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里安從隨身攜帶的那口箱子裡找了找,然後拿出了一張捲起來的圖紙遞給了楊靖,“這是我當時設計那座大廈的整體效果圖,你看看怎麼樣。說實在的,當初我把這份設計交給阿爾瓦利德王子的時候,其實是有些不捨的,因為我設計的這座大廈整體風格說實在並不太適合沙特那邊的民俗的,反倒是比較適合你們華夏。你也知道,我曾經在華夏設計過兩座超高層建築,一個是金茂大廈,另外一個就是紫峰大廈,所以我對這個國家充滿了好感,這份設計方案也更符合華夏的傳統風格。”
楊靖打開了那張效果圖,立刻就被上面繪製的那座大廈吸引住了。
這座大廈的俯瞰圖是一個有點變形的五角星圖案,不是那種正五角星,而是有些變化。至於正面效果圖,則是一柄好像是三稜錐一樣的尖塔,樓體的下面最大,但樓體隨著高度的增加而不斷的縮小,一直到最頂端,就縮小成了一個塔尖。
整體看起來就好像在地面上豎起了一根三稜軍刺一樣,直刺蒼穹。
“呵呵,你也看出來了吧,這座大樓我最初的命名就叫五星塔,因為這座大廈的整體結構是呈現出一個五角星圖案,而且五角星對於華夏來講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同時,這座大廈也可以稱之為五行塔,金木水火土,在你們華夏古老的文明傳承中,五行也是最重要的傳承之一,這座大廈的五個角就代表著神秘的五行。”
“嗯,不錯,相當不錯!這個設計方案我很喜歡。不過阿德,你的這個設計靈感是從哪裡來的呢?”
“呵呵,這個說起來有點巧合。我有一個小孫子,今年十七歲了,十多年前他五歲的時候,拿著一個紙團球在玩,那個紙團球就是用好幾個正三角立方體組成的,也就是一個學名為五相交四面體的玩具。”
楊靖點了點頭,他倒是見過這種摺紙玩具,一種挺神奇的玩具。
“因為這種五相交四面體的每一個面都會呈現出一個五角星形狀,所以我的靈感忽然一下子就來了,於是我就根據這種五相交四面體的原理,設計出了這座五星塔。”
頓了頓,阿德里安繼續解釋道:“我們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為穩固的結構,所以超高層建築物中有很多主要結構都是採用三角形的。而這座五星塔的整體結構就是由五個三角形構成的,所以從結構上來講,五星塔具有非常穩固的結構。”
“嗯,事實上我以前所設計的哈利法塔的建築理念是就是‘沙漠之花’,平面是三瓣對稱盛開的花朵;立面則透過21個逐漸升高的退臺形成螺旋線,整個建築物像含苞待放的鮮花。這個設計的核心思想其實同樣是一個正三角形的結構。還有我設計的王國塔,同樣是源於正三角結構的設計思路。要想建造一幢超高層的建築物,首先要保證的就是這幢建築物的核心結構必須要有足夠的穩定性,而三角形無疑就是最佳的選擇。”
楊靖點頭說道:“阿德,你的設計理念非常正確,這種超高層的建築物,穩定是第一位的。”
阿德里安笑著說道:“沒錯,所以在我的設計中,幾乎沒有全部都採用鋼結構的大樓,我所設計的大樓,都是以鋼混為主,然後在最上層的一部分才採用全鋼結構。”
“咦,難道使用什麼建築材料還能影響到大廈的穩定性嗎?”楊靖不解的問道。
“那是自然!建築材料的選擇,對於大廈的穩定性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艾伯特,你應該知道,這種超高層建築最害怕的一個是地震,另外一個就是強風了。地震這種事情不好說,通常來講超高層建築的選址都會選擇在地質條件比較穩定的區域,以最大限度的避開地震對大廈的影響。但是強風這種東西就沒辦法避免了,每一座高度超過四百米的超高層大廈,在設計的時候最先考慮的就是風力對大廈的影響。因為大廈越高,其上部承受的風力就越強,大廈產生的位移就會越大。這是一個成正比關係的,是無法避免的。”
“不過,如果採用不同的建築材料,卻可以儘量的減少風力對大廈的影響。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球的建築界有這麼一個普遍的共識,那就是‘全鋼結構優於混凝土結構,適合於超高層建築’,於是在那個時期大量建造了三百米以上的鋼結構高層建築,如1971年建成的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高度達到了412米,1974年建成的芝加哥西爾斯大廈高度達到了442米。”
“嗯,這個我知道,好像全鋼結構對於防火不太有利吧?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貿中心雙子塔,就是因為大火融化了大樓的鋼結構,最終導致了這對雙子塔的倒塌。”楊靖說道。
