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獨生子
於是金秋蓮最終還是實現了她的願望加入了冷槍部隊。像她這麼優秀的戰士,而且還可以與七連配合得這麼好,我完全沒有理由拒絕。
只是我有點不明白的是,當年我瞭解的她似乎早就對戰爭厭倦了,當然,這其中還包含著對戰爭的恐懼,這也是我動用關係將她調到後方醫護部隊中的原因。可現在我看見的她,卻一點都沒有對戰爭厭倦或是恐懼的樣子,似乎還有些嚮往。難道說……這是因為她已經長大了?已經成熟了?
如果真是這樣,我卻覺得並不是件好事。適應了戰場上的殺戮或是在戰場上成熟起來的人,往往很難適應戰後的和平。而現在,和平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了。
團部離七連的訓練場不遠,只有十幾分鐘的路程,而且七連也是一支由我訓練起來的部隊。如果我要去看看林雪或是金秋蓮的話,那根本就不需要任何藉口。甚至還可以說,我本來就應該多去看看七連訓練。因為一旦開打,七連就是直接隸屬於我,並且在戰場上由我帶領的能發揮特殊作用的特種部隊。
作為他們的指揮官,我更應該的做的是多去看看他們訓練或者跟著他們一塊兒訓練。但我卻沒有這麼做,一是我有太多的東西要準備,大戰在即,而且很有可能是朝鮮戰爭的最後一仗,所以我必須儘可能多的考慮到戰場上有可能發生的任何情況,否則就是對戰士們生命的不負責。另一個,則是因為林雪和金秋蓮兩個人都在冷槍部隊,這讓覺得有些怪怪的,每一回抽空去七連看她們訓練,總有一種提心吊膽的感覺。
於是我就告訴自己,自己必須要把這種感覺給放下,否則的話,這一回的戰場將是我人生的盡頭。更有甚者,還有可能因為我的死而連累許多無辜的志願軍戰士。畢竟我是一團之長,我的犧牲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戰士計程車氣和戰場上的指揮。
最後一批補充兵也在黎明之前趕到了,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批三百多人的補充兵全部都是新兵。從劉順義那瞭解到,他們之前在安東訓練了整整六個月,這時因為大仗的需要才補充進我們團。
我想,這應該是有經驗的老兵已經全都補充完的緣故吧!不過這樣也好,經過六個月的集訓,基本的戰鬥知識也差不多俱備了,欠缺的只是作戰的勇氣和經驗罷了,照想也不至於拖全軍的後腿。總比以前在開進的火車上練習幾個小時走正步、教教怎麼打槍就丟進隊伍裡來的新兵要強吧!
三批補充兵的加入,使我們團的總人數達到三千多人。一個連隊兩百多人,加上後勤、警衛和指揮人員,每營大慨一千人左右。
這些數字之所以都不太確定,是因為這幾天人員變動很大,時不時就有老兵因為各種原因被調到後方。比如屬於獨生子女的、受傷後戰鬥力大減的、兄弟姐妹都在戰場上犧牲的……從這一點來看,志願軍隊伍裡其實也有其人性化的一面。
後來我才知道,之所以會這麼做,完全是因為一位母親給她兒子的部隊首長寫了一封信,那封信的大意是求部隊首長讓她兒子回家,因為她只有這麼一個兒子,還等著他養家之類的。部隊首長看了後大發雷霆,認為這是母親思想落後的表現,這樣的行為會動搖部隊的軍心,要同時處分寫信的母親和在部隊中的兒子。
這件事傳到了彭總的耳朵裡,彭總的第一反應就是把部隊首長大罵了一頓:“你的兒子是兒子,別人的兒子就不是兒子了?搞什麼名堂……”
於是乎,不但那個獨生子被調了回去,部隊中許多具有同樣情形的兵也都被調了回去。當然,當時的我們並不知道這些原因。在大部份戰士的感覺裡,很多人都把這場戰鬥當作必死之戰,所以才會將那些獨子啊什麼的調到後方。
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孩子只生一個好”這句話,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這要是在別的部隊,如果發生這樣的事的話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到部隊計程車氣,同是一支部隊的不是?憑什麼別人可以回去自己就不能回去?而且他們這一回去,戰士們心裡也就都清楚了,此戰必定是凶多吉少!
