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維持這個制度,必然會出現奸臣或是權臣當道,蘇家江山都被篡奪。
皇帝蘇河思考數年時間,他決定把權臣為主的黨爭,轉變為黨派為主的黨爭。
這樣哪怕到了最極端的情況,數個黨派互相制衡,皇帝最多成為傀儡或是吉祥物。
隨著大華帝國經濟蓬勃發展,朝廷又不限制民間思潮。
諸子百家的思想復甦,又與現在的情況結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新思潮。
皇帝蘇河從中看到新的希望。
新的諸子百家互相競爭,代替舊的黨爭。
這不再是代表某個人,或是某個利益集團,而是代表某個思想。
這種容納多個利益集團的派系,他們之間互相競爭,更容易被皇帝掌控。
這種競爭是良性競爭,很難出現一家獨大,超越皇權的情況。
大華帝國現在的思想很混亂,也不利於帝國的穩定。
百家互相競爭,形成幾大主流思想,也有利於帝國的穩定。
皇帝蘇河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他這才在大朝會推動新的百家爭鳴。
他根本不怕百家爭鳴會失去掌控,某一家吞併所有流派。
哪怕是儒家一家獨大,也有理學心學等派系。
更何況法家等學說,在持續的壯大,他們絕對不會放棄手中的利益。
無論事情發展到哪個方向,他都不會比大臣結黨營私,形成黨爭更加惡劣。
皇帝蘇河沒有忘記,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激烈的黨爭。
大明東林黨擊敗所有黨派,失敗者利用閹黨對抗東林黨。
等到閹黨也失敗,東林黨一家獨大無人可治,大明也就步入了死亡的倒計時。
皇帝蘇河決不允許,東林黨這種自私自利的黨派,出現在大華帝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