“沒錯,鋼結構雖然減輕了大廈的整體重量,但正如你所說的那樣,全鋼結構的超高層建築對於防火來講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因素。如果世貿中心雙子塔是採用的混凝土結構,那麼或許那對雙子塔也不會最終倒塌的。”阿德里安點頭說道。
“而且,採用全鋼結構的超高層建築,還有一個無法迴避的現狀,那就是高層位移太大。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人們發現全鋼結構已經不能滿足建築高度進一步升高的要求,其原因在於鋼結構的側向剛度提高難以跟上高度的迅速增長。換而言之,就是這種全鋼結構的超高層建築,在上部因為風力的原因,產生的位移要遠遠大於混凝土結構。”
“這一點從我設計的哈利法塔與世貿中心雙子塔的對比上就可以清晰的看出來。我設計的哈利法塔採用了下部混凝土結構、上部鋼結構的全新結構體系。地下負30米到地上601米為鋼筋混凝土剪力牆體系;601到828米為鋼結構,其中601到760米採用的是帶斜撐的鋼框架。”
“紐約世貿中心是全鋼結構,所以那兩座大廈在412米處的單側最大位移達到了1000毫米;而哈利法塔混凝土結構,在601米處的單側最大位移只有450毫米。即便是從哈利法塔本身來看,到混凝土結構的頂點601米處,單側最大位移僅450毫米,但到了鋼框架頂點760米處,單側最大位移就迅速增大至1250毫米。而到鋼桅杆頂點828米處,單側最大位移就達到1450毫米了。所以哈利法塔把酒店和公寓都佈置在601米以下的混凝土結構部分,而將601米以上的鋼結構部分作為辦公樓使用。上面的位移太大了,不適合住人,只適合辦公。”
聽到這一連串的資料,楊靖不禁驚訝的說道:“全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的差距這麼大啊?”
“沒錯,這兩種建築材料的選擇,造成的差距就是這麼大!”阿德里安很肯定的說道。
所謂的樓層位移,指的是超高層建築物普遍具有的一種物理現象,一般來講,建築物高度超過了一定的界限之後,就會在側應力比如說風的作用下產生偏移,這是一種必然的物理現象,樓層越高,位移的幅度就越大。
通常來講,位移是指建築物左右水平晃動的幅度,單側位移則是指建築物向一側晃動的幅度。
位移越大,就代表著這幢建築物越不穩定。很簡單,晃得太厲害了!而如果位移超過了一定的限度,那麼這座大樓就會在側應力的作用下越晃越大,最終轟然倒塌。所以,在建築界對於超高層建築的樓層位移係數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果超高層建築的模型通不過風洞測試的話,是絕對禁止修建該大樓的。
一幢超高層的摩天大樓在設計方案出來之後,都會製作好幾個不同比例的模型來進行測試,比如說測試剛性和氣彈性整體模型為的比例通常為500:1,而用來測試區域性風力研究的模型則為250:1甚至是125:1。
這種測試模型可以很直觀的體現出側應力對大樓的影響,從而判斷出大樓的設計方案是否合格。
阿德里安繼續說道:“正是因為全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在位移上的巨大差距,所以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加外圍鋼結構就成為超高層建築的基本形式。我所設計的金茂大廈、紫峰大廈、哈利法塔以及在建的王國塔和綠地中心都是採用這種結構形式。”
“我記得當時哈利法塔的設計標準是按照當地五十年一遇的強風,也就是55米/秒的標準來設計的。結果在做風洞測試的時候,模型的結構水平位移在五十年一遇的強風面前,出現的位移資料和大樓建成之後測試的最大位移資料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所以說,我當年的設計是絕對合格的。所以,在這幢五星塔的設計之中,我也是採用了和哈利法塔以及王國塔差不多的結構形式,雖然這種設計還沒有透過風洞測試,但我相信我的設計應該是能符合要求的。”
“那你的意思就是說,這座五星塔或者是巨龍大廈也會採用這種結構形式?”楊靖問道。
“沒錯,這種結構形式是目前最適合超高建築物的結構方式,嗯,我是指在資金以及對地面壓力方面,這種方式是最好的,當然,如果能夠透過風洞測試的話,那就更好了。嗯,你剛才把我設計的這座大廈稱為巨龍大廈?”
“呵呵,那是當然,因為這座大廈我會以我公司的名字來命名。恭喜你阿德,你的這份設計方案我採用了!”
ps:鞠躬感謝“非常懶的魚”100的打賞。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