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章 降糧價(1/2)

作者:風嘯木
蘇河返回秦王府,他叫來王仲策,商議降低糧價的政策。

現在糧食儲量豐富,又有冬小麥,可以確定下一年糧食儲量更豐富。

蘇河,想要降低糧價,他與王仲策商量怎麼辦,    影響才最低。

各地秋收基本完成,又是一年農民交稅交款的時候,儲糧局公佈統一收購糧食價格的日期。

想要降糧價,必須降低糧食收購價格,要不然秦王府承受不住。

王仲策看著各地彙報上來的糧食儲量資料。

漢中郡和寶雞府,彙報秋收的實際資料。

這都是由鄉公所官吏進行統計。

沒有深入到鄉村一線的官員系統,    根本沒有辦法拿到這麼深入的資料。

四川的資料,只是預估的資料。

現在漢中到四川的水泥路還沒有修通。

常規的山路,    馬匹奔跑的速度也很慢。

郵局採用換馬換人的加急運輸方式。

四川蓉城傳遞公文到漢中這裡,    需要經過近二十天的時間。

王仲策看完糧食儲量資料,這些都是真實的儲量資料。

各地新建立的都察院,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調查各地糧倉。

嚴厲處罰一百多名碩鼠,能保證糧食儲量資料,準確度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

王仲策看完資料,斟酌著說道:“秦王殿下,四川真是天府之國。

只憑四川一個省的產糧,就能養活四川和陝西的人口,糧食還有富餘。

再加上冬小麥和四川持續不斷的水渠修建計劃,明年糧食產量還會更高。

我們是不是要開放糧食釀酒。

現在每個月進口湖廣的酒類,就消耗大量銀幣。

酒類的稅很高,價格非常昂貴,    依然擋不住百姓喝酒的熱情。”

蘇河看著現在的糧食儲備資料,    略微放開釀酒,不會對糧食儲備造成太大影響。

糧食不是耐儲存的貨物,基本三到五年時間,糧食就會發黴變質。

“仲策,內閣出臺政策,准許糧食釀酒。

但要限制穀類釀酒,每家酒廠都有配額,禁止私人釀酒。

他們技術不足,耗費更多的穀物,還容易釀出毒酒。

完全開放紅薯酒等酒類的釀造。”

蘇河看到秦王府治下這麼多糧食儲備。

大明再次封鎖他們,只要不打敗秦軍,進入到四川毀壞稻田。

秦王府治下今後,不會再為糧食發愁。

王仲策看著豐收的資料,他計算著收糧的銀幣。

他眉頭緊促,思考怎麼解決銀幣短缺的問題。

“秦王殿下,我覺得我們應該降低糧食的收購價。

除了農民交稅和交款,這四成的糧食交給官。

他們剩下的六成糧食,一般留一二成,用於自用和養殖。

其他糧食,只能賣給儲糧局。

我們付出真金白銀,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

開始我們計算,農民手中的銀幣能流通出來,促進工商業的發展。

但現實情況卻是,我們被狠狠打臉了。

農民這些年過得太苦了,    手中有一些錢,他們也不存銀行,選擇自己挖坑埋起來。

這些銀幣他們都放在手中,準備應對今後未知的風險。

導致銀行鑄造的銀幣,有很大一部分,都沉澱在農民手中,沒有有效的流通。”

蘇河也瞭解這個事情,銀行行長馮春曉多次向他反映這個問題。

要不是紡織品大量貿易,從湖廣等地區賺來大量的銀子。

又發現了幾座銀礦,大量開採銀礦煉成銀幣。

銀行對社會的銀幣供應,才勉強能跟得上商品的增值速度。

蘇河聽到王仲策又提起這件事,必須要想辦法解決。

要不然大明的銀子被士紳埋在地下,他們的銀子被農民埋在地下。

錢無法流通,就起不到它的意義,那就變成一個收藏品。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第一個是調低糧食的收購價。

第二個是動員農民,讓他們手中的錢財,積極的花費出去。

他們獲得利益的同時,讓錢流動起來。

蘇河思考著後世的辦法,對比現在的情況。

他思考的同時,還與王仲策討論糧價問題。

“糧食收購價肯定要降,那時只有漢中府產糧。

寶雞那裡大旱,沒有多少糧食產出。

四川又沒打下來。

我們為了穩定漢中的農民,照比士紳收購糧食的價格,大幅提高糧食的收購價。

糧食收購價降的同時,糧食銷售價格也應該降低,現在糧食賣的太貴,一般家庭承受不起。”

蘇河談到糧食收購價,他又想起秘書處關於城裡市民的調查報告。

城中本來就有市民,加上隨著工業化發展,多出來的工人。

他們都不自己種植糧食,哪怕是分到土地,也無法適應種地的勞累,農業產出又不高。

他們把自己的土地,託管給農場種植。

所有的收益和稅費都歸農場處理。

他們可以隨時解除契約,在城中活不下去,鄉間還有一塊屬於他們的土地。

如果十年還沒有親自種植這塊土地,它就會被託管的農場回收。

城裡的人主要靠在各大糧店購買糧食生活。

錢明義交上來的調查報告,有一個很典型的家庭,能代表大多數城內的貧苦人家。

一個水泥廠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工人。

他供應一家五口人生活,每個月食物的花費,要佔據他工資的百分之六十。

這還是一個月最多吃一次雞蛋,平時都吃些蘿蔔白菜等廉價的蔬菜。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糧價太貴了。

