫解散議會。
當然這是在他掌握英吉利最高權力的時候,現在正在往這個階梯上攀升。
奧利弗·克倫威爾看到身旁的議員,他們因為懼怕法蘭西,表現出來的姿態,讓他很不滿意。
他主動站出來質問道:“這是我們英吉利的內務,怎麼法蘭西還想摻和我們應激勵內部的事物。
我記得路易十四還沒有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哪怕是路易十四加冕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他也無法管轄我們英吉利。”
奧利弗·克倫威爾冷嘲熱諷,他都沒有想到法蘭西會插手英吉利的事物。
還是在他已經取得大勝,只剩收尾時,突然之間插手。
泰林道爾侯爵笑著說道:“奧利弗·克倫威爾統帥誤會了,我們法蘭西只是來調停英吉利內戰而已。
歐洲現在的局勢,大家都非常清楚。
如果再內耗下去,歐洲都沒有我們這些國家的容身之地。
英吉利北美殖民地的情況,你們都瞭解的很清楚。
殖民地可以丟,你們英吉利還想把英倫三島丟了。
法蘭西路易十四國王已經決定,為了歐洲的未來,我們法蘭西會拼盡一切力量,調停英吉利內亂。”
奧利弗·克倫威爾聽到法蘭西的使者這麼說,他就知道法蘭西這是在先禮後兵。
法蘭西的實力,已經在歐洲三十年戰爭中表現出來。
他統領的新模範軍,在內亂中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前期多次敗給王黨軍隊,要不是查理一世胡亂插手軍隊指揮,作戰沒有章程。
奧利弗·克倫威爾根本沒有練兵的機會,最終練出來一支精兵,徹底解決王黨軍隊。
但這支精銳與法蘭西經過數十年作戰鍛煉出來的精兵相比,還是要稍差一些。
內亂之前,他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有其他勢力插手。
現在真的發生這種事,他們必須要做出正確的應對方法。
奧利弗·克倫威爾看到身旁的新興貴族。
現在議會中的主要勢力,全部都是投入到新興事物的貴族。
他們身為貴族,但更像是一個商人。
只要給足價碼,這些人可以出賣任何東西。
新興貴族的骨氣,確實不如老貴族硬氣。
奧利弗·克倫威爾看到這種局勢,他真怕自己提出反對意見後,這些貴族私下把他賣了。
這種事情,這些貴族絕對能做得出來。
奧利弗·克倫威爾沉思片刻後,開口問道:“你們法蘭西調停意見是什麼?”
他要先了解法蘭西想要達成的目的,接下來才好討價還價。
泰林道爾侯爵嚴肅的說道:“我們希望英吉利儘快結束戰爭,歐洲各國團結起來,共同應對漢人勢力入侵歐洲的危機。”
奧利弗·克倫威爾能從泰林道爾侯爵口中,聽到法蘭西堅定的態度。
他們如果不同意調停,法蘭西真會不顧各方制衡,選擇直接出兵調停。
奧利弗·克倫威爾身為軍人,他已經是這裡最硬氣的人。
他摘下自己的白手套,扔在桌子上,氣憤的說道:“查理一世戰敗之後,現在不知所終。
可能是想要聯合蘇格蘭地方勢力,與我們繼續戰下去。
法蘭西想要調停內戰,那就要拿出誠意。
如果你們能說服查理一世,接受君主立憲,英吉利所有權利歸屬議會,和談才能繼續下去。”
英吉利這是爆發內戰的根本原因,就是議會與國王之間的衝突。
議會想要掌控英吉利的權力,扶持英國新興貴族的發展,加大殖民地的投入。
國王查理一世反對議會掌權。
國王與議會的矛盾逐漸加大,最終導致內戰的爆發。
查理一世如果能接受君主立憲制。
一會一直以來的夙願成功實現。
他們也沒有必要不出血的代價,徹底把王黨趕盡殺絕。
泰林道爾臉上繼續保持著虛假的微笑。
他說出的話,就彷彿是一道驚雷,劈中了議會中所有人。
“我們也無法找到查理一世,但查理一世不重要。
英吉利經過這場戰爭,你們與查理一世愁怨加深。
他回到英吉利當國王,你們真的能放心。
我這裡有一個更好的意見,可以讓查理一世的孩子,成為英吉利國王。
至於英吉利是否實行君主立憲制,那是你們國家的制度,我就不再摻和。”
奧利弗·克倫威爾聽到這個建議,他接受下來就很輕鬆。
查理一世重新當國王,奧利弗·克倫威爾肯定會百般阻撓。
他作為與查理一世仇怨最深的人,真不敢讓查理一世回來。
但一個小孩子,還是沒有權力的小孩子,那完全沒有問題。
哪怕是查理一世的孩子,一個沒有權利的虛君,也不會對他們造成影響。
接受法蘭西的調停方案,他們基本達成開戰前想要獲得的利益。
“法蘭西是這種要求,我們可以接受。”
“法蘭西不干涉我們實行君主立憲制,我們就接受調停。”
“只要能確立君主立憲制,誰當國王,我的意見都不大。”
奧利弗·克倫威爾聽到身邊的人,他們紛紛開口贊同這個方案。
這些人看到調停方案,對他們基本沒有影響,又有著歐洲強國法蘭西的施壓。
他們權衡利弊之後,紛紛同意了法蘭西的建議。
奧利弗·克倫威爾看到這種情況,他也只能同意這個調停方案。
………………………………
奧利弗·克倫威爾看著接受眾臣禮節的新任國王。
這位十幾歲的國王,將是英吉利第一位接受君主立憲制的國王。
英吉利國王正式成為一位虛君,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一位虛君,不掌握任何權利。
英吉利國王即位,這代表著法蘭西調停英吉利內亂成功。
查理一世確實躲在英格蘭,他想借助英格蘭本地勢力翻盤,卻沒有與當地勢力達成共識。
英吉利兩方勢力達成停戰之後,查理一世直接被英吉利驅逐出國,永不得入境。
奧利弗·克倫威爾也得償所願,成為英吉利權力最大的首相。
英吉利正式進入君主立憲制時代。
這個奇特的制度,讓世界上很多人都意識到,國王和皇帝根本不重要。
君主立憲制的思想,也開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