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為了解決遼東鎮的目前困境!
若是遼東鎮同意本閣的遼餉改革計劃,至少會有三點好處!
其一,本閣的這項提議,可以讓新一任遼東鎮總兵更容易爭取到遼東鎮內部各方勢力的支援,進而是更容易團結所有人、共同抵抗山海關吳家的趁機吞併!而且只要是往後的歷任遼東鎮總兵依然是對朝廷忠心耿耿、受到朝廷的支援與信任,他的權力與威望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其二,本閣的遼餉改革一旦是得以落實,往後的歷年遼餉就不必再像是從前一般,一定要途徑山海關、讓吳家尋到雁過拔毛的機會!這樣一來,山海關吳家必然是收入大減,若是還想要保持實力,就只能向遼東鎮妥協、向朝廷中樞退讓,遼東鎮也就擁有更大機會抵抗山海關吳家的吞併!
其三,朝廷中樞見到遼東鎮主動削減了遼餉支出,就必然會投桃報李,全力支援遼東鎮的下一任總兵,不僅是有助於遼東鎮抵擋山海關吳家的吞併,也有助於遼東鎮可以儘快穩定局勢!
在此之前,遼東鎮的歷任總兵大多是由內部推舉而出,然後再把具體人選稟報於朝廷中樞、由朝廷中樞追加任命,但隨著何總兵的遇害身亡,不僅是山海關吳家想要趁機落井下石,你們以為朝廷中樞收到訊息之後就會無動於衷嗎?若是朝廷中樞趁機施加壓力,不願意承認遼東鎮所推舉的總兵人選,你們遼東鎮又豈能穩定局勢?”
明明是想要趁機加強朝廷中樞對遼東鎮的控制力,但趙俊臣依然是可以言之鑿鑿的尋到各種理由,表明自己一切都是為了遼東鎮著想。
帳內眾人皆是明白,這些理由並不可信。
但絕大多數時候,“理由”是否可信並不重要,只要可以羅列出來、糊弄過去就好。
這就是“理由”二字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所以,聽到趙俊臣趙俊臣的這般說法之後,李世傑當即是點頭道:“趙閣臣的教誨當真是令卑職等人茅塞頓開,卑職也認為,遼餉改革之事對於遼東鎮、對於朝廷中樞皆是有利無弊!”
李世傑的這般表態,很大程度上是代表著李家將門的態度,而隨著何宇的遇害身亡,李家將門的態度也就變得愈發重要了。
李澤荷、甘成、徐郃三人皆是希望自己可以爭取到李家將門的支援,原本對於趙俊臣的遼餉改革之事還是心存疑慮,但聽到李世傑的表態之後,卻紛紛是下定決心,皆是附和表態贊同。
“正是如此!卑職也看不出遼餉改革之事有任何壞處!就如趙閣臣所言一般,只要往後的歷任遼東鎮總兵依然對朝廷忠心耿耿、受到朝廷中樞的信任與支援,就依然可以從容控制各處防區與十餘萬邊軍……卑職對於朝廷一向是忠心不二,自然是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趙閣臣您當初首次提議此事之際,卑職心中就是極為贊同的,只是礙於何總兵的態度,一直都不敢直接表態支援,現在已是再無顧忌,當然是不會再次反對!”
“趙閣臣全心全意的為了遼東鎮著想,遼東鎮自然是不能不識好歹……”
見到帳內眾人的這般態度,史城再次深刻感受到大廈將傾、回天乏術的無力感。
他想要大聲駁斥、他想要訓斥眾人,他想要厲聲質問。
但最終,史城只是無力頹坐於原位,再次是沉默不語。
顧全大局是一個好品質,但它往往意味著犧牲與妥協,也意味著私利受損。
人性之下,只要還不是退無可退的局面,絕大多數人皆是不願意犧牲、妥協、私利受損,對於所謂“大局”也就會視而不見。
也正因為如此,後世才有這樣一句話——“少數服從多數,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
所以,當趙俊臣提議“少數服從多數”之後,許多事情就已經註定了。
而趙俊臣聽到眾人表態之後,則是再接再厲,當場就拿出了一本早已經寫好的奏疏,內容是遼東鎮願意“主動”改革遼餉現狀、以及遼餉改革之際的各項細節,然後就讓李澤荷、徐郃、甘成三人一同簽署了姓名。
等到這份奏疏呈送出去之後,遼餉改革之事就算是徹底確定了。
而趙俊臣針對遼東鎮的一系列計劃,至此就算是已經實現了大半!
……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