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舉茂才,是指民間有特別才能的人;
察廉,也就是提拔底層小吏,與孝廉中的“廉”不一樣,孝廉的廉指的是廉官;
光祿四行,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
賢良方正,即能直言極諫者;
賢良文學,品德與文才兼備,又有良好的經學底蘊;
剩下的,還有孝悌力田、明經、明法、明陰陽災異、勇猛知兵法等科目。
更重要的是,結合察舉制度,養士制度也規範化,即開太學。
正是這種比較完善的選官制度,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大漢官吏,為開創大漢的強盛打下堅實基礎。
但察舉制度有一個根本弊端,那就是選才標準不夠明確,選才之人的個人喜好對結果有決定性影響。
隨著世家的興起,在掌握權勢的同時,也逐漸壟斷了智力資源,這種制度就成為世家大族鞏固自己地位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就是這種歷史趨勢的明確化。
“那就想辦法不要讓他們失望嘛!”
馮永輕描淡寫地說道。
“說得輕巧,你這麼一弄,天下人都知道你是打算不給別的士子活路了,你讓別人怎麼想?”
張星憶白了他一眼。
“讓他們參與進來不就得了?能者上,不能者下,公平競爭!”
馮君侯早有準備,從懷裡掏出幾張紙,抖了抖,“只要他們能透過考試,同樣也可以入仕啊!”
“考試?”
“就是考課。”
其實在大漢當官,有時候也需要考試。
比如說孝文皇帝就“對策者百人,唯(晁)錯為高第”。
到了光武皇帝就更加明確,正式施行授試以職,即進行文字方面的測試。
但總的來說,考課還是輔助形式,不佔主要地位,主要還是靠舉薦。
張星憶劈手就奪過去,匆匆一看,眉頭不禁一挑:“這不就是你前段時間你讓我弄的東西?”
前段時間,馮永讓張星憶聯絡秘書處,把校尉府以及涼州的一些資料整理出來。
張星憶也沒有多想,只當他是為進軍涼州做準備,沒想到卻是用在了這裡。
“只是一部分,還有一些題目是從朝廷這些年整理出來的典籍挑出來的,當然,南鄉的算學也不能少……”
張星憶倒吸了一口涼氣,抬頭看向馮永:“光是南鄉算學,沒去過南鄉計程車子,只怕就沒幾個人能透過。”
南鄉算學,天下第一,這真不是吹牛!
只要是能順利呆在學堂三年的學生,基本上個個都頂得上以前的算學大師。
因為呆不了三年的,基本都已經被淘汰,提前出去為大漢添磚加瓦了。
“那他們有什麼臉在我底下入仕?”
馮君侯抬抬下巴,一臉的不屑,“光是鄉里出人鋪個路啥的,他們連錢糧都算不清,要來幹嘛?”
連亭長都能隨口說出三八二十四的時代,你身為一個主官,連乘法口訣都不知道,有什麼臉呆在這個位置?
就連大漢丞相都自己親自校對錢糧呢!
張星憶的心忽然劇烈跳動起來,天生的政治天賦讓她本能就覺得這個事情有哪裡不對!
“這個事……是要做成例,還是僅在校尉府內推行?”
校尉府內推行的許多事情,是以前不曾有的。
當然,以自家阿郎的話來說,那就是校尉府所遇之事,所司之事,與以往大為不同,故試行新政。
要是僅在校尉府內推行,那都好說。
但是,現在阿郎是什麼身份?
涼州刺史!
而且還是即將實領的涼州刺史!
說句不好聽的,大漢二州之地,涼州佔其一半!
真要做成例……
張星憶終於明白哪裡不對勁了,她猛地抓住馮永的手,用微微顫抖地聲音問道:……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