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89章 導火索(二)(1/2)

作者:風嘯木
蜀王錢明義看著這份資料,他的心都在怦怦跳。

這份資料記載著一個大型鐵礦的位置。

蜀國不缺少煤炭,國內有數座大型煤炭。

這些煤炭大部分用於取暖和發電,小部分經過初步煉焦之後,賣給帝國商人或是周邊國家的商業。

焦煤留在國內根本沒用,因為蜀國缺少鍊鋼所用的鐵礦。

蜀國國力弱小,又沒有能力去其他國家與帝國爭搶鐵礦。

帝國工業發達,需要大量的鐵礦。

帝國境內本來不缺少鐵礦,但為了保證藩屬國有足夠的錢購買帝國的工業品。

帝國大量從藩屬國採購鐵礦,遼國、晉國、趙國、魏國都是鐵礦出口大國。

帝國的商人,很容易從這些鐵礦出口國家,購買到鐵礦。

蜀國卻沒有這個能力,從帝國的商人那裡虎口奪食。

這些國家盛產鐵礦之外,他們還是糧食出口大國。

蜀國富餘的商品,他們根本不缺,以物換物這個貿易大門就被關上。

蜀國本身沒錢,需要從帝國貸款發展。

這些貸款只能購買帝國的物資。

帝國的鐵礦價格,出口關稅極高。

從帝國那裡購買鐵礦,不如購買工業品實惠。

賠本的買賣沒人做,哪怕是蜀國極度缺少鐵礦,也沒人虧本從帝國購買鐵礦。

這種高價的鐵礦,生產出來的產品,根本就沒有任何競爭力。

蜀王錢明義知道唯一的解決辦法,那就是蜀國找到一個大型鐵礦。

鍊鋼這種不算複雜的技術,可以輕鬆從帝國找到人才,建立一個鍊鋼廠非常容易。

蜀王錢明義用內帑本就不多的錢,僱傭帝國專業的探礦隊,都沒有在蜀國最有可能找到鐵礦的地方,發現大型鐵礦。

探礦隊只發現一些品質不高的小鐵礦。

蜀王錢明義瞭解到這個訊息時,他的心就涼透了。

蜀國連成為地區大國的資格都沒有,只能成為一個受盡欺負的農業國。

歐洲諸國之中,越國的情況與蜀國類似。

但越國國內,還有一些中型鐵礦,能夠為越國工業的前期發展,提供足夠的原材料。

即便是這樣,越國也需要開拓殖民地,才能滿足國內工業的發展。

越國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前往勢力真空的非洲開拓殖民地,非常的簡單。

蜀國是沿海國家,但前往大西洋的航道,直接被瑞國和宋國封死。

特別是瑞國和宋國因為殖民地衝突,關係有些緊張,兩國邊境處在對峙狀態。

商船可以通行,軍艦根本不可能通行。

蜀王錢明義懷疑,這兩國這麼做,那就是為了封鎖蜀國,防止蜀國發展海軍。

蜀國無法從殖民地這個渠道獲得鐵礦。

蜀王錢明義只能寄希望於未來技術進步。

蜀國表層沒有發現鐵礦,等到探礦技術能探索更深的岩層,會在地底深層發現大型鐵礦。

這個想法,只是為蜀國的未來,留了一個念想。

蜀國現在遇到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方法。

蜀王錢明義都已經絕望,沒想到現在峰迴路轉,蜀國發現了大型鐵礦,還是一個可以直接鍊鋼的高品質鐵礦。

只是這座大型鐵礦,所處的位置有一點問題。

它處在紅山嶺,位於蜀國的南方,這是蜀國和瑞國爭議的疆域。

帝國皇帝蘇河當年分封諸王,確定諸國的領土,那是依靠地圖確定各國的疆域。

帝國當時掌握的歐洲地圖,可以準確描繪歐洲大型的山脈河流走勢,對於海邊情況的掌握也十分精確。

這是因為帝國掌握的地圖來源,依靠帝國當時數十萬前往歐洲的商人和水手,他們探聽到的情況。

地圖能夠確定某個地區的大致情況,但不可能那麼精確。

那時帝國皇家陸軍已經佔領歐洲,但電報可以讓文字瞬息抵達萬里之外。

那時的無線電技術,無法承載圖片,也就無法向外傳遞準確的地圖。

有的地區明明挨著,但在地圖上卻不屬於任何國家。

這種地區,基本上誰先佔領,並守住了這裡,那就預設是這個國家的地盤。

還有種地區,兩個國家疆域在這裡重疊,它在名義上隸屬於這兩個國家。

這就是兩國的爭議疆域,因為地圖的不精準。

桂國和吳國的爭議疆域最多,這才導致兩國爆發大戰。

兩國的爭議疆域,最容易導致兩國的戰爭。

因為這個疆域是帝國皇帝蘇河分封的疆域,是一個國家得以存世的基石。

哪個人決定把爭議疆域讓出去,他一定會變得臭名昭著。

失去疆域的國家,百姓也會紛紛出走,選擇去前途更光明的國家。

吳貴兩國的戰爭,讓歐洲很多國家警醒。

他們對於爭議疆域,不再採取激烈的手段,選擇冷處理。

各國對於爭議疆域,在沒有嚴重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基本上選擇維持現在的情況不變。

