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憩庐。
常凯申亲自往茶杯里冲水,刚满未满之际,戴笠连忙伸出双手去捧。
放下水壶,常凯申问道:“周明诚真的说他跟罗斯福是朋友,还和英国王子一起合伙开药厂?”
“确实如此,”戴笠解释说,“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前给洪门的司徒美堂做过好几年法律顾问。周明诚又是美国洪门的坐馆大爷,应该是通过这层关系认识罗斯福的。我还派人去香港问了司徒俊葱,据司徒俊葱说,周赫煊参加过罗斯福的家宴,似乎还给罗斯福出过什么主意。”
常凯申点头道:“这倒也说得通。”
“委座,你看杂志的事情……”戴笠小心问道。
“那本杂志就让他办下去吧,强行停刊的影响也不太好。对日本人,不能一味的惯着,只要文章别太激进,那放任自流即可,”常凯申想了想说,“至于引起美国步枪生产线就不必了,我已经派人去了德国,希特勒愿意跟中国展开合作,直接买毛瑟步枪的图纸更划算。”
戴笠笑着拍马屁:“委座英明。”
常凯申又说道:“不过磺胺药品必须增加进口量,你让周明诚保证每年300万的份额,价钱方面都好说。”
“他会答应的。”戴笠欢喜道。
磺胺生意的巨额利润,自然不可能让戴笠一个人拿。至少得找杜月笙合作,才能更加方便的进货和出货,而常凯申这边也是要分一些的。
每年价值300万元的磺胺,戴笠这些人可以卖出2000万元,甚至是更高的价钱,谁让这玩意儿太稀罕呢。
当然,随着伦敦药厂扩大生产规模,磺胺在中国市场肯定越来越常见,到那个时候就不能往死里卖高价了。但至少在这一两年之内,戴笠等人都会因此发大财。
离开憩庐以后,戴笠立即给周赫煊拍电报,把常凯申的意思说明。
周赫煊的回复是:每年300万元的出货量完全可以,但药价必须提高两成,而且今年只能提供50万元的药品,因为欧洲那边已经卖断货了。
戴笠连忙跑去找常凯申,常凯申的批示只有一个字:可!
周赫煊长舒一口气,这几条狗终于喂饱,也能继续刊印发行了。
周赫煊倒也不亏,反正药品生产出来就是拿来卖的,卖给谁都可以。即便利润不给常凯申、戴笠,也会被其他中间商给吃掉,老百姓永远不可能买到廉价药。
只不过,周赫煊感觉很憋屈,他真的不想跟戴笠这样的人打交道。
戴笠虽然策划刺杀了汉奸张敬尧,但他杀的进步人士更多。比如几个月前还跟周赫煊有说有笑的杨杏佛,就在6月份遇刺身亡,背后的策划者正是戴笠。
明年,戴笠还会策划暗杀进步报人史量才,策划暗杀抗日将领吉鸿昌,死在他手里的爱国者难以计数。
……
“正是乌烟瘴气啊!”
周赫煊扔掉手中的,戴笠让他感到恶心,而关于马占山的新闻,同样令人作呕。
马占山此时已经辗转来到上海,公开表示自己只收到171万元捐款。而根据各方统计的数据,这两年全国捐给马占山的财物至少在2000万以上。
剩下的钱去哪儿了?
只有鬼知道。
此事最近闹得很大,甚至激起了学生和群众游行,大家纷纷督促政府彻查到底。
自从马占山因江桥抗战而成名后,赢得全社会的疯狂崇拜。有人填词谱写,有人拍摄电影,甚至出现“马占山牌香烟”,还有人走上街头募捐“马军长抗日基金”,成千上万的女青年寄出求爱信,给马将军为奴为妾在所不惜。
然而,现在大家发现被骗了,他们捐出的大部分钱财不翼而飞。
比如广州的思思中学,校方特别发行了一种“救国券”,上边印着“救国捐款”、“乐捐援助黑省马将军抗日救土”等字样。全校师生踊跃捐款,只要参与捐赠的,最少也捐了1元,整个学校捐款多达6000余元。
抗战捐款去向不明的消息曝光以后,思思中学的师生们义愤填膺,跑去找学校抗日救国会讨说法。而学校抗日救国会坚称自己没有贪污,已经把捐款全部寄给了东北民间抗日救国会,东北民间抗日救国会则表示自己并未收到捐款。
谁说了假话,没人知道。
或许他们说的都是真话,但这些捐款在某个地方出了岔子,被不知名的某些家伙给私吞了。
这件事搞得舆论哗然,极大的打击了民众的爱国热情,甚至有不少人怀疑是马占山贪污了抗战捐款。
南京国民政府派出专员调查此事,很快抓到十几个小虾米。比如几个上海混混,利用民众的抗日热情搞“马军长抗日救国基金”,居然在一年内吸纳捐款3万多元,这些钱全部被混混们挥霍一空。
那几个混混直接被枪毙了,因为社会影响实在太恶劣。但真正赚得钵满盆满的大人物,却依旧逍遥法外,这些家伙是在透支国人的爱国精神,跟投敌的汉奸一样可恶。
难怪马占山那么受欢迎,肯定是有人借机炒作,不断地在背后推波助澜捞好处。
国难,对于某些人来说,却是一场饕餮盛宴。
就在此时,北方又突然出现一个爆炸性新闻吉鸿昌、方振武二人公开自己的共党身份,率部在察哈尔南部地区建立根据地。
早在七月份,常凯申以“妨碍统一政令、破坏国策”为由,命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一起前后夹击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冯玉祥无奈之下只能解散抗日同盟,而吉鸿昌和方振武一怒之下,就高调的宣称自己是共党。
当杂志出版到第三期时,何应钦和日军非常有默契地对吉鸿昌、方振武展开围攻。一边是侵略中国的日军,一边是正规的中央军,居然也能联合起来展开军事行动。
无奈之下,吉鸿昌、方振武被迫投降,接受了南京政府的收编,两人跑到天津来做寓公。
吉鸿昌在天津刚刚找到住处,便跑来三乐堂找周赫煊。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