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範是昨夜剛剛抵達京師的,到了後才知道寧修白天已經辦了婚宴,自然極為後悔錯過了一頓大餐。他當夜便叫了個會館小廝去給寧修送信,說明自己已經抵達京師。
他睡了一夜仍然覺得睏乏不堪,顯然旅途的勞頓仍未消退。
正自洗漱間便聽到會館門子的聲音。
“孫爺,寧老爺來了。”
孫悟範噗嗤一聲,差點把漱口水噴了出來。
寧老爺?
這個稱謂倒真是有意思。
“來了來了,寧賢弟,為兄可想死你了。”
孫悟範推門而出,也不顧儀容不整,徑直朝寧修而來。
待他與寧修來了個熊抱,這才心滿意足的道:“嘿嘿,聽說寧賢弟中了進士,又娶了戚家小姐,真是春風得意啊。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四大樂事寧賢弟直接佔了兩件,著實令人羨慕。”
寧修笑道:“啥時候孫兄這麼能說會道了。”
孫悟範翻了記白眼,摸摸鼻子道:“我一直都這樣啊。”
那門子笑道:“二位爺且聊著,小的先退下了。”
寧修與他些碎銀子做打賞,那門子立刻千恩萬謝的接過銀子退下了。
此時院子裡只剩下寧修和孫悟範,孫胖子立刻湊步上前道:“說真的,寧賢弟,昨晚爽快不爽快?”
寧修瞪了他一眼道:“孫兄恁的如此沒羞沒臊的,這種事情也問?”
孫悟範訕訕一笑:“當我沒說。”
“這次孫兄來可是為了談在京師建玻璃廠的事?”
寧修有意岔開話題道。
孫悟範眯著眼睛道:“什麼都瞞不過寧賢弟啊。玻璃這等好東西在南面銷量總歸有限,神京的市場若能開啟,那利潤可就大了。”
寧修知道他的想法,他是想打京師權貴,皇親國戚的主意啊。
這些人往往家財萬貫,且錢都是底下孝敬來的,花了不心疼。叫他們花高價買些玻璃製品充充門面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孫兄看來已經有想法了。”寧修頓了頓道:“門路你準備走哪裡的?”
這是個十分具體的問題,卻很關鍵。
如果不能把這個問題考慮清楚了,即便建了玻璃廠銷路也會很成問題。
“這個嘛,倒也簡單。家父好歹也是一省巡撫,掛著副都御使的頭銜,與朝中故交知會一聲便可以了。”
寧修見他說的雲淡風輕總算長出了口氣。
他就怕孫悟範想要讓自己動用張居正的關係。
這也不是不可以,但不到萬不得已寧修卻是不想動用這層關係的。
畢竟張居正是內閣首輔,為了區區玻璃製品銷路就叫他出面,也太殺雞用牛刀了。
“利潤分成嘛還是老樣子,你六我四。”
孫悟範倒也不貪心,攤了攤手道。
寧修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選址的事情你有考慮了嗎?”
孫悟範連連搖頭:“這可沒有。我昨晚才剛剛到了京師,一頭扎進了這湖廣會館睡覺,哪裡有工夫管這些。”
“孫兄以前就沒有來過神京嗎?”
寧修好奇道。
“我倒是去過南京,神京卻沒有過。”
孫悟範嚥了口吐沫道:“故而此番前來還有點興奮。”
寧修心道看來孫家的生意都集中在南面,北面卻是沒有多少。
“我看易安坊倒是有個不錯的宅子,還帶著兩間門市,可以買下來。”
寧修卻是對在京師開設玻璃工廠早有計劃,連選址都選好了。
當然以後若是要開其他工廠也可以在附近選擇宅子併購。
“那我們快去看看!”
孫悟範是個火急火燎的性子,說著便要動身前去。
“倒不急這兩日。”
寧修笑道:“孫兄此番來了自該好好玩玩。”
“我哪裡有那富貴命。實不相瞞,愚兄此番前來神京不光是為了開設玻璃工廠之事。”
孫悟範搖頭苦笑道。
“哦?”寧修頗感好奇道:“不知是何事?”
“我爹叫我來走通關係,做邊軍生意。”
寧修心中一沉。
邊軍生意?
他知道在大明有募兵和衛所軍戶之分。
如今是晚明,衛所軍戶基本等同於破產農民,真正有戰鬥力的卻是邊軍,這些人都是募兵。
孫悟範說的跟邊軍做生意,卻不知道要做哪方面的?
“孫兄是想做糧食生意?”
孫悟範連連搖頭。
“以前商人們搶著往九邊運糧食,是因為朝廷有開中法,販運了糧食可以獲得等額的鹽引。商人們拿著鹽引再去指定的鹽場兌鹽。”
孫悟範嚥了口吐沫道:“如今開中法廢止,鹽引都攥在皇親國戚手裡,運輸糧食本身又是個賠錢買賣,我家怎麼會去做。”
寧修疑惑道:“不是販糧食,難不成去賣布嗎?”
孫悟範哈哈笑道:“都不是,我家要做的可是鐵器生意。”
“鐵器!”
寧修直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任何對歷史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鐵對於古代有多麼重要。
在冷兵器時代,鐵可以直接鍛造打造兵刃,而大明處於冷熱兵器交界時期,鋼鐵不但可以做刀叉劍戟,還可以鑄佛郎機、造火銃。
可在寧修的認知中,這些不都是匠戶來做的嗎?孫家怎麼可能摻乎進去?
“孫兄認識匠戶嗎?”
“我不認識,但銀子認識。”
孫悟範摸了摸鼻子笑道:“老實說,匠戶們日子也過的不好,現在給邊軍做活不賺錢,他們大多靠接私單維持生計。若是我能給他們足夠的銀錢,他們肯定願意為我做活。”
“只是朝廷會允准嗎?”
“打點到位還是可能的。”
寧修整理了一番思緒總算明白孫悟範想要做什麼了。
除了軍匠,一般匠戶可以接私單,然後孫悟範透過走關係獲得打造冷兵器以及火器的許可,這樣就可以讓那些接私活的匠戶為他做活。等到活兒做好了,孫悟範再透過關係運作,把這些冷兵器和火器賣給邊軍,這樣可以狠狠賺一筆。
細細一想這算不算挖大明牆角的行為呢?
“這件事寧賢弟可千萬別往外說。”
孫悟範叮囑道:“能不能走成路子還是兩說,即便成了也是低調一點好。”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