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8章 奥斯卡颁奖(1/2)

作者:安平泰
马友友演奏的曲目就是《卧虎藏龙》的配乐,在他的大提琴演奏下,令人惊叹的揉弦和滑音技巧让这件西洋拉弦乐器既拥有马头琴的激越又拥有二胡的缠绵,从a弦高音区颤抖沙哑的哀唱一跃至c弦低音区结实厚重的陈述——原来大提琴是可以如此完美地演绎中国人的情感的。清冷却不失温暖的音色同幽冥空旷的箫交相辉映,衬着古筝清澈的琶音和弦乐优美的应和,如泣如诉、欲语还休。忽然而至的管乐在弦乐急切反复的上行中重复着大提琴的主旋律,单薄的琵琶轮指在管弦乐宏大的急流中奋力抗争,仿佛说尽了人世的变幻无常,却终于在一片硝烟中回归宁静,虎卧龙藏。也许,这部电影连同音乐本身都是中国道家太极的精确诠释,无论人性亦或音符都充斥着阴阳的矛盾,在相生相克中抵达和谐的永恒。在李慕白的刀锋剑端亦或玉蛟龙的眼角眉梢,忽然之间,万籁俱寂,弦凝鼓绝。

这首让人荡气回肠的大提琴演奏结束后,现场的嘉宾都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陈锋也是不由对自己这位同胞肃然起敬,现场听他的演奏实在是一种非常愉悦的感受,也让陈锋对大提琴这种乐器有了自己全新的感受,小提琴与之相比之下倒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心里琢磨着回去后要不要也买把过来好好的学学。

马友友的精彩表演结束,紧接着的就是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的颁奖,当颁奖嘉宾念出“卧虎藏龙,谭盾!”的名字时,整个现场顿时响起一阵欢腾,谭盾身穿一套深色的中山装,在场内男士众多的西式礼服中卓而不群,衣人合契,绝对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满面微笑的谭盾走上领奖台。

自《卧虎藏龙》影片上映以来,片中独特优美的音乐就获得几乎是众口一辞的好评,作为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华人作曲家,谭盾一直以其在国际古典音乐领域中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交响乐、歌剧和多媒体的创作而独树一帜,而应李安导演为影片《卧虎藏龙》所作的原声音乐,可以说是他力求跨越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一部成功佳作。

陈锋的前世记忆中,谭盾和马友友就是因为《卧虎藏龙》这部奥斯卡获奖电影才被他正式认识的,相信国内的很多人也是如此。

谭盾幼年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后来进入京剧团开始其京剧音乐家身涯。1977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取得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院,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他是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在校时创作的第一弦乐四重奏《风.雅.颂》运用民间曲调,中国宫廷音乐,庙堂赞歌等原始素材,给人清新、别致的感觉,获得了1983年德里斯顿.韦伯尔作曲比赛二等奖。被新闻界、艺术界称为“新潮音乐”、“先锋派音乐”、“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到美国后,数家知名乐团聘他为乐团作曲,并出任bbc交响乐团(苏格兰)驻团作曲兼副指挥,1988年在美国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这是中国音乐家在美国首次举办的音乐会。在那个时代,他是被视为叛逆的青年一族。1979年,22岁的谭盾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就因使用了鼓、萧等当时被认为是前卫的音响和技术而引起争议。由于坚持在声音、技术上的不断探索,他被认为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到美国后的谭盾也曾有过在街头拉琴谋生的经历,1989年,一首以自制乐器演奏的作品《九歌》问世后,谭盾终于在国际乐坛获得成功,并不断以令人惊奇的创作成为越来越被国际乐坛瞩目的重要作曲家。…,

从1990年开始,谭盾进行了一系列试.图把剧场表演和乐队结合起来的《乐队剧场》创作,其中为音乐界著名的“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而写的《鬼戏》及为日本nhk交响乐团创作的《门》,因其特别的表现方式而引起轰动;《交响乐1997--天地人》由大提琴家马友友、香港交响乐团和中华编钟乐团于1997年香港回归音乐会上首演;同年歌剧《马可.波罗》成为当年国际乐坛最轰动的重要演出,并为谭盾赢来诸多好评与国际奖项,包括格莱美作曲大奖;此外,他所创作的歌剧《牡丹亭》、为美国纽约爱乐乐团创作的协奏曲《水》以及为全球新千年电视庆典节目《2000 today》所写的同名交响曲和为纪念巴赫逝世250年、受巴赫音乐学院委约的《马修受难曲》等不断成功上演,谭盾多元化的音乐使他声誉日隆。

他以其鲜明而具有挑战性的.音乐观念,与世界各主要乐团合作,曾指挥过的当代最重要的乐团包括:荷兰皇家爱乐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法国里昂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巴西圣保罗交响乐团、伦敦小交响乐团及中国爱乐乐团等。曾被《纽约时报》评为1997年度“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

在进行例行的感谢后,谭盾说道:“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让音乐冲破国界,今天这个奖证明了我的梦想正在实现。《卧虎藏龙》的原创音乐为东西方文化、情感与动作、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架筑了一座桥梁,开始了一次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旅程。这再一次证实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现在这个梦想和这份努力经由奥斯卡金像奖,经由“东西方大家庭”中的观众而广泛传扬,真是让人欢欣不已。我的另一个重要音乐创作理念就是融合被固有文化分隔成不同类别的音乐,让它们互补长短。比如通过对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细腻诠释让电影音乐更富于艺术性;通过引入新的表现形式和创新观念而让古典音乐更具有挑战性,更能吸引众多年轻观众。今天《卧虎藏龙》的成功正是对这一尝试的肯定和鼓励。”

谭盾的获奖是《卧虎藏龙》一片的第三个奥斯卡奖,.尽管目前来说,这三个奖项都算不上是什么“大奖”,但已经迄今以来,华语片在奥斯卡上最大的成就