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二)(1/2)

作者:風嘯木
楚王魯晨陽看到米有德糾結的表情。

他坦然的說道:“米先生,你想的沒錯,本王就是要讓瑞蜀兩國戰爭升級。

瑞蜀兩國想要練兵,以待時機成為漁翁。

這個機會,我們是楚國絕對不會給。

他們不想全面戰爭,那我們就幫他們全面戰爭。

米先生的地緣學說,能夠把握國家利益的大方向。

本王想聽一聽米先生的意見。”

米有德聽到楚王魯晨陽虛心請教,在這個情況下,他不可能藏私。

他略微思考,整理一下思路,這才說道:“小民只是說一下自己的淺見,供王上參考。”

“瑞國和蜀國控制戰爭的規模,這是兩國高層的默契。

但兩國因為紅山嶺地區,導致的國家衝突,絕對不會減輕分毫。

小民的建議是從百姓和軍人兩個方向入手,給瑞國和蜀國施加壓力。”

楚王魯晨陽聽到米有德的話,他眼前一亮。

他與大臣們討論,方向都是針對兩國的高層。

或是動用死間,或是派出大臣遊說。

他們都認為,只有決策層的那些人,才能改動一國的戰略。

楚王魯晨陽等人,行事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做出的判斷。

他們平時確定國家的戰略方向,很少因為外部因素突然轉折。

楚王魯晨陽聽到米有德的說法,他就非常好奇。

米有德看到楚王魯晨陽的表情變化,他就知道自己賭對了。

他想要提高地緣學說在楚國的地位,他講出的想法必須要與其他人不一樣。

要不然泯然眾人,拼的就是關係。

米有德詳細介紹他的方法。

“鼓動百姓,這是成本非常低,效果卻很好的方法。

百姓通常情況下比較盲從,因為接觸的學識和資訊都有限,他們易被輿論鼓動。

百姓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基石。

一旦讓百姓認識到他所在的國家是一個卑躬屈膝的國家。

不能給他提供安全,更不能讓他獲得榮譽感。

如果只有這麼一個國家,他也只能屈辱的忍受。

一旦還有同族建立的國家,有能力的百姓,必定會選擇向外遷移。

華夏曆史上春秋戰國時期就非常典型。

楚人可以在秦國當宰相,成為統領數萬兵馬的大將軍。

各國的人才流動的非常快,所在的國家一旦無法讓他們實現理想,這些人立刻就用腳投票。

紅山嶺地區不只關乎著瑞國和蜀國不能放棄的領土。

更是有一座大鐵礦,關乎著兩國工業的命運。

以國家榮譽和工業生死這兩個角度入手。

可以大範圍調動兩國百姓的情緒。

即便是兩國高層,有緩和戰爭的打算,他們看到百姓群情激憤,也要考慮這樣做是否妥當。”

楚王魯晨陽聽著米有德的講述,他把自己代入到這個場景。

楚國上下真的群情激憤,想要發動一場戰爭。

這個情況下,哪怕是他身為楚國君主,掌握著絕對的權力,那也無法逆潮流而動。

順應百姓的意志,楚國將會團結一心,很大可能打贏這場戰爭。

逆潮流而動,以君王的絕對權威,壓制百姓的想法。

這樣做就會讓百姓把矛盾,轉移到楚國王室。

輕則國君之位坐不穩,重則引起國內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姓真的被鼓動起來,達成一致的意見,哪怕是必輸的戰爭,那也要先打一打。

只能等到百姓熱血消退,理智佔據上風,才能考慮撤軍的打算。

但那個時候,未必有撤軍的機會。

楚王魯晨陽心中彷彿被一柄大錘敲過。

他語氣顫抖的說道:“這個做法,這個做法真在歐洲某個藩屬國出現,必將會導致歐洲大戰全面爆發。”

他已經認識到,無論是哪一個國家,出現了百姓群情激憤的情況。

國家順應百姓的意志,對外發動戰爭,已經是最優解。

米有德語氣依舊平和的說道:“這個場景,小民在《國家利益》雜誌上早有預言。

這就是軍備競賽崩潰,導致某個國家經濟崩潰。

經濟崩潰導致百姓或是失業或是收入下降,最終導致百姓群情激憤,導致百姓與朝廷的矛盾加劇。

朝廷為了轉移矛盾,只能向外發動戰爭。

這兩件事的核心其實一樣。”

楚王魯晨陽感慨道:“矛盾轉移,總比在國內爆發要好很多。

兩害相權取其輕,也不是不能接受。”