但在志願軍的隊伍裡卻沒有這樣的影響,反而讓部隊計程車氣更為高漲。
有些戰士說:“瞧,毛主席多關心咱們哪!多為咱們當兵的著想哪!都不捨得讓獨生子上戰場!”
也有的戰士說:“咱同村的陳二狗就被調回去了,他可是家裡的三代單傳,就等著他回去續香火呢!”
還有些戰士說:“還是***好,這要是在***的部隊裡,太陽打西邊出來也不會把咱們調回去!”
當然,我想會說這話的,應該是以前在***的部隊裡呆過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想吧!
那些被調回去的戰士就更是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也有的百感交集捨不得走的,直到我下了命令,他們才依依不捨的和戰友們告別,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一輛輛軍車運著彈藥和補給上來,就運著一車車的獨生子回去,留下的戰士們則個個都深感黨和祖國的關懷,與毛主席光輝照耀下的溫暖,也因此就更是下定決心打一場漂亮戰向黨、向祖國人民、向毛主席彙報……
雖說我沒有這樣的思想,但的的確確,我身邊的戰士個個都是這樣想的。我只要隨便在坑道里走上一圈,就到處都可以聽到戰士們在議論著:“毛主席好啊!”,“***好啊!”,“咱們的部隊,就是咱們人民的部隊,時刻都為著咱百姓著想啊……”
這時就更是李平和這個政委發揮其作用的時候,趁著這個時機,他如召集政工幹部開了了一個短會後,很快就以連或坑道為單位(之所以以連和坑道為單位而不集中,是出於安全考慮,避免戰士集中遭到敵人的轟炸),讓各個指導員在坑道里發起了一次名為“在黨的光輝照耀下的革命軍人”的座談會!
通過了這次座談會,李平和等人再次堅定了戰士們對黨的信任,充分挖掘了他們的愛國之情。
於是我就有理由相信,等到上戰場時,這些戰士包括那補充兵裡的三百多名新兵,個個都會發揮出超強的戰鬥力。這樣的結果,可以肯定的是一件好事,但我卻有些不忍心。
我不由感嘆這反差更我所知道的實在太大了,這事如果是發生在現代,即使上級也是出於同樣的意圖做出這同樣的決定,但戰士們的反應肯定會不一樣。現代的人如果碰到了這事,肯定會想:那些被調走的戰士肯定是關係戶,或者是在背後動用了什麼關係,要麼就是在上頭砸了不少錢……
但現在的志願軍戰士們,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因為他們相信黨、相信政府,所以就很肯定的想這麼做是為他們好!
當然,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在黑夜裡暗中進行的,目的就是不想讓偽軍發現我們的大動作而有所防備,甚至在開戰的前一天晚上,還開來了十幾輛t34坦克和三輛斯大林2型坦克。
為了隱護這些坦克開來的轟鳴聲,擔任首攻任務的540團還奉命朝偽軍陣地斷斷續續的打了一陣子冷炮。
夜色漸漸籠罩在文登裡的上空,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朦朦的細雨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朝鮮已經進入了雨季。雨水稀稀落落的打在陣地周圍的灌木叢上,發出了類似於翻書般的“嗒嗒”聲。天空是那樣的灰暗,無論是潛伏在前沿陣地的540團還是在二線準備跟進的539團、538團,心中都有些凜凜然,好像整個世界都要發生什麼異樣的變化似的。
是的!這個世界的確要變了,因為今晚就是我們發起金城戰役的日子。
昨晚,180師的三個團就把所有的陣地移交給179師和181師,接著連夜潛伏進902.8高地前的一片灌木叢裡。
在潛伏陣地的對面,是兩個微不足道的高地,237.5高地和334高地。之所以說稱這兩個高地微不足道,是因為在我們奪取了902.8等一系列高地後,離我們最近的偽軍高地已經失去了防守的意義。志願軍戰士們只需要在902.8高地上架起幾門迫擊炮,就可以輕鬆的覆蓋射程內所有的高地。
這些天來,我軍的迫擊炮手也是把那些高地的偽軍折騰了夠嗆,按炮手們的說法就是,反正讓新兵練炮也要消耗炮彈,打活的目標總比打死的目標強,而且還可以煅煉新兵們的心志。於是乎新兵迫擊炮手幾乎天天在山頂陣地上把偽軍當作靶子打,嚇得偽軍個個都龜縮在坑道里不敢出來。
