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不等朱和堅說完,德慶皇帝已是擺手打斷,道:“記得一個月前,周尚景與程遠道見面談話之際,曾是有過表態,認為你缺乏擔當與魄力,所以就希望你前往南京、協助太子太師王保仁,處理朝廷中樞從南京六部收權之事!這段時間所發生的種種變故,應該就是周尚景的逼迫手段。
關於這件事情,你很快就告知於朕了,但朕當時思來想去,認為南京六部之事關係重大、情況複雜,並不適合你去趟渾水,所以就沒有答應。
但時至今日,為了扭轉世人印象,朕認為你還是應該去一趟,抵達了南京之後,你就協助太子太師王保仁一同收拾南京六部,朝廷從南京六部收權的計劃已經佈局半年多之久,成功機會很大,正是你展現自身魄力與手段的機會。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你前往南京的時候,名義上只是為了祭祖,表面上依然是由太子太師王保仁負責一切,你並沒有參與其中……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後,若是朝廷順利從南京六部收權,王保仁一向是聰慧機敏,他向朝廷請功之際,必然會把你列為首功,朕也會當眾表示,安排你前往南京祭祖就是為了暗中協助王保仁做事,到了那個時候,你自然就證明了自己的魄力與手段;
但若是朝廷的收權計劃失敗,那一切責任就由王保仁獨自承擔,你名義上只是去南京祭祖罷了,這件事情自然是與你沒有任何關係。”
聽到德慶皇帝的這般說法,朱和堅先是一愣,然後也不得不承認,德慶皇帝的這般計劃可謂是萬全之策。
自從一個月前,周尚景提議朱和堅前往南京坐鎮、協助王保仁處理中樞收權之事後,朱和堅就一直都很猶豫,深怕是中了周尚景的陷阱,德慶皇帝也是相同態度,不希望朱和堅去南京趟渾水。
所以,這件事情就一直拖延著,朱和堅一直都沒有給予周尚景明確答覆。
到了今天,朱和堅也知道民間輿情與朝廷邸報的情況,必然是周尚景在逼迫自己做出決定,但他依然不想去南京趟渾水,所以才會覲見德慶皇帝,原本只是希望德慶皇帝能為自己做主、親口警告周尚景不要暗中搞鬼。
誰曾想,德慶皇帝竟是想到了這樣一個萬無一失的妙計,可謂是把趨利避害之術發揮到了極致,於是朱和堅自然是心動了。
在朱和堅的心中,對於德慶皇帝一向是並無太多的敬重之意,總是認為德慶皇帝顧忌太多、行事軟弱,德慶皇帝剛才曾是譏諷唐太宗的垂拱而治就是一個笑話,其實在朱和堅心裡,德慶皇帝也是差不多的形象。
但這一次,聽到德慶皇帝的提議之後,朱和堅卻是少有的心生敬佩,只覺得德慶皇帝還是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朱和堅心動之後,也明白自己不能在德慶皇帝面現表現得太過虛偽,否則只會引來德慶皇帝的不喜,很快就表態道:“既如此,兒臣當然是願意前往南京協助王太師……只不過,這般做法雖是萬無一失,但就是有些對不住王太師。”
德慶皇帝則是渾不在意,揮手道:“他是太子太師,就應該全心全意為你考慮!更何況,他就算是把大部分功勞讓給你,朕也不會虧待他,依然會遵守承諾、讓他入閣輔政,他又有何不滿意的?”
在德慶皇帝看來,臣子為皇帝犧牲不僅是應該的,更還是一種榮耀。
*
就這樣,到了第二天的早朝之上,又陸續發生了兩件大事。
其一,大儒楊洵重返廟堂,再次擔任大理寺卿之職,而現任的大理寺卿方世文,則是升任為山東巡撫。
其二,是德慶皇帝傳旨讓七皇子朱和堅代表自己前往南京祭祖,立刻就要啟程出發。
對於這兩件事情,絕大多數朝廷官員皆是沒有提出異議。
畢竟,以楊洵的聲望與資歷,足以擔當大理寺卿的重任,只要他願意重返官場,就沒人能與他相爭;
而七皇子朱和堅代表德慶皇帝前往南京祭祖之事,雖然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畢竟這種事情理應是由儲君太子出面負責,但太子朱和堉目前並不在京城,而且已是地位岌岌可危,七皇子朱和堅則是公認的下任儲君,所以也沒人會冒頭反對找麻煩。
不過,趙俊臣對於這兩件事情,卻皆是有一些不同意見。
……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