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衢市的第一棉紡織廠,是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國有大型企業,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天衢一棉曾經著實紅火過將近二十年,最巔峰的時候,這個廠擁有六千多名職工,產能和盈利在全國紡織行業中高居第二位。
那個時候因為盈利很高,所以國棉廠的福利待遇好的能讓天衢市絕大部分的老百姓紅眼。廠子給職工蓋宿舍樓,廠子內部有自己的醫院、幼兒園、小學、中學和職工技校,廠內食堂和廠外食堂每天都能給職工和職工家屬提供味美價廉的食品,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天衢市,絕對是蠍子拉屎獨一份的。
那時候天衢市絕大部分的老百姓一提國棉廠,都是一臉的羨慕,當時就算是華能電廠在天衢建廠,都沒有人選擇去電廠而是選擇去國棉廠,結果這些人後來都後悔的不要不要的。
楊靖的小姨就是這一批人中的一個。
楊靖的小姨是八八年高中畢業的,就他小姨那學習成績,考大學別說門了,就連窗戶都沒有,於是小姨在畢業之後就直接要參加工作。
那時候,因為天衢市的鐵路交通特別的便利,京滬線和石德線這兩條鐵路線在天衢市交匯,於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就準備藉助天衢市的便利交通條件,在天衢市的西邊靠近魯省和冀省交界的地方建造一座大型的火力發電廠。
這個專案要是放到現在,恐怕專案還沒有開工,各種各樣的關係就會把新廠子的職工位置全都佔滿了。可偏偏,在那個時候,即便是電廠都快建好了,可工人愣是招不全。
為啥,就是因為當時天衢市有一個第一棉紡廠,適齡和應屆畢業生的第一選擇是國棉廠而不是火電廠。
用那個時代的人的話來講,去那種廠子幹啥?看鍋爐嗎?那是沒文化的人才去的地方。
楊靖的小姨那個時候要是去發電廠的話,甚至連考試都不用,直接就能進去,成為一名發電工人。結果那時候因為一家人都在國棉廠上班,再加上那時候國棉廠的工資確實是整個天衢市首屈一指的,結果小姨就去了國棉廠。
然後,當華能電廠建好之後,那效益簡直就是突破天際,華能電廠的職工成為了天衢市老百姓最羨慕的一群人,而棉紡行業因為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再加上棉紡廠後來的接班人老是往自己懷裡攬東西,結果曾經輝煌一時的國棉廠開始逐漸走下坡路。
那個時候能有機會進入到電廠而沒有去,選擇了國棉廠的人都後悔一輩子。
楊靖的小姨就是這一批人中的一個。
楊靖的外公和外婆老家都不是天衢市的,外公的祖籍在首都,外婆的祖籍在隔壁的冀省。後來冀省的衡.水曾經出過一個全國聞名的鄧莊公社,外婆的老家就是鄧莊公社的......
外公當年是當兵出來的,他老人家五四年就出來當兵了,當時當兵的地點就在天衢市的第二十六集團軍醫院。退伍後,外公並沒有回祖籍,那時候的首都可不像現在的首都,再加上正趕上鬧三年自然災害,外公就主動留在了天衢市,幫助國家建設天衢市第一棉紡織廠。
外婆雖然不是當兵出身的,但外婆卻是根正苗紅的烈士軍屬。外婆的父親就是當年解放天衢市的時候犧牲的,因此外婆在天衢市讀完高中之後就留在了天衢市,棉紡廠建廠的時候,她老人家也來參與建廠。
老兩口都是國棉廠建廠的時候就來到這裡的,他們倆在這裡相識相愛,最終組成了家庭,並且有了四個孩子。楊靖的老媽排行老二,她上面還有一個大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以及最小的一個弟弟。
那時候,楊靖的外公一家人除了楊靖他舅舅因為歲數小沒有在國棉廠上班之外,其他六口人都在國棉廠上班,甚至就連楊靖的大姨夫也是這個廠子的一名職工。可謂是全家皆是紡織工人。
楊靖就是在國棉廠醫院出生的,他在那裡出生,上的幼兒園、小學、中學,一直到高中才離開國棉廠,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國棉廠在楊靖童年和少年的記憶中,佔據著無法被超越的地位。
楊靖小時候的時候,國棉廠的效益還是最好的時候,因此他的童年在國棉廠過得非常好。
當他上高中後全家搬離了國棉廠之後,國棉廠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楊靖上大學那會兒,曾經輝煌一時的天衢一棉甚至連工人工資都發不出來了,曾經六千多人的大廠子,竟然還剩下不足一千五百人。
甚至楊靖在英國讀書的時候和老媽通電話,也談起過這個廠子,結果孃兒倆在電話裡很是唏噓了一陣子。這兩年的國棉廠,甚至連給工人交保險的錢都賺不出來,眼看著廠子就要關門大吉了。
可是廠子不行了,那些當年為廠子的紅火立過大功的老職工卻無法離開這個廠子。他們的家就在廠子的宿舍區,他們哪兒也去不了。
楊靖的外公和外婆就是這群老職工中的典型代表。
楊靖的外公和外婆所居住的那套六十七平米大的小三居,是楊靖出生的那年搬進去的。現在看起來,那種樓房的佈局是非常的不合理,而且面積還特別小,但在那個時代,這樣的房子就算是頂級的樓房了。
九二年那會兒,天衢市就沒幾座宿舍樓,大部分老百姓還是住平房呢。
可是,隨著時代在快速發展,原來被所有人羨慕的樓房,也漸漸地變成了落後的代名詞。要不是國棉廠大院裡依然還有非常出名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是名符其實的優質學區房,這裡的房子恐怕早就變得不值錢了。
楊靖從小就是在外公外婆居住的那套樓房裡長大的。對於那套樓房,楊靖當然充滿了感情。
車子很快就從外環路上下來了,沒一會兒的工夫就停在了國棉廠醫院的門口。國棉廠醫院就在曾經輝煌一時的國棉廠大門口的南側。
楊靖付錢下車之後,看著那扇曾經輝煌一時的大門,大門上那幾個啟功老先生書寫的“天衢市第一棉紡織廠”的金色大字雖然還在,但其中的光輝卻已經如同這個廠子一樣,再也看不到了。
把目光收回來,楊靖拉著行李箱沒有先進醫院,而是去了醫院對門的農村信用社,在那裡面停留了一會兒之後,這才拉著行李箱向醫院走去。
越接近醫院,楊靖就越有點膽怯。
雖然這裡不是家,但馬上就要見到兩年不曾見過的親人,所謂的近家情怯說的就是這個吧......
PS:鞠躬感謝“hgtyqwas”200的打賞,“燈火見人家”、“冰鎮八度”、“紫炎天驕”、“孤獨南風”各自100的打賞。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