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七八章 南宋龍泉窯仿黑胎哥窯花口盤(修)(1/2)

作者:赫墨
楊靖湊了過去,在幾個人的身邊站定,藉助著昏暗的燈光看著那個盤子。

他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說話了。

玩古董的,都知道一個最基本的規矩,那就是別人在看東西的時候,你可以在旁邊看,但是未經攤主同意不要評論。別人看完的東西,你才能看。別人議價的時候,你可以聽,但是不能參與。別人議價結束,未達成交易,你才可以和攤主議價。

這就是規矩。

現在那個老人正在看這個盤子,楊靖要是在這個時候冒然插嘴,這就是亂了規矩,不僅那位老人可以呵斥楊靖,就連攤主如果也是一個講規矩的人,人家都有極大的可能不和你做買賣。哪怕你出的價格再高,人家也不會賣給你的。

壞了規矩的人,就是這麼的不受待見。

華夏的古玩市場剛興起的時候,不管是賣家還是買家,都非常講規矩,不像二十多年之後的古玩市場,隨便來個人就敢插個、亂說話,一張嘴就是不知道從哪兒學來的“行話”,牛比哄哄的好像自己多麼牛比一樣。實際上在行家眼裡,這種人才是真正的煞筆。

那老人戴著手套,看了一會之後,扭頭低聲對身邊一個差不多打扮的老者說道:“老王,你怎麼看這個盤子?”

那個王姓老者微微點了點頭,低聲說道:“這應該是一個傳世哥窯瓷,從器型和冰裂紋上來看,很符合那些從清宮中流傳出來的傳世哥窯瓷的特徵。”

頓了頓,這位老者苦笑著繼續說道:“老趙,真正的哥窯瓷現在可是根本就看不見的啊!不過這個盤子只要價格合適,我覺得你拿下來還是挺合適的。”

第一個老者微微的點了點頭,這才開口問那位攤主:“老闆,這個盤子兩千塊賣不賣?”

從這位老者的問話上,楊靖就知道這位老者絕對是一個“老鷹”。

古玩行中,老鷹和熊瞎子(菜鳥)的區分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從很多細微的地方就能看得出來。比如說這詢價的技巧,要是菜鳥,通常都會問:“老闆,這個盤子多少錢?”

菜鳥這麼問,賣家就會順著杆子往上爬,原本一個價值二百的盤子,他就敢給你開兩萬甚至是二十萬!誰讓你是菜鳥呢,不坑你坑誰?

可老鳥就絕對不會這麼問,他們通常都會以這種主動開價的形式來詢價。就好像這個趙姓老者直接問老闆“這個盤子兩千賣不賣。”言外之意就是告訴老闆,你這個盤子的價格我大體知道,你可甭想忽悠我。

而賣家一聽這種詢價方式,也就會知道眼前這位不是“老狼”就是“老鷹”,想忽悠他們是不大現實的。而一旦買家開出的這個價格符合賣家的心意,那麼很快就會成交。

從賣家來講,他們也願意與這種行家做買賣,雖然在行家手裡賺不了多大的錢,但這種行家才是潛在的穩定客戶,一旦賣家的東西真,那麼下一次這些行家還會來他這裡買東西的。

不過,這位趙姓老者開出的價格顯然與地攤老闆心目中的價格不符,這位老闆搖了搖頭直接說道:“老爺子,看得出來您是行家,要是一般的盤子,這個價格我也就給您了,可這個盤子不成,這個盤子您要是要的話,最少得兩萬塊!”

趙姓老者聽了這話也不著急,笑著說道:“大兄弟啊,你這個價格可是開高了啊。你手裡的這個盤子年代到不了,最多就是個清宮出來的傳世哥窯。要是真品哥窯瓷的話,別說兩萬了,就是二十萬、二百萬,老頭子我砸鍋賣鐵也得買下來。你這個,還不夠。”

地攤老闆被說的臉色有點難看,幸虧燈光昏暗,看的不明顯,但楊靖卻清楚的看到了這位老闆的手微微發抖。

“老爺子,我敬您歲數大,難聽的話我就不說了。我這盤子就算是傳世哥窯瓷,那也是雍乾官窯仿的,兩千塊錢,不夠。您要是想要的話,我可以再給您便宜五百塊。”

老頭搖頭說道:“正如你所說的,你這個盤子很有可能是雍乾官窯仿的哥瓷,可仿的就是仿的,永遠不是真品。我剛從那邊過來,一個乾隆的粉彩盤子我才花了兩千,你這個盤子真的是貴了。這麼著吧,我再加點,兩千五怎麼樣?”