紅山領就是蜀國與瑞國之間的爭議疆域,由蜀國在掌控。

這個地區很窮,土壤有些問題,無法種植糧食等作物,它的價值不高。

蜀國佔領之後,瑞國只是名義上抗議了幾句,沒有因為紅山嶺這個地方大動干戈。

一旦紅山領發現大型鐵礦的訊息傳出去,這是價值上千萬兩銀幣的利益。

在歐洲局勢緊張的情況下,有錢都買不到鐵礦石,大型鐵礦的價值將會遠超明面上的價值。

哪怕這個地區,不是爭議疆域,瑞國都會動心,有著拿下這裡的理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現在這裡處於爭議疆域,瑞國出兵不止沒有任何阻力,還會獲得全國各個階層的支援。

紅山領大型鐵礦訊息洩露的那一刻開始,蜀國與瑞國之間的戰爭,就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蜀國對於國內艱難找到的大型鐵礦,絕對不會放棄。

這是蜀國的未來,有了這座大型鐵礦,蜀國將會成為一個工業國。

哪怕是拼盡一切,蜀王錢明義也決不能放手。

他放下這份資料,看著太子蘇蜀的心腹趙一卓。

他代表太子前來的目的,已經暴露無遺。

瑞國的君主是誰,那是帝國蘇家皇室子弟。

蘇雷當年與蘇蜀爭過太子。

瑞國表現的太好,太子蘇蜀今後睡覺都不會安穩。

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

這兩件歷史上的大事,會讓帝國的太子十分警醒。

既要警醒皇室子弟,又要警醒藩王。

瑞王蘇雷作為在皇子之中,表現最出色的藩王。

他肯定是太子蘇蜀最為擔心的一個人。

太子蘇蜀無法調動帝國的力量,對付已經成為藩王的弟弟。

一旦太子蘇蜀真的這麼做,皇帝蘇河會怎麼看待他?

太子蘇蜀作為一個聰明人,當然不會那麼失智。

但蘇蜀作為帝國的太子,手中掌握的資源極為豐富。

哪怕是不動用帝國的力量,他也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太子蘇蜀派人找上蜀國,明顯是想讓蜀國對付瑞國。

他用的是陽謀,蜀國根本無法拒絕。

蜀王錢明義臉上露出笑意,太子蘇蜀是一個聰明人。

他為了給瑞國的發展設定障礙,絕對不會只提供一座大型鐵礦的訊息。

蜀王錢明義看向趙一卓,詢問道:“資料上的鐵礦是真的嗎?你們有什麼證據證明。”

蜀國願意付出一切代價的前提,那是這座鐵礦真實無誤。

無論是規模還是品質,都要符合資料上記載的情況。

這個鐵礦如果是假的,蜀國因此與瑞國發生衝突,那完全不值得。

蜀王錢明義又不是昏聵之君,他肯定不會因為蜀國太想得到這座鐵礦,衝昏了頭,做出不智的選擇。

趙一卓早已經做好準備,他聽到蜀王錢明義的質疑。

他立刻面帶微笑的解釋道:“蜀王曾經僱傭帝國的探礦隊,在蜀國全境進行探礦。

探礦隊當時一無所獲,但卻保留了當時採集的樣品。

帝國華夏大學對於地質學的研究有了突破。

他們根據土壤標本里面的磁性,推斷出紅山嶺地區,有著大型鐵礦。

為了驗證新技術,在太子蘇蜀的資助下,華夏大學組織科考團,對於紅山嶺地區,進行一次細緻的探礦作業。

華夏大學科考團進入蜀國之時,還對蜀國進行通報。”

蜀王錢明義聽到趙一卓這樣說,他有了一些印象。

確實是有一支帝國的科考團,前來蜀國考察。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他當時也沒有上心。

趙一卓看到蜀王錢明義臉上露出瞭然的表情。

他繼續說道:“蜀王擔憂鐵礦的情況,可以派人與科考團一起,驗證這座鐵礦的規模與品質。”

蜀王錢明義聽到趙一卓這樣說,他對於這座鐵礦的真實性進了八成。

但對於這個情況,蜀國依然要仔細驗證。

這座鐵礦的真實性,關乎蜀國的未來,必須要慎重。

蜀王錢明義鄭重的說道:“蜀國肯定要派出探礦隊,確定鐵礦的規模與品質。

太子蘇蜀的意思我能夠明白。

只憑借這個鐵礦,還無法讓我們與瑞國發生衝突。

必定蜀國是一個農業國,瑞國是一個軍工業齊全,戰車都能製造的工業國。

我們蜀國與瑞國發生衝突,那就是以卵擊石。”

蜀王錢明義已經決定,這座鐵礦確定無誤,它必須要留在蜀國。

但他卻不能把自己的決心表露出來。

帝國的太子蘇蜀,想要用到他們蜀國辦事,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鐵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