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扳倒上大将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对于这一点,吕壹心里非常清楚。
前年李衡直言事件,差点就说动了陛下,让吕壹心有余悸。
让他不得不反思这些年来校事府的所作所为,发现校事府确实是得罪了太多人。
就算是丞相顾雍,都曾被校事府罗织罪名,导致顾雍被孙权斥责,甚至一度动了撤换丞相的心思。
若不是害怕顾雍被撤后,与陆逊同守武昌的太常潘濬会被调到建业接替丞相之位。
说不得那个时候的吕壹,当真会鼓动孙权让顾雍回家养老。
虽然朝堂百官,地方士吏敢怒不敢言,但吕壹清楚,如今暗地里不知有多少人组成了同党,欲致校事府于死地。
所以这两年来,校事府做事,已经收敛了不少。
特别是像扳倒上大将军这种事情,急不得,得一点一点来。
今日明褒实贬一句,明天前劝后间两句,后天再暗戳戳阴损三句……
天子多是无情之人,臣子就算在陛下心里有再重的份量,也经不起这样零敲碎打地挑拨。
上大将军掌管大吴半壁江山,又是常年留守武昌,少有与陛下见面的机会,本就有权柄过重之嫌。
日积月累挑拨离间之下,吕壹相信,陛下在心里,终有一天,会渐渐淡了与上大将军的情份。
只要淡到一定程度,到时候再瞅准机会,一鼓而下,扳倒上大将军那就不是梦。
上大将军一旦倒下,那么校事府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对手东宫。
在李衡直言事件中,校事府是被剑指的一方,自然是要想尽办法查出这个事情后面的真正推手。
作为皇帝最信任的耳目,在这方面是专业的。
只是查出了又如何?
东宫储君的地位,并不是校事府所能动摇的。
至少目前不能。
恰好,上大将军陆逊,正是东宫的最大支持者。
当然,既然扳倒上大将军这个事情急不得,吕壹平日里也就是见缝插针顺手为之,并没有太过刻意。
因为校事府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
这两年来,陛下为了筹集军资,已经让有司铸了不少五百大钱,名曰“大泉五百”。
引得民间物价涨了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有怨言传出来。
所以校事府除了本职工作:帮陛下缉察群臣,侦探地方州郡。
同时还要想办法给陛下筹集钱粮及各类物资。
只要做好这两件事,陛下就会越发倚重校事府。
说起物资,眼瞅着已经进入了最冷的时候,蜀国那边,却还有一批毛料没有按时送到。
吕壹回到校事府,先是派人前往荆州察看,然后自己又转头去了驿馆。
得知吕壹到来,马谡连忙出来迎接:
“吕中书,这大冷天的,怎么劳烦你亲自前来?快里边请。”
“就是天冷了,所以才更要过来啊!”吕壹对别人可能是假笑,但对马谡,却是真实不过的笑容。
“外头冷,先进来再说。”
马谡把吕壹迎进驿馆,又给他沏了一杯热茶。
吕壹喝了一口热茶,这才呼出一口气:
“今年的冬日看来又要冷上许多啊!”
马谡点头:“前些日子带着学生们去了大江北边,发现江边有些地方竟有结冰之像,委实冷得厉害。”
吕壹叹了一口气:“这些年来,江边在冬日里时有结冰,已经不算是稀奇之事。”
“偏偏在春夏,又时常旱涝不定,蝗灾频起,若非有贵国这几年的支援,大吴此次怕是也组织不起大战。”
十万大军到合肥城下一游的大战吗?
马谡微微一笑:
“汉吴两国既为盟国,互相呼应,情理所在。此次我带领这些小郎君过来学习操船之术,不也是得到吕中书的大力支持吗?”
“应该的应该的!”
花花轿子众人抬,吕壹连忙谦让道:
“陛下为求战马,不惜屡派船队前往辽东,这操船之术,本就是与贵国交换战马时的约定。”
荆州一战,蜀人失去了大部分的水军。
然后夷陵一战,残留的最后一点水军也损失殆尽。
吴国稍微有远见点的人,都不会愿意看到蜀人重建水军,更别说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造船操船。
但对于吕壹来说,校事府在那个时候,都已经隐隐陷入危机,哪还管蜀人是不是借机重建水军?
再说了,校事府是给陛下解忧的。
陛下想要战马,校事府自然就要想尽办法找来战马。
战船是大吴的国之重器,难道铁甲骑军就不是蜀人的国之重器了?
没有足够的诚意,人家蜀人凭什么帮你建铁甲骑军?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蜀人给的太多。
战马,毛料,红糖,粮食……
哪一样不是大吴需要的大宗物资?
