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戰鬥與接下來發生的,又不算什麼。
荊嗣撓頭,有些迷茫,難道是俺跑得快跑錯了?那麼該怎麼辦呢?
想了好一會兒說道:“我們手中五百人太少了,不過小治寨是譚延美將軍留守的,他手中有兩千兵力,我願間道前往,邀請他配合作戰。”
田重進更苦悶,兩千人,好多哦……
但沒有辦法,死馬當活馬醫吧,不然一世英名,可能就喪失在直谷了。
荊嗣孤身一人前往小治。
這也不容易的,這裡是山道,雖不利於遼軍騎兵作戰,但山道狹窄,說是兩萬多,那就是兩萬多,來的是三萬遼軍,這幾天喪失了數千兵馬,然而遼軍數量仍超過了兩萬五千人。
想穿過重重防線,到達小治寨何其不易。
然而荊嗣居然就辦到了。‘
見到譚延美,潭延美更苦悶,說道:“敵勢如見,何可當也?”
你小子手中五百人馬嫌少,俺們手中兩千兵馬就多嗎?
荊嗣又開始撓頭,譚延美說得有道理啊,相比於兩萬多遼軍,兩千宋軍與五百宋軍有何區別?
最後想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說道:“譚將軍,你將兩千兵馬全部轉移到平川,樹起旗幟排列好陣型,再挑選二三百人在路邊張開白旗,遼軍看到旗幟綿延很遠,一定以為我們後方主力部隊到了。那麼我再以五百兵士急速趕去作戰,必定能攻克他們的營寨。”
“小子,也不可能成功。”潭延美喝道。
就是虛張聲勢,你手中得有兵。五百人能幹什麼?
“田將軍身陷囹圄,不得不為之。”
潭延美慫了,心想老田,這小子瘋,你幹嘛陪著一道瘋?但若是田重進出事,那個樂子就大了。沒辦法。只好也被荊嗣拖下了水。
荊嗣又趁夜色返回。
第二天譚延美依計而行,荊嗣率五百兵馬殺回來,衝入數萬遼軍中。
大鵬翼也蒙了,這裡不是平原,但也是小平川,這點宋軍再勇敢,也是來送死的。就在這時候他看到遠處閃出無數旗幟。於是心中產生了顧忌。
荊嗣就帶著這點兵馬一天之內七進七出。
雖沒有攻克遼軍的營寨,不過也將遼軍殺寒了心。並且不遠處還有一支宋軍“主力部隊”在伺機而動。大鵬翼就想撤退。
其實在遠處譚延美同樣看傻了眼。
然而這時候因為荊嗣不要命的廝殺,早撕開了一個個豁口,田重進帶著親衛返回大營。可能田重進會丟棄荊嗣不顧,五百人的生死放在這個巨大的戰場上就是丟棄了,也不會有人說閒話的。但他也非是庸將。回來後就派了斥候觀望戰局。
看到荊嗣七進七出,知道遼軍士氣低落了,於是果斷地發起總攻命令,遼軍看到無數宋軍撲來,想一想,五百兵馬就將他們鬧得天翻地覆了,後面幾萬宋軍殺來還有好結果麼?
荊嗣神一樣的戰鬥。在這時刻開始摘到豐厚的果實。
可能羅貫中後來寫三國演義時,說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就是將荊嗣這場戰鬥代入到趙雲頭上。
此役,宋軍生擒遼國勇將大鵬翼,副將何萬通,斬首數千人,俘獲數千契丹渤海人,漢兵的更是不計其數。
大鵬翼名震遼國。聞聽慘敗,整個山後遼軍奪氣。
田重進下令打掃戰場,然後看著荊嗣,神情無味雜陳,都不知道說什麼了。
過了大半天才嘆了一口氣。
荊嗣的無雙戰鬥力差一點使田重進失去思考能力,實際他回到主力部隊時,腦海裡還在浮現出那五百內小浪花在無數遼軍中殺進殺出的樣子。
不過他此時漸漸清醒過來。
因為他想到了宋九的一次提案。那就是宋九的淺攻計劃。三關固防,自易州狼山五回嶺、長城口開始,一直向西的山區,大踏步挺進。利用山區契丹騎兵不能發揮優勢的地形,建堡布寨,佔據要地。
這一戰大捷固然是因為有一個神一般的下屬,也是因為山區地形限制了大鵬的兵力優勢與騎兵優勢。若是那時就聽從宋九計劃,現在北伐該省多少事啊?
