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
綠洲投資和藍星未來變得非常的忙碌。
綠洲投資還好,因為人員大部分都是花巨資,請獵頭公司從各大公司挖角得來的精英。
這些精英們的工作能力很強。
而且一個個都在洛杉磯附近混跡良久,在加州人脈都不錯,可以說一個個都是地頭蛇。
有這些精英們,綠洲投資的工作進行得非常的順利。
但是藍星未來不行。
這個公司,在亞伯注資控股的時候,全公司上下,包括比亞喬只有11個人。
與其說是一個公司,不如說其實只是一個實驗室。
在矽谷附近,租了一個地下車庫,就是一家公司的。
這種模式在矽谷和美國都快成傳奇了。
當年的微軟公司和蘋果公司,都是在車庫中創業的。
藍星未來這十一個人,全部都是研究人士,比亞喬本人甚至還是斯坦福辭職的教授
這些人讓他們做科學實驗,做科學研究,教書育人可以。
但是讓他們找投資,做商業策劃,做各種商業組織,那就是門外漢了。
要不然也不會因為連個忽悠人的PPT都沒有做出來,結果被都萊亞資本給放棄了。
也幸好這批人不會做PPT,最終才便宜了亞伯。
在一個適當的時機。
亞伯第一次訪問了藍星未來的“總部”,一處車庫。
總部裡面。
11個創始人都在。
他們知道老闆要來,特意停下了手上的工作。
來訪的亞伯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如果不是他的支援,很可能【藍星一號】的研究課程會就此擱淺。
畢竟在這之前,這些人裡面包括比亞喬,基本上已經找遍了整個沙丘路大大小小的風險投資機構。
除了都萊亞資本,因為那位馬庫斯的原因,願意投資支援。
根本就沒有第二家風險投資公司願意支援,在實驗結果和研究結果真正出現之前,這個學術課題實在是太科幻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人員們,連個忽悠人的PPT都不會做,要麼就是一堆學術用語,要麼乾脆就是“我尋思”。
後來都萊亞資本要撤資,卻沒有人願意接受。
好不容易亞伯出現,賣給了亞伯,亞伯還重新投錢進來,實驗和研究才得以進行。
最終實驗和研究,居然僥倖的成功。
才有了這批人現在的榮耀。
所以他們都是很感激亞伯的。
亞伯來到藍星未來的總部,其實就是一個設在地下車庫裡面的實驗室。
潔白的牆漆,各種放著冷光的合金器材,玻璃器皿乾乾淨淨,實驗室人員都穿著白大褂。
很標準的好萊塢科幻大片,實驗室裡面的工作人員的配備。
11個創始人,包括比亞喬在內,規規矩矩的站在那裡。
等待著亞伯的到來。
“各位,上午好。”
亞伯的開場白很直接,甚至有些開門見山。
“我今天來這裡,除了參觀即將偉大的藍星未來以外。另外一件事,就是我想收購各位手上剩下的股份!”
他的這種開門見山式的,有點粗魯的談話方式,面對那些自詡為上層人士的傢伙的話,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悅。
但是對這些科研人員來說,倒反而容易接受一些。
“價格,一定會讓大家滿意!”
亞伯看向眾人。
藍星未來總共有12個股東,亞伯的綠洲投資佔據了90%。
這11個人裡面,比亞喬作為發起人和領頭者,還是最開始的投入者,他個人佔有5%。
剩下的十個人,每個人都擁有0.5%的股份。
“我願意以20億美金的市值,收購各位手上公司的股份!”
“只要各位願意出售,馬上就可以獲得現金!”
“同時!願意出售的人,綠洲投資也不會虧待他。綠洲投資會在未來十年內,按照出售的股份,以相對的百分比的形式,進行十年的分紅!”
“……”
他的話音落下,藍星未來11個創始人,除了比亞喬以外,全部譁然作響,開始左右竊竊私語起來。
20億美金的市值。
按照他們這些人,除了比亞喬以外,其他人的股份的佔比來說的話,0.5%就是價值1000萬美金。
比亞喬的5%,價值高達1億美金。
這些創始人們發現,只要接受,就可以馬上成為千萬富翁。
比亞喬甚至可以直接成為億萬富翁。
而且後續居然還有分紅。
按照個人所佔的股份的比例,每人可以得到每年0.5%股份的乾股的分紅。
說不心動是假的。
在藍星未來的實驗成功之前,這些人裡面,也就比亞喬算是個頂級的中產階級。
其他人每個月收入也就幾千美金。
一下子可以得到這麼大一筆錢,有些人一下就願意賣了,中一個高舉起手來:“我願意出售股份!”
看到有人搶先,其他一些人也舉手,表示願意出售。
亞伯還算滿意,笑著點點頭。
然後揮揮手。
身後一直沉默站著的法蘭克帶頭的法務團隊和會計團隊就上來,和各個創始人談判。
一天的時間下來。
綠洲投資對藍星未來的持股比例,從90%,增加到百分之96。
之所以不是百分之百,因為有一些人並沒有全部出售手上的股份。
比如比亞喬,他就只賣出了4%,流下了1%的股份。
剩下的4%,亞伯也不再強求。
本來90%的股份,其實就已經穩得不能再穩,是上市公司的話,甚至可以強行收購股份退市。
之所以還來這麼一波操作。
因為有錢不賺王八蛋。
這些股份未來一定會更值錢,花一些小錢先提前收購,這是阿爾弗特利和拉納的建議。
經歷過這麼一番小插曲後。
在控股母公司綠洲投資的幫助下,關於【藍星一號】的產品技術細節釋出會,有條不紊的準備中。
釋出會場,演講稿,到場人員名單等等,都在準備著。
其中邀請到場人員的名單最為重要。
既然是釋出會,又想要一炮打響,那自然需要請那些著名的新聞媒體。
媒體是必須邀請的。
除了媒體。
還要邀請那些環保組織的負責人,或者相關人士。
有了這些人的站臺,也讓媒體的報道更加的有說服力。
然後剩下的才是最關鍵的。
甚至這一批人的到來與否,事關這次釋出會的成敗!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