倒是马谡,听到吕壹所言,不禁称赞道:“吕中书实乃信人也!”
吕壹又是谦虚一番。
不过说起“诚信”二字嘛,吕壹就是看向马谡:
“马先生,吴汉互为盟亲之国,自然是要讲信义,对吧?”
马谡点头:“这是自然。”
吕壹一拍大腿:“我就说嘛,我与先生所见略同!”
然后他又微侧身子,凑向马谡:
“先生啊,你也看到了,今年冬日极是寒冷,军中将士,急盼御寒衣物。”
“然贵国仍有一批毛料,未能按约定运至建业,此可谓失信于吴国耶?”
堂堂校事府中书,吕壹为了区区一批毛料,不但派出人手前往荆州查看,而且还亲自跑到马谡这里催促。
看起来有些小家子气。
但吕壹却是知道,此次北伐之所以徒劳无功,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今年提前到来的冬日。
陛下所领的十万大军,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军中疫病流行,战力大减,没能及时攻下合肥,最后不得不匆忙撤退。
但凡上了年纪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数十年来,虽说偶有暖冬,但整体上来说,冬日是越来越冷了。
所以军中的御寒衣物,一直就是陛下的一块心病。
吕壹此番,正是急陛下之所急。
与马先生交往这么久,吕壹自然知道马先生在蜀国颇有门路。
要不然怎么可能成为这批学生的领头人?
更别说像红糖蜜酒等在别人眼里的稀罕物,马先生随时都能拿出一大批存货。
马谡也从来没有掩饰自己的土豪身份。
甚至他在某次醉酒后曾失言,他与兴汉会某位排名靠前的兄长级别人物是至交,可以从兴汉会手里拿到别人拿不到的物资配额。
兴汉会如今已经隐有财阀之势,以冯会首为龙头,下有十把交椅:
赵广、李遗、王训、黄崇、李球、邓良、杨千万、李丰、刘良、许勋。
不说冯会首,单单这十位兄长,要么是军中将军,要么是地方大吏,要么掌管兴汉会的物资输送,要么掌握兴汉会的物资调配。
凉州军战无不胜,从来没有后勤之忧,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这些人领导下的拥有严密体系的兴汉会。
吕壹有心结交马先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通过马先生,与兴汉会的某位实权人物建立起良好关系。
最不济,也可以通过马先生,从兴汉会手里得到一些额外配额。
为了陛下,吕壹连自己的名声都不在乎,更何况区区面子?
马谡自然不知道吕壹心里的盘算,他一听到有一批毛料未能按时交接,立刻就有些惊讶:
“哦?还有这等事?”
然后又若有所思:“正如吕中书方才所言,今年冬日比往年要冷得多,江南如此,只怕北方更要难过得多。”
“再加上这一次大战,故大汉那边,物资一时紧缺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请吕中书放心,兴汉会办事,向来有口皆碑,若是当真失期,后面定会有足够的补偿。”
吕壹当然知道兴汉会做事靠谱,他此番登门,表面是请求马先生催促兴汉会及时交货。
但其实是为了上门与对方拉近关系。
人情与关系,不就是相互往来走动中建立起来的嘛?
但见吕壹作出一副恍然状,连连点头:
“马先生这么一说,当真是解了我心中之惑,看来是我短虑了,没有想到这一层。”
马谡也不点破吕壹略有夸张的表演,只见他面上略有歉意之色,诚恳地说道:
“吕中书,这批毛料,若是当真不能及时送到,还请吕中书在吴主面前多美言几句。”
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入袍袖,拿出几张票子,轻轻地放到桌上,顺着光滑的桌面,轻轻地推过去。
“有劳吕中书了。”
吕壹眼皮一跳,虽然表面上看不出票子上的数目,但他知道,马先生出手一向阔绰,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不敢不敢。”吕壹连忙按住马谡的手,“汉吴之间,多山险水路,偶有失误,也是很正常的事。”
“我来这里告知先生此事,只不过是想要通个气,并无他意。”
马谡的手稳如泰山,丝毫不动,他脸上堆起笑意:
“喛,吕中书,我说了,这份心意,是请中书在吴主面前美言几句,不是单单为了这批毛料。”
他一边说着,一边抽出自己的手,独独留下了票子。
吕壹这才面有了然之色。
“失礼失礼!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
嘴里说着“受着有愧”,而原本放在桌面上的票子,却是纵享丝滑般地飘入了袖内,妥妥地“却之不恭”。
实际上,票子在建业并不流行。
或者说,票子在吴国的都城,仅有最顶尖的小圈子认识。
因为建业没有兴汉会的票号。
只有方便往来于江陵与建业之间的人,才会接受票子交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