一聽老頭這話就知道這老頭確實是個行家,楊靖知道,歷代仿哥窯瓷仿的最好的,莫過於雍乾了。雍乾的官窯也仿過大量的哥窯瓷,而且在歷朝歷代的仿哥窯瓷中,唯獨雍乾時代的仿哥窯瓷都是用的黑胎,這也是為什麼說雍乾仿哥窯瓷是最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地攤老闆依然搖頭,但還是給老者又降了五百塊。

楊靖在一旁聽著兩人在那裡扯價,心中也是一陣雞飛狗跳。很顯然,這兩個人都清楚這個盤子是一個大開門的老物件,雖然只是雍乾年代的仿哥窯瓷,可這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傳世哥窯啊。

2015年港島佳士得春拍上,一個明代的仿哥窯花口盤,也就是所謂的傳世哥窯,在拍賣會上拍出了八百八十萬港幣的高價。而一個仿的更好的雍乾仿哥窯瓷,現在竟然還不到兩萬塊錢就賣!剛才那個老者還說,一個乾隆的粉彩盤子他才花了兩千塊錢就買下來了。

這真他妹的太便宜了啊有木有?

這個年代果然是古玩愛好者的天堂啊!

穿到這個年代果然是最正確的選擇。

兩個人扯扯了足有四五分鐘,最終地攤老闆把價格卡在一萬六上就說什麼也不往下降了,而這個價格很顯然也超出了那位趙姓老者的心理價位,最終這位老者只能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小心翼翼的把那個盤子放了回去,然後搖著頭和另外一個老者走開了。

那兩位老者一走,還有兩個中年人顯然也想要那個盤子,不過在親眼目睹了剛才的那番打價之後,這兩個中年人估摸著自己可能也拿不下這個盤子,也搖了搖頭轉身離開。

楊靖立刻踏前一步,微笑著問那位老闆:“老闆,這個盤子我能上手嗎?”

老闆剛跑了一個買賣,顯得有些興致不高,點了點頭。

楊靖立刻戴上手套,伸手拿起了那個盤子,同時悄悄地發動了鑑定技能,結果聖戒給出的答案卻是讓楊靖差點蹦了起來。

“南宋龍泉窯仿黑胎哥窯花口盤,1227年,章立人。”

我靠,這個盤子不是傳世哥窯,而是和哥窯同時代的龍泉窯仿的!

聖戒給出的這個結論真的是讓楊靖大喜。

事實上,宋五窯出產的古瓷中,到現在唯一沒有明確結論的就是哥窯瓷。

宋五窯中的其他四個名窯所出產的古瓷,到現在都有傳世,可唯獨哥窯的瓷器,到現在都沒有發現一個整器。雖然歷史上有不少的文獻都提及過哥窯這個窯口,也提及過哥窯瓷的特點,更是把元代之後的仿哥窯瓷定為“傳世哥窯”,但實際上,那些文獻文獻或者現代考古文獻上鎖提及的哥窯瓷,幾乎全都是當時弟弟的窯口所燒製出來的瓷器,也就是龍泉窯燒出來的瓷器。

因為到現在甚至一直都沒有證實哥窯的確切地點,也不曾見過墓葬出土的哥窯瓷,所以現在學術界對於哥窯的爭論還是很大的。說白了,就算是最頂級的古瓷專家,現在也不敢拍著胸脯說哥窯就一定存在,畢竟沒有瓷器來證明哥窯的存在啊。

也就是說,和哥窯同處一個窯區的龍泉窯所出品的帶有“金絲鐵線”特徵的古瓷,你也可以把它當做是正兒八經的哥窯瓷。

本身人家兄弟倆的窯口就相隔不遠,而且制瓷手藝也是一脈所傳,所用的瓷土等原材料也是相同的,為啥龍泉窯出產的帶有“金絲鐵線”的瓷器就不能稱之為“哥窯瓷”呢?更別說剛才鑑定中所說的,製作這個盤子的人也姓章,說不定就是章生一或者章生二的兒子或者孫子呢!

好吧,就算龍泉窯的瓷器也是仿的,那也是最高等級的仿製品好不好?

畢竟在學術界對於哥窯瓷的分類可是分為“哥窯瓷”、“龍泉哥窯”以及“傳世哥窯”。龍泉哥窯的排名甚至更在傳世哥窯之上!

不管學術界怎麼扯扯哥窯瓷,反正這個盤子哥們我是拿定了!