米有德繼續說道:“除了百姓之外,軍人也是可以利用的物件。

軍人群體也有著他們的利益。

軍人想要建功立業,只能依靠戰爭來獲得。

某個軍人發現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戰友,在戰場上被敵軍擊斃,他必然會對敵軍產生恨意。

這些情緒都是可以利用。

軍人不會像百姓那樣盲從,但一旦引起軍人的怒火,效果會更好。”

楚王魯晨陽眼睛立刻瞪大,從軍人入手,確實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軍隊是維持國家秩序的基石。

這個基石都出現問題,國家想要不崩潰,那必須要跟著基石移動。

米有德最後總結道:“王上,選擇百姓和軍人還有一個好處。

他們是一個群體,裡面有著形形色色的人。

這非常好找突破口。

選擇兩國的高層,一旦無法取得突破,再好的計策都無法實施。”

楚王魯晨陽滿意的說道:“米先生的學識令本王欽佩。

米先生可否開一堂課,專門講述這兩個方法。”

米有德知道自己的說法,得到楚王魯晨陽的認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他面帶欣喜,同意了楚王魯晨陽的邀請。

……

桂國玄京桂王宮。

桂王曲天看著桂國派出的軍事觀察團,發來的報告。

他更看著地圖上,桂國西北角與蜀國和瑞國接壤的地區。

歐洲各大藩屬國,都極為關注蜀國與瑞國之間的戰爭。

這兩個國家的鄰國,關注度要比非鄰國提升許多,桂國作為同時是蜀國與瑞國的鄰國。

他對這場戰爭的關注度,一直都是各國最高。

桂王曲天看完這份報告,他皺著眉頭說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誰是蟬?誰是螳螂?誰是黃雀?

蜀國和瑞國想當黃雀,那要看我們這些人答不答應。”

桂王曲天作為帝國大都督府的原總參謀長。

他對於蜀國和瑞國的做法,看得非常透徹。

蜀國只守不攻,他們就是不想擴大戰爭的規模。

動員百萬民兵,那只是一個噱頭。

就像是動物界的刺蝟,展示自身的尖刺,用於警告其他動物。

瑞國打的更是很保守,真正動用的軍隊,不到他們派往前線軍隊的三分之一。

另外三分之二,都駐守在火車站附近。

隨時防備某些國家侵入瑞國。

瑞國這場仗打的也束手束腳。

大部分時候,都只是動用炮兵轟。

桂王曲天統帥軍隊,都不會採用這些笨辦法。

他不相信瑞國的將領,退化的這麼厲害。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瑞國在儲存力量。

他們不想把力量消耗在紅山嶺地區,卻因為這個地區的特殊,不得不表現出姿態。

桂王曲天感覺瑞國真正出力的時候,那也就是剛開戰的前兩天。

這是對蜀國的試探,他們發現蜀國實力不強,就會選擇一鼓作氣,徹底奪回紅山嶺地區。

如果蜀國的抵抗稍微堅決,瑞國就不會投入太多的力量。

瑞國和蜀國在隨後的拉扯之中,他們達成了默契,透過紅山嶺地區練兵。

這兩國練兵之後,他們決一生死的可能很低。

真想決一生死,就不會選擇練兵,而是在戰爭初期攻破敵人的防線。

他們無論選擇哪個擴張方向,桂國都會首當其衝。

桂王曲天之前得到訊息,瑞國要衝破邊境線。

他還為這個訊息感到高興,但他那時就察覺,瑞國只是虛晃一槍。

因為瑞國真的要突襲蜀國,絕對不會大張旗鼓的調兵。

桂國曲天拿起桌邊的紅色電話,他要與其他三位國君開展電話會議。

他們是國結成同盟,地位都是平等。

桂國想要開展重大行動之前,必須要與盟友通氣,取得共識。

專線電話接通得很快。

桂王曲天打招呼道:“關於紅山嶺地區的戰事,大家都應該收到最新的訊息。”

閩王張琬笑著說道:“紅山嶺地區距離閩國太遠。

本王確實收到訊息,但卻沒關注。”

慶王姜之魚不在意的說道:“紅山嶺之戰打得好,這場戰爭爆發之後,石油的價格漲了百分之二十。

慶國之前的經濟不太好,石油這次長得很厲害,經濟能緩解一二,慶國不會拖後腿了。”

桂王曲天立刻插話道:“我們四國結成同盟,那就是互通有無,共度難關。

慶國的石油對於我們三國都很重要。

輸油管道的建立,也能讓我們不用擔憂石油被禁運。

慶國有什麼難處,儘管說出來。

大家能幫助,都會給予幫助。”

桂王曲天一力促成四國同盟。

他就是發現桂國的地理位置不好,在與吳國的競爭之中,很容易落入下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