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5章 進退兩難(2/2)

作者:甲青


自己送往舊關的訊息,說不定也被漢軍截下了。

所以他們推測出,自己這邊還沒有得到訊息,這才想要趁著自己還沒有準備,打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將軍,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突如其來的情況,魏將自己都有點蒙。

怎麼辦?

他也在心裡問自己。

退?

還是守?

退的話,可能還來得及。

但更大的可能,是已經來不及了。

漢軍離這裡才幾里?匆忙撤退,漢軍肯定會緊追不捨,自己這邊,妥定要被咬住。

到時軍中要損失多少人,那可就難說了。

更重要的是,這關城裡,還屯有糧草呢!

畢竟武皇帝當年建這個關樓,可不就是為了轉運糧草麼?

現在雖然屯得不算太多,但……洛陽這些年來,軍中的糧草,可不是很寬裕呢!

但守的話,能不能守住就是個大問題。

萬一,萬一,真的被人斷了後路,後方又不能有效地支援,那可就真是自投死地了。

“將軍,請及早下決定吧!”

看著底下的人一雙雙焦慮的目光,魏將終於咬牙下了決定:

“讓外面的人全部撤回關內,下令全軍,死守關樓,以待援軍!”

“還有,立刻派出傳騎,前往陝縣和洛陽,請求援軍!”

“喏!”

雖然憑著這些時日的守城,已經建立起來了不少信心,但他還沒自信到跟漢軍打野戰的地步。

所以,現在只能相信洛陽了……吧?

“將軍,賊子沒有跑,反是把所有人都撤回關樓內了。”

就在新關的魏軍做出反應後不久,柳隱就已經得到訊息。

聽到這個魏軍的動作,柳隱淡然一笑:

“能守住這麼多天,賊將也並非飯坑酒囊之輩。”

雖然沒有嚇得魏賊張皇而逃,但柳隱也不在意。

眼下這種情況,魏軍逃與不逃,關係都不大。

區別不過是遲與早而已。

“下令全軍,加快速度,至大河邊上安營紮寨!”

我倒要看看,是你們魏賊懂得如何守寨擋人,還是我更懂得守寨堵人!

“喏!”

看著外面的漢軍,果然如自己所料的那般,直接在關樓東面的大河邊上,開始挖溝築寨。

魏將的目光,看向東面,整個人看上去都變得有些抑鬱了。

明明猜到對方想要做什麼,可是自己卻偏偏什麼也做不了。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就在新關的魏軍在等待東面的援軍時,離他們最近的陝縣,同樣迎來了危機。

陝縣的東邊不遠處,有一個渡口,這個渡口呢,叫作茅津渡。

當年啊,也就是春秋時代,晉國還在的時候,有一個國君叫晉獻公。

這個人可能後世人不太清楚,但大夥肯定知道假道伐虢這個成語。

這個成語說的就是晉獻公,他從茅津渡這裡南渡大河,滅掉了虢國。

晉獻公有個兒子叫重耳,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這個大夥可能就比較熟悉了。

畢竟《燭之武退秦師》這篇古文,是要求背誦的嘛。

講的就是秦國和晉國聯合攻打鄭國,然後燭之武悄悄地勸退了秦軍,甚至秦國還主動派人幫忙守衛鄭國。

當時晉國的國君呢,就是晉文公。

此事過後沒兩年,晉文公就死了,他的兒子繼承了國君之位,這就是晉襄公。

然後秦人得了前幾年安排在鄭國內應的訊息,說是鄭國無備,可以趁機派軍滅掉鄭國。

當時秦國的國君是秦穆公,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那篇文章裡所提起的“百里奚舉於市”的事件主角之一。

也就是提拔了百里奚,同時也是稱霸西戎,給秦國往西拓地千里的秦國雄主。

但這位雄主派兵欲滅鄭,絕對他人生中最大的敗筆之一。

他想趁著晉國國喪,政局動盪之時,與鄭國內應裡應外合,一舉滅掉鄭國。

誰料到鄭國及時得到訊息,做好了準備,於是秦軍只能是順路滅掉依附晉國的滑國而回師。

但就是在回師的時候,剛即位的晉襄公,領軍從茅津渡南渡大河,埋伏秦軍。

秦軍從上到下,無一人逃脫,三位主將皆被俘虜。

可以說,悠悠古渡,見證了太多太多的歷史。

雖然大漢得到天下後,茅津渡再沒遇到戰事。

但河東鹽海所產的鹽巴,相當一部分就是從茅津渡運至關東。

甚至在漢軍奪取了河東之後,仍有無孔不入的商隊,偷偷地從渡口運鹽到大河之南,以謀暴利。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