楊靖心中那個美啊,剛穿過來還沒有一個小時,竟然就碰到了這種大開門的傳世寶貝,這如何能不讓人美得冒泡?

雖說清三代的瓷器最精美,價值也很高,但清三代的瓷器除了那些獨有的,其他的哪兒能比得上宋元時代的古瓷?宋元時代尤其是宋代的瓷器,那才代表著華夏瓷器的底蘊,那才是真正大開門的好東西啊!

一陣嘈雜的腳步聲打斷了楊靖的思緒,楊靖扭頭看過去,卻是發現剛才離開的那兩位老者又返回來了,而且從他們的速度以及臉色上來看,這兩位老者似乎後悔了,想要回來再拿回這個盤子。

果然,那位趙姓老者走到攤子跟前,張口說了一聲:“老闆,那個盤子還在不在?”

老闆顯然也是個資深的販子,懂規矩。他衝著楊靖努了努嘴,並沒有說話,但那意思在那兒擺著呢——您老剛才不要的盤子,現在在別人手裡呢。

那老者楞了一下,視線就落在了楊靖身上,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麼,但最終還是嘆了一口氣不再吱聲。

楊靖一看這架勢,立刻開口說道:“老闆,你這個盤子剛才賣一萬六是吧?”

老闆點了點頭,剛才打價的時候這個年輕人就在這裡,他總不能睜著眼說瞎話。

“那好,這個盤子我要了,你給我包起來吧!”楊靖說著,就把盤子輕輕地放回到了原處,然後把掛在胸前的雙肩包拉開了一個小口子,從裡面掏出了兩疊青灰色的“四人頭”百元大鈔,然後又迅速的從其中一摞中點出了四十張放進雙肩包中,這才把剩餘的一萬六直接交給了老闆。

“呦,承蒙您惠顧,謝謝了!”那老闆說了一句客氣話,這才喜滋滋的接過了錢,一邊數數,一邊鑑別鈔票的真偽。

楊靖當然不擔心這些鈔票是假的了,這可是正兒八經從金銀貨幣局中出來的鈔票,而且都是1992年版的第四套國幣,絕對都是真鈔。

旁邊那老者看到楊靖付了錢,再次無奈的長嘆了一口氣。前後不過五分鐘的時間,這個盤子就歸別人了,這讓這位趙姓老者感到很是無奈。

地攤老闆很快的就數完了錢,笑呵呵的從一個紙箱子中拿出了幾張報紙,抓起那個盤子就包了起來,一連裹了三層報紙之後,這才把盤子放下,笑著說道:“這位先生,咱這小攤小戶的,沒那麼多精緻的包裝,還請您見諒啊。”

楊靖又怎麼會在乎這個?抓起了盤子就放進了雙肩包。至此,這個盤子才算是徹底歸屬於楊靖。

這個時候,楊靖就覺得自己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楊靖扭頭看去,卻發現正是剛才那個說話的趙姓老者。

“老伯,您有什麼事嗎?”

或許是第一次正面相對,那老者看到了楊靖一雙利用“易容”技能改變之後的藍色眼瞳,這老者遲疑了一下才問道:“這位先生,您是外國人?”

楊靖笑了笑說道:“英籍華人。”

那老者的臉色一下子暗淡了下來,不過他還是問道:“這位先生,不知道您手裡這個盤子能不能轉給我?我出同樣的價格。”

這個時候可不是敬老愛幼的時候,這可是一個關乎著龍泉哥窯的大事啊。於是楊靖很乾脆的搖了搖頭說道:“對不起老伯,這個盤子我也很喜歡,所以我才買下來回去做收藏的。”

聽到這話,老者的眼睛忽然亮了一下,隨即他就說道:“您這是準備把這個盤子帶回英國?”

老者要是不問這句話,楊靖還意識不到什麼,可這老者這麼一說,楊靖立刻就想起了有關於攜帶文物出境的一些法律和規定。按照華夏相關法律的規定,凡是在以1949年(含)為主要標準線以前生產、製作的具有一定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原則上禁止出境,其中1911年(含)以前生產、製作的文物一律禁止出境。

這是華夏相關法律對文物出境的一項最基本的條文,至於其他的法律條文,則有著更嚴格和更清晰的界限。可不管怎麼說,自己手裡的這個盤子是絕對不在法律允許出境的文物範疇之內的。

想起這些法律條文,楊靖微微的笑了笑說道:“這位老伯,您搞錯了,這個盤子我是不準備帶回英國的。我在華夏還有住處,這個盤子我會留在華夏。我也知道這種寶貴的文物時不允許被帶出境的,所以我也從來沒想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