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章 宋江和方臘

作者:猛子
處理 s私 檔案時出錯

正月十二,大宋使者趙良嗣趕到潤州。

皇帝在手詔中盛讚了李虎和遼東義軍南下所取得的戰績,然後答應給李虎二十萬貫的援助,不過他有一個附加條件,在北伐之前,必須賣給大宋一萬匹戰馬。

李虎心理稍稍得到了一絲平衡。老子給你賣命,你好歹也要意思意思,不能成天空口講白話。

趙良嗣的心情不太好,看上去很苦悶。他告訴李虎,為了這二十萬貫援助,皇帝和一幫宰執們爭論了很久,最後還是蔡京想了個招,從京東路的賑濟款中拔出了二十萬貫。皇帝這麼做,顯然是為了安撫李虎,擔心激怒他,把一樁好事變成壞事。

“陛下說,北伐成功之後,使相居功至偉,大宋絕不會虧待於你。”趙良嗣看到李虎神色平靜,於是話鋒一轉,說到了戰馬的事。

去年一年,李虎賣給大宋三千匹戰馬,但這個數量太少了,為了準備北伐,大宋需要更多的戰馬,所以趙良嗣懇求李虎,在九月之前,無論如何賣給大宋一萬匹戰馬。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李虎說道,“我把戰馬都賣給大宋,我怎麼辦?我拿什麼打仗?按照去年的約定,一年三千匹戰馬,不能再多了,而且,戰馬的價格要翻一番,每匹二百兩白銀。”趙良嗣暗自苦嘆。賊就是賊,當落難的時候,為了得到救援,信誓旦旦,象狗一樣搖尾乞憐。等到打下平州路了,腰桿硬了,馬上翻臉不認人,沒有一絲一毫的情義,更沒有任何信義可言,如此看來,李虎的承諾根本就是放屁,所有的一切都是不可靠地,大宋若想北伐成功,不能把希望寄託在李虎身上,而是要再次聯金攻遼。

“大宋有大宋的難處……”趙良嗣細述了諸多困難。其中提到一件事,引起了李虎的注意。京東賊宋江在梁山泊舉旗造反,聲勢很大,如今四處攻城掠地。禍害四方,因為京東路的梁山泊距離汴京比較近,所以對京城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你等等……”李虎打斷了趙良嗣,“你說梁山泊有個叫宋江的舉旗造反了?這是真的?”

趙良嗣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我是大宋使者,我有必要欺騙你嗎?“宋江造反大約是兩三個月前的事,聽說他手下有三十六個賊首,都是梁山泊一帶有名的強寇。京東路的禁軍已經開始圍剿,但宋江有一兩萬軍隊,還有大量船隻,短期內估計很難平定。”

宋江?梁山泊?《水滸傳》中地人物也出現了。李虎暗自心寒,呼吸突然有些急促,對自己的判斷愈發沒有信心。難道老爹的故事都是真的?都是對未來地預言?如果他的預言都要變成現實。那過幾年金軍豈不就要南下?大宋豈不要遭受靖康之恥?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方臘呢?你聽說過方臘這個人嗎?”李虎急切問道。宋江造反後。就是方臘造反。據老爹說。方臘造反地規模非常大。宋軍為了鎮壓方臘。呼叫了幾十萬大軍。前前後後打了大半年時間。如果這個人也出現了。那麼。幾乎可以斷定。老爹地故事就是對未來地預言。而岳飛、韓世忠、楊再興等人也將陸續出現在宋金大戰地戰場上。

“方臘?”趙良嗣想了片刻。搖搖頭。“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他是誰?幹什麼地?”

李虎沉默不語。趙良嗣不知道這個人。那麼方臘如果是真實存在地。他還沒有造反。由此引出一個問題。方臘何時造反?是在北伐之前還是在北伐之後?如果是在北伐之前。那宋軍北伐地時間肯定要推遲。由此又引出第二個問題。宋軍是不是因此錯過了最佳地北伐時間。從而錯失了良機。未能收復燕雲故土。所以才有後來地金軍南下。才有恥辱地靖康之難?