但偽軍的意志力可沒法跟志願軍比,時不時的就會有些偽軍受不了從坑道里跑出來,正好讓那些迫擊炮不寂寞。
不過偽軍還是不甘心就這麼輕易放棄這些高地,不管怎麼說,現在也已接近了談判簽字的時候,能多堅持一天,就意味著有可以長期佔有這片土地的可能性就越大。畢竟簽字時是以雙方實際軍事控制線劃國界的。
另一個原因,則是這些高地可以作為其後偽軍北漢江陣地的前哨,這樣偽軍主陣地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做準備。
所以540團重點要對付的,就是北漢江以南的偽軍陣地,那裡到處都是機槍陣地、縱橫交錯的戰壕、鐵絲網和用鋼筋混凝土構築的碉堡。前面稍顯矮小的顯然是給機槍用的,其後方高大而且隱約還有黑洞洞炮管伸出的,則是給大炮用的。
偽軍顯然在北漢江南岸的陣地花了一番功夫,這些機槍、大炮,還有在南岸埋下的地雷將會在我軍渡江時發揮它們的作用。據龐師長傳來的情報,李承晚給駐守在北漢江南岸的偽三師下了死命令,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中***隊跨過北漢江一步,不管是用多大的代價多大的傷亡……
但命令歸命令,能不能做到又會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我想,防守在北漢江對岸的偽三師也許並不擔心我軍會強渡北漢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冰雪融化和雨季的來臨使得江水猛漲了一米多高,再加上今後雨水會越來越充足,熟悉朝鮮地理和氣候的偽軍很清楚,在今後一、兩個月內江水會越漲越高。對於渡河裝置極其簡陋的中***隊來說(五次戰役時我軍渡河還是靠陡步涉水,游泳或是依靠鋼絲渡河),想要渡過這麼深的江水並且攻破他們的防線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今天的我們已經不是當初的志願軍了!
為了配合這次進攻,179師、180師和181師的師屬炮團共一百多門榴彈炮、加農炮,全都嚴陣以待做好了準備,除此之外還有軍部調來的一個火箭炮營。更厲害的是,因為居高臨下的原因,我軍佈置在902.8、973和883.7高地的山頂陣地上的迫擊炮都能打到北漢江對岸。
在這一點上,179師和181師的戰友也全力支援我軍渡河,將全師近五分之四的迫擊炮都集中在902.8、973和883.7這三個高地上為我們助攻。那又是兩百多門迫擊炮啊,而且迫擊炮發射的時間間歇很短,雖說火力小、破壞力相對較差,但對於地雷和躲藏在戰壕裡的敵人來說,卻絕對是個噩夢!
不過這一切,實際上都不是我需要擔心的。強渡北漢江是540團的任務,作為在後面跟進的部隊,我們需要做的實際上就是等……等著540團的同志打垮了河對岸的敵人,等著工兵在北漢江上架起了浮橋,咱們帶著裝備過河就是了!
雨,不停地下著!越下越密,越下越大。
戰士們不約而同的取出了雨衣披上,再用雨布將自己的武器和彈藥包得嚴嚴實實,我們可不想戰鬥還沒打響武器就先廢了一半了。不過潛伏在陣地前沿的540團的戰士,似乎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與以往歷次戰役不同的是,這次戰役大到糧食彈藥小到雨衣雨布全都準備得十分周到,甚至於主要負責運送彈藥的工兵們早在進入陣地之前就把一箱箱的彈藥用防水布包緊包好了。他們甚至在我們面前吹噓,就算這些彈藥掉進水裡,我們再把它們撈起來一樣也能打得響!
到底能不能打得響,就要看戰場上的檢驗了。我也希望是這樣,否則的話,我們538團將會死得很慘!
想想我來到朝鮮戰場參加過的歷次戰役,從第一次戰役的不期而遇,慌手慌腳的就打響了第一槍,我們志願軍似乎總是在彈藥和糧食的貧困線上掙扎,就算有時是主動打響了戰役,也是由於形勢所迫而不得不打。
只有這一回,是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才蓄勢待發!應該說,這種感覺真的很好,如果以往的戰役都是在這種狀態下發起的,那我想現在的戰局又會是另外一回事了。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