收斂了心緒,飛狐關還未拿下呢。
於是田重進一邊留下部分戰士打掃戰場,一面率領大軍返回飛狐關下,並且將大鵬翼與無數俘虜推到飛狐關下。
然後對城上守軍喊話,快投降吧。
看看,這就是你們想要的援軍主帥,勇將大鵬翼,他被我們活捉,三萬兵馬也被我們輕易打敗了。
飛狐關主將呂行德還想堅守。
田重進發起強攻。
這一回大捷之下,遼軍沮氣,宋軍卻是揚眉吐氣,眼見不妙,呂行德與副將張繼從,劉知進只好舉城投降。
田重進派人將大鵬翼與一干俘虜送回京城,繼續率軍向西,攻打靈邱縣城。
遼軍蔚州主將耿紹忠無奈,只好將大鵬翼手下的敗兵收攏,再度攻向飛狐關。大鵬翼來都不管用了,況且其他人,正好靈邱縣遼軍投降,田重進趕了回來。兩軍相遇,遼軍又讓田重進擊敗,斬首千人,俘獲數百人。
但論速度,還是潘美那邊更快。
潘美幾乎以跑步速度攻佔遼國的山後。
拿下應州沒多久,潘美兵進雲州,斬首千餘人,拿下雲州。
田重進同時也再破遼軍前來援救飛狐的援軍,斬千人,但這次不同了,田重進挾持數次大捷之威,兵臨蔚州城下。
在這裡,荊嗣又開始了神一般的表演。
荊嗣踏上名將之路,曹彬卻踏上庸將之路。
其實這時候形勢一片大好。
河北邊境百姓,因為契丹時常來打草谷,對遼國恨之慾絕,河東本來是北漢地盤,劉家對遼國感情複雜,然而遼國每年都來北漢打秋風,河東百姓同樣痛恨遼國。
宋軍北伐,邊境百姓聞之雀躍。
因為生活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百姓十分兇悍,有的百姓自發地組成團隊,或者夜入城壘,或者於路邊伏擊,斬取遼軍的腦袋來到軍前獻功。
趙匡義聞之喜道:“此等生長邊陲,嫻習戰嫻習戰淢,若明立賞格。必大有應募者。”
於是下詔,募民有能糾合應援王師者,資以糧食,給以兵甲,擒敵中酋豪者,隨職名高下補署(就是擒敵刺史就被刺史。擒敵將軍就補將軍官職),獲敵人生口者賞錢五千,得首級者賞錢三千。如是上等騎兵十千,中等騎兵七千,下等騎兵五千。平幽州後,願在軍者優與存錄,一律以禁兵待之。願歸農者免稅三年。
這更讓邊境百姓瘋狂了。
因此不能說趙匡義一無是處。至少就是這道命令,已經在邊境構成了一道無形的長城。
但就在這時,曹彬出事了。
中西兩路戰報也絡繹不絕地送到涿州,不過因為山路遙隔,要落後數天時間。但要必須送,不然各路大軍就無法配合了。
然而宋九卻沒有心思觀看。
問曹彬,曹彬擺長輩資格,宋九還真無可奈何。
這時候他忽然想到了史上的楊業。難道真是岳父害死了楊業?不錯,曹彬是自己長輩,曾經數年的西府首相,可自己同樣是西府首相。潘美雖未做西府宰相,然而功高蓋世,並且還是皇家的聯親,而王侁算什麼?同樣的監軍。王侁與自己差距有多大?
若潘美不首肯,王侁用什麼來害死楊業?
但因為他讓李繼隆與楊業來了一個對調,真正的原因這一輩子宋九是休想知道了。
宋九想不通,還刻意問楊業:“你與外父關係如何?”
楊業立即回答:“一般吧。”
宋九看著楊業神情。楊業表情冷漠,但也不是太憤怒。
於是宋九在腦海裡推斷,因為自己,應當潘美會對楊業好一點。現在楊業不是太惡岳父,但也不是太高興的樣子。這證明史上潘美對楊業並沒有太多好感,但大約也不會憤恨到想讓楊業死的地步。
那麼是哪裡出了差錯?
原因想不通,很快他就不去想了,因為他在軍營裡轉來轉去,看糧食啊。可看來看去,軍中並無多少存糧,這讓宋九急了,再次找到曹彬:“曹將軍,軍糧在哪兒?”
“馬上就要到了。”
“在半路上?”
曹彬點了點頭。
剎那間宋九臉色變得蒼白。
若是前世他就是看到了這段歷史,不看結果,也不會想到在哪裡出了事。
但這一世終是不同,多少對軍事瞭解一點。
東路軍是分成曹彬部與米信部的,兩路兵馬都是從雄州出兵,但出兵路線不同。曹彬自雄州出兵,略偏東北,達固安,不過曹彬大軍未到,固安已經讓楊業與李繼宣拿下。然後從固安向西,攻向涿州。
而米信部則是偏向西北方向,攻打涿州的下面,滿城與容城東北的新城。
也就是曹彬行軍路線挺在外圍,離幽州一直保持著很近的距離。這本來也沒有錯,東路軍本來就是將敵人的兵力吸引住,而留出空間讓中西兩路拿下山後。
若是糧草跟在大軍後面,則沒有多大關係。然而現在曹彬為了追求拿下涿州的速度,居然將後勤軍隊留在大後面。想一想從雄州到固安,再從固安到涿州這一線吧。
一支沒有足夠兵力保護的後勤部隊,要命的是這一帶幾乎多是平原地帶,對方又是一代名將耶律休哥,那會發生什麼?
宋九幾乎是怒喝道:“曹將軍,立即派楊業,或者崔將軍率領一部兵馬,前去掩護供給兵馬。越快越好,否則就要出大事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