蘇河與王仲策根據現在農民種植糧食的成本。

城裡普通工人每個月的收入,購買糧食需要的花費,控制在他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

最後他們計算出,各種糧食的收購價和出售價標準。

各府可根據自己地區當地的情況,進行一些適當的上浮和下調。

調整幅度超過百分之五,需要上報省裡巡撫批准

調整幅度超過百分之十,需要上報內閣批准。

糧食收購價格。

一百斤主糧,1兩銀幣。

一百斤紅薯,300枚銅幣。

糧食出售價格。

100斤大米或白麵,1兩銀幣500銅幣。

100斤紅薯,500枚銅幣。

糧食出售價格,基本達到之前的一半。

糧食收購價格,也進行大規模調整。

王仲策看著這個新的價格,他有些擔心的詢問道:“秦王殿下,這次糧食價格調整,城中的市民肯定歡欣鼓舞。

鄉間的農民看到這個價格,他們肯定會對官府破口大罵。”

“沒事。”蘇河淡定如常,“我們給出的糧食統一收購價格,比士紳收糧食價格高多了。

漢中郡這裡的百姓,只是有些朝三暮四,他們還深深記得士紳是怎麼壓榨他們。

四川那裡更簡單,現在資訊流通不發達。

四川那裡第一次統一收糧,農民看到第一次官府統一收購糧價。

就遇到這麼高的價格,那裡的百姓肯定會開心。”

王仲策看到蘇河淡定的樣子,他總覺得這事有些不妥。

他看向蘇河,表情凝重的說道:

“秦王殿下,這個事推在我身上,對外宣傳我力主降低糧食的收購價。

哪怕是我捱罵名,也不能讓秦王殿下您的名譽受損。”

蘇河聽到王仲策說他要背鍋。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情,這事兒找人背鍋就可以,哪怕再離譜的事情,有人背鍋輿論就影響不到他。

正好這次,儲糧局官員石溪舉報儲糧局局長高炫明。

他以次充好,用快發黴的陳糧替換糧庫中的新糧。

等到陳糧發黴,又以儲藏不當的名義,把陳糧賣給公司,用於製作工業酒精。

透過這種竊取手段,貪汙大量銀幣,數額在十萬兩銀幣以上。

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元正,已經呈報給蘇河調查結果。

石溪舉報的內容都是真實的。

高炫明取了一房小妾,小妾帶著他染上賭癮。

賭癮越來越大,欠下更多的錢財,他又怕對方舉報,導致丟官罷職。

只能透過這種辦法,貪汙大量的銀幣。

開始只是小貪一些,後來越貪越大多,大到收不住手。

蘇河已經讓都察院抓捕高炫明,同時讓蘇燕指揮刑部,打掉漢中城隱藏起來的賭場。

青樓他高抬貴手,放了一馬。

只要不使用漢女,青樓可以正常開業。

對於幫派和賭場,蘇河秉持著極強的高壓態勢。

當地官府主官和刑部分支機構屬官的晉升。

是否清剿乾淨幫派和賭場,是重要的考核指標。

蘇河一直讓都察院派出監察御史,到各地去巡視。

發現有當地官員不作為,立刻約談這些官員,還不作為就要丟官罷職。

都察院也接受百姓的舉報,可以舉報任何人。

《秦王律》對於誣告,執行誣告反坐懲罰。

百姓不到逼不得已,又有切實的證據,他們也不會舉報。

內閣無法管到都察院,王仲策現在還不知道這件事的詳情,都察院沒有公佈這個案件。

蘇河把這個案件,告訴給王仲策。

王仲策聽完之後,眼神一亮,道:“秦王殿下,我們完全可以讓高炫明背鍋,我已經有了主意。

讓漢中報社配合我,肯定能把輿論引導向高炫明身上。”

蘇河聽完王仲策的計劃。

他有些疑惑的問道:“仲策,你這個計劃也太假了,真的有人相信嗎?”

王仲策笑了笑,道:“秦王殿下,你不知道百姓對貪官的痛恨。

讓貪官背鍋,百姓會深信不疑。”

王仲策講完自己的計劃,依然皺著眉頭詢問道:“秦王殿下,糧食收購價減少,我們也需要掏出一大筆銀子。

糧食收購價減少,可以推到高炫明身上。

不掏出真金白銀收購糧食,官府的信譽就破產了。

我們掏出大批銀子,農民們依然把它埋在地下。

我們有再多的銀子,這麼做也挺不了幾年。

一旦我們發展速度慢下來,沒有更多的銀幣支援秦軍作戰,戰敗的後果太可怕。

我們可不像大明朝,有海外西夷的銀子,源源不斷輸送到東南地區。

發展工業要花錢,訓練士兵要花錢。

培養小學生要花錢,修建水利道路要花錢。

官府各個衙門,就沒有不花錢的地方。”

蘇河看著王仲策焦急的模樣。

他語氣輕鬆的說道:“我已經想到辦法。”

蘇河想到的辦法,就是讓農村大力發展養殖等副產業和小型輕工業。

農民一個人的力量太弱,在鄉公所的指導下,讓他們成立合作社。

共同承擔風險,共同獲得利益。

先讓鄉公所和各縣的衙門,採購農民合作社的產品。

可以透過訂單的方式,預付一定的資金。

讓合作社可以發展壯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