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烈日下,杜中宵有些出神。不知不覺到了六月,邊境的形勢緊張起來。據情報,契丹已經下令點集兵馬,今年秋天至幽州。無論是契丹還是宋朝,都開始準備戰事。
自入樞密院,杜中宵的心思就全部放在與契丹作戰上。內部整訓禁軍,分成數路,守衛河北。對外用了各種辦法,探聽契丹情報。現在然間事到臨頭了,突然間有一種疲倦了的感覺。
五月的時候,京城禁軍再編練成一軍,編為萬勝軍,以景泰為都指揮使,出鎮河北,駐保州。
至此河北路宋朝的防守局勢明朗起來。景泰率萬勝軍駐保州,防守太行山東麓。張岊率寧朔軍駐紮雄州,防守東部。萬勝軍以定州的劉兼濟為後援,寧朔軍則以河間府的劉幾部為援。在真定府的竇舜卿部除了守太行山,還是整個河北路的部預備隊。
防守河北平原,二十五萬大軍已經足夠了。更不要說河北路原來的禁軍,已經整訓十幾萬人,只是因為軍官缺少,沒有編成新軍。這些軍隊,可以做為前線軍隊的補充。
現在的局勢,杜中宵不知道契丹從幽州進攻,要如何南下。整個太行山以東,沒有破綻,契丹大軍缺少突破口。不管進攻哪裡,都會遇到宋軍抵抗,形成相持。有鐵路連通,契丹難有機會。
一定的技術條件下,某個範圍內,軍隊的數量並不是越多越好,有一個上限。超過了上限,更多的軍隊沒有用處,反而會出亂子。更不要說軍隊集中,複雜的後勤會拖垮軍隊。宋朝的佈置,已經覆蓋了邊境,前線堆更多的軍隊沒有用處了。再派兵,只能佈置在後方。
這樣的局勢,契丹要發動全面進攻?杜中宵想了很久,想不明白契丹的底氣來自哪裡。他們即使傾國之兵而來,也無法突破宋朝防線,只能在前線相持。一旦進入相持階段,就是比拼國力。現在的契丹能跟宋朝比拼國力?杜中宵只能夠搖頭。
不多時,小黃門出來,帶著樞密院、政事堂和三衙的官員進了大內。到了崇政殿,行禮如儀,眾人進了殿內。一起行禮,趙禎賜座,上了茶湯來。
用過茶湯,趙禎道:“自契丹得到的訊息,其已命今年秋天點集兵馬,於幽州會齊。他們到幽州幹什麼?幾乎可以肯定,要在河北路用兵。今日招諸位來,就是商議此事。”
杜中宵拱手:“上個月,景泰率新編成的萬勝軍已至河北路。現在河北路有整訓過後的軍隊二十五萬人。加上原有的禁軍,以及各地廂兵,不下五十萬人。即使契丹以傾國之兵南下,也難有作為。”
文彥博道:“依樞密院估計,契丹南下,能有多少兵馬?”
杜中宵道:“契丹兵力,其國主直轄的宮帳軍約近十萬,各部族約七八萬人,奚人、渤海等其餘軍隊約七八萬人,全部加起來約二十五萬。還有燕雲地區的漢兒軍數萬,總計約有近三十萬人之數。”
文彥博道:“如此算來,契丹人有三十萬人攻河北,能有什麼勝算?”
杜中宵道:“相公,守與攻不同。守的時候需面面俱到,攻的時候則攻其一點,是以攻守雙方不能只看兵力。契丹以三十萬人南下,其主力約二十萬。如果能攻破一點,則大軍可以全力南下,本朝各城哪裡有如此多的兵力?等到集中起兵力,契丹主力就不知道攻到哪裡了。以前契丹人可怕,便就是如此。野戰奈何不了他們,數千裡平原,可以縱橫來去。”
趙禎道:“契丹兵力雖然不多,卻不可小視。其主力為騎兵,一旦攻破了邊境某一城鎮,可以快速南下,千里內任其縱橫。越境後很快兵臨黃河,不是虛言。”
眾人拱手稱是。
趙禎道:“杜太尉,現在樞密院在河北路佈置,可否防範契丹人南下?”
杜中宵捧笏:“回陛下,只要各部忠於職守,倒不怕契丹人。契丹人要想南下,合適的路線無非是保州到雄州間。保州以西即為大山,雄州以東全是池沼,並不適合大軍行動。保州有景泰部,雄州有張岊所部,都不是短時間能夠攻破的。這兩州與後方都有鐵路相連,其他軍隊可以快速支援,契丹人很難形成集中攻一點的局勢。”
趙禎點了點頭:“如此甚好。太尉,既然河北路現有兵力可防住契丹,如果北進收復幽州如何?”
杜中宵忙道:“陛下,攻與守大不一樣。現有兵力,守住河北路自然不難,但若進攻,收復幽州不是難事,難的是真正找敗契丹。過了燕山,廣袤草原上契丹部族到處都是,那時他們留守的人員同樣也是戰兵,打起來就難了。而且守的時候物資充足,一旦進攻,就難調運。”
趙禎道:“可契丹人南來,就沒有這些困難。”
杜中宵道:“有幽州,契丹人可以用那裡的糧草,徵用本地民力,幾個月內沒有問題。一旦進入了本朝,可以就地徵糧,不需從後方運來。而契丹不同,地廣人稀,大軍一旦進入,糧草只能從後方運。”
文彥博道:“若是如此,先取了幽州,契丹人豈不就難犯中原了?”
杜中宵搖頭:“相公,那時契丹難犯中原,但犯幽州容易。只要後方還有大草原,幽州和河東就不要想有安穩時候。要想防守,未必比現在容易。還不如,等朝廷有了充足兵,以雷霆萬鈞之勢,徹底擊垮契丹。打到燕山以北,犁庭掃穴,斷了契丹的根本。”
河北路有三十萬大軍,實際上是可以北上收復幽州的。不過,收復幽州,只是滅掉了契丹南下的前進基地,契丹的根本實力還在。他們可以組織大軍,不斷南下騷擾宋朝,形勢比現在好不到哪裡去。杜中宵的想法,是等宋朝有了充足軍力,收復幽州,一路繼續北進,把契丹的根本之地佔據。
趙禎點了點頭,道:“樞密院看來,此次契丹南下,應該如何應對?”
杜中宵想了想,才道:“依臣所見,無非是上中下三種情況。最差的是前線將士作戰不力,被契丹人開始就突破一點,大軍攻入縱深。只能夠迅速集中兵力,與其戰於境內。中策則是把契丹軍隊擋在保州或雄州城下,激戰數月,契丹人自然退去。若說上策,則是調動大軍,把此次南來的契丹兵力,殲滅於幽州。這是契丹主力,一旦全殲,朝廷大軍北去,就再無阻擋。”
趙禎聽了,道:“於幽州殲滅契丹的主力,有幾萬把握?現有兵力,能否做到?”
杜中宵道:“河北路的可用之兵,只有二十五萬人。以二十五萬人全殲契丹三十萬人,實際上很難做到。如果再有一二十萬人,在防守作戰時,可以作為機動力量,一切就難了。”
趙禎點了點頭,沉默一會,道:“依太尉所見,秋天之前,能不能再整訓出一二十萬人來?”
杜中宵想了想道:“回陛下,若是用心,有可能做到。不過一切倉促,並不容易。不到一年的時間整訓了十五萬人,這幾年培養的軍官基本已經耗盡,再多就不好辦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