倒過來推理地話。造成靖康之難地原因是宋軍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而造成宋軍北伐功敗垂成地原因是方臘造反。那麼。方臘是否真實存在就成為判斷老爹故事真實性地一個最有利地證據。

“方臘和我一樣。是個反賊。”李虎決定把這個未知地事情告訴趙良嗣。“宋江造反。可能會延遲宋軍北伐時間。而方臘造反。後果也是如此。但宋軍北伐地最佳時機就是今年。就是在金軍攻佔上京前後地一段時間內。假若錯過這個時間。金軍南下了。那麼。大宋北伐能否成功。誰都難以預料。所以。請你回去告訴陛下。援助也好。戰馬也好。這兩件事都是次要地。我都可以讓步。都可以做出犧牲。但陛下無論如何要阻止方臘造反。這是重中之重。”

趙良嗣心跳驟然激烈。李虎說得一本正經,非常嚴肅,不像是開玩笑,好象他透過某種途徑知道大宋有個叫方臘的人正在準備造反,而且造反的規模好象不小,甚至嚴重到可以延緩宋軍北伐。假如宋軍延緩了北伐時間,其後果正如李虎所說,將來的形勢就難以預料了。

“你認識他?他在哪?準備什麼時候造反?”趙良嗣急忙問道。

李虎搖搖頭,眼露迷茫之色。他也想知道方臘在哪?他更想知道方臘是不是真實存在。

“我們為什麼造反?不就是沒有活路嗎?”李虎說道,“你告訴陛下,讓他給大宋百姓一條活路,那宋江就不會造反了,方臘也就不會造反了,北伐肯定能成功。”

趙良嗣傻不拉唧地望著李虎,愣了半天,說了一句話,“使相,你瞭解大宋嗎?”

李虎也傻裡吧唧地望著趙良嗣,不知道怎麼回答。我瞭解大宋嗎?應該算了解吧,從我懂事時候開始,我就跟著老爹四處流浪,老爹教了我許多東西,而這些東西和大宋息息相關,我當然對大宋有所瞭解了,不過,我離開大宋很多年了,兒時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如果說了解,自己都不相信。

趙良嗣苦笑,馬上轉移了話題。這件事說了等於沒說,做為皇帝的特使,碰到這種事只能具實稟奏,而且李虎最後那句話極其不合適,連稟奏都免了。

李虎心裡很亂,想了半天才問道:“陛下的意思呢?”

“陛下認為,平州路無險可守,所以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如果你能保持攻勢,將非常有利於宋軍北伐。”

李虎冷笑,直娘賊,念念不忘我這點人馬,一門心思要消耗我,既然如此,那你就慷慨一點,多給點錢。讓人做炮灰還不給飯吃,天下哪有如此摳門地皇帝?

“給我二十萬貫援助,附加條件是賣給你們一萬匹戰馬,然後還要我給你們賣命,請問……”李虎一字一句地問道,“換作是你,你覺得應該如何回答?”

趙良嗣笑得比哭還難看,他長長嘆了一口氣,神情非常沮喪,“我立即回大宋。”他是個使者,他地主要任務是根據皇帝的要求和對方進行談判,如今談判破裂,他只能回大宋復旨了。

臨走之前,趙良嗣說了一句話,“使相,如果你瞭解大宋,或許你地想法會有所改變。”

這句話讓李虎想了很久,然後他請來了李綱,把皇帝的手詔和有關條件具體說了一下。

“李副郎,給我一個理由,給我一個主動進攻的理由。”

李綱凝神沉思,整理了一下思緒,隨即說了起來。

我大宋立國一百五十餘年,造反的非常少,算起來也只有太宗年間的四川王小波和李順,還有這次的京東賊宋江。這主要得益於大宋的各項制度,比如募兵制,每有災害則必募兵,每募一兵則少一寇。還有就是國庫充實,可以及時予以賑濟安撫,比如前年黃河爆發大洪水,淹死河北百萬人口,受災百姓達千萬之眾,但因為賑濟及時,河北安然無恙。

這個國庫充實是指國庫有錢,但這錢不是盈餘累積,還是賒借而來,大宋一百多年來的國庫都是這種狀況,國貧而民富我大宋一朝的財政長期困窘,國力萎靡不振,積貧積弱,然而,從表面上來看,卻是繁榮昌盛,百姓的富裕程度遠遠超過了漢唐盛世,究其原因,是因為大宋的經濟政策非常寬鬆,不立田制、不抑兼併。

所謂不立田制,就是放棄自三代井田、秦漢名田、曹魏屯田、西晉佔田乃至北朝隋唐均田以來的國家土地管制傳統,允許民間私人為田主。

所謂不抑兼併,就是朝廷對經濟中的民間競爭與“兼併”現象採取類似自由放任的不干預態度。

這種寬鬆的政策大大刺激了經濟繁榮,但同時也造成吏治腐敗,“三冗二積”(冗官、冗兵、冗費、積貧、積弱)、國力孱弱之弊日益嚴重,於是到了神宗朝,便出現了王安石變法。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