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高傑部大破吳三桂拿下了真定府。 小 說 .
不過他並沒有立即推進,而是在等。
他在等的便是另外兩支明軍。
堵胤錫率領的忠貞營和文安之麾下的川軍!
這兩支軍隊在洛陽大戰擊潰阿濟格後稍作休整,隨即便馳往北直隸馳援高傑。
三支明軍加在一起足足有五十萬之多,聲勢可謂浩大。而清軍一共也就是剩下了二十餘萬,這還是把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的軍隊全算上。
清軍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而明軍並沒有展現出自己的全部實力。諸如黃德功、秦拱明都駐守待命以防不測。
換句話說明軍有充足的自信打贏這場北伐之戰。
如今的北直隸明軍已經打下了大半,堵胤錫和文安之率部趕來後高傑與他們商議一番,決定從三個方向向京師展開總攻。
其中文安之率部攻打保定府的唐縣、完縣。堵胤錫率部攻打高陽、安州。高傑親自率部攻打保定府城。
保定是京畿前的最後一道屏障。只要拿下了保定,便可以隨意攻克京畿。
而退至保定的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已經退無可退。
再向後退便是順天府,便是京師。
剛剛繼任攝政王的多鐸已經下了死命令,必須頂住明軍的猛攻。
原本吳三桂是存了反心的。但他想要待價而沽,等到明清雙方戰到最激烈的時候再跳出來,這樣一來可以顯示自己的重要性,二來也可以把自己賣一個好價錢。誰曾想明軍推進的速度太快,陝西、河南、山西相繼失守,北直隸直面明軍的兵鋒。
吳三桂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迫上了前線。
這兩天他也想明白了,即便明軍接受他這時候的投降也不會給他太好的待遇,畢竟他的覺悟實在太低,等到明軍已經快收復天下才表態。
所以吳三桂決定再拼死賭上一次。他要賭這一仗清軍能贏。
即使是慘勝也可以。
但一定要勝。
只有勝了他才有和明軍討價還價的空間,只有勝了他才能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吳三桂會在這一戰傾盡全力
而多鐸為了督戰也親臨保定府中坐鎮。
按照他的話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保定之戰敗了,明軍將徹底獲勝而大清將死無葬身之地。
戰時當然會實行戒嚴,保定府全境奉行堅壁清野的政策。
清軍方面堅信此舉有助於逼迫明軍退兵。
畢竟明軍的補給線要更長一些,而清軍的補給線就在身後。
然而他們錯了,許多百姓自發的把自家糧食送給明軍。
甚至有一些百姓絞了辮子扛著鋤頭、糞叉前去投奔明軍。
這些平日裡看起來卑微卑賤的螻蟻此刻竟然爆發出了這麼強大的能量。
一個、兩個或許沒有什麼關係,但前去投奔明軍的百姓卻成千上萬,他們帶去的糧食或許不多,但卻是極為鼓舞明軍。
這讓明軍上上下下堅信他們才是百姓真正希望看到的人。
從這一刻開始清軍就已經輸了。
他們只是在徒作掙扎,做著困獸之鬥而已。
那些被他們欺壓過的百姓,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可憐生靈現在有了依靠便要把新仇舊恨和他們一道來算。
多鐸第一次感受到了恐懼。
一個人再強大也不可能與天下作對。而清廷這幾年在北直隸的倒行逆施已經失盡了民心。
一時間三路大軍齊攻保定,五十餘萬明軍加上自願而來的百姓,頗有舉世伐清的意味。
這一刻多鐸深深體會到了以小族御大族的無力,也開始明白多爾袞在這個位置上乾的多麼艱難。
但即便如此這一仗還是要打,該流的血還是得流。
滿洲人從來不會主動認輸。
就在多鐸認為自己運氣已經壞到極點時,盛京方面傳來訊息朝鮮人已經把盛京圍住了。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缺兵少將的盛京就會告破。
多鐸兀自苦笑一聲。他終於明白兄長為何要他不要逃跑了。連老巢都被端了,這天下之大怕是真的沒有滿洲人的容身之所了。
既然如此那便戰個痛快吧!
登萊水師在塘沽登陸成功。
在鄭成功的率領下明軍成功破除了清軍設下的重重壁壘,搶灘登陸成功。
這也宣告著這支明軍在塘沽徹底站穩了腳跟。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向天津衛城挺進。
只要拿下了天津,距離京師便是咫尺之遙。
他們甚至有希望搶在另外三支明軍之前率先攻入京城,而這可意味著莫大的榮耀
朱慈看著一份份從前線送回的奏報,心情激動的無以復加。
多爾袞死、阿濟格亡,山西、河南盡數光復。
北直隸大半土地也已經重新回到大明的懷抱,如今清軍已經龜縮在保定府一地做著困獸之鬥。
最讓朱慈感到高興的是許多北直隸的百姓自發的加入明軍,幫助明軍攻打保定。這證明大明一直是得民心的。
這證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從他登基以來便一直籌劃著這次北伐。他籌劃了整整三年,故而當北伐真的開始後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些將領表現的都太出色了。出色到朱慈不需要過於設計具體的細節。
君臣之間相互信任,才造就瞭如今的局面。
若是朱慈一味收攏權力,怕是這些文臣武將反而會束手束腳。
朱慈現在非常激動。
三年的努力造就了今日。眼瞅著就差一步就能收復京師,朱慈自然不能只坐在紫禁城中。
他決定御駕親征。
這個時候御駕親征,等到朱慈趕到北直隸恐怕仗也已經打得差不多了。
但也正因為此他基本不會遭到太大的阻力。
不然光是文臣勸阻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作為大明帝國的皇帝,朱慈就是要第一個邁入京師的大門,他要讓天下人知道聖天子時刻掛念著祖宗基業,掛念著江山社稷,掛念著百姓的生死。
他要讓天下人明白大明才是天下正統。
他要彌補父皇的遺憾,重振大明的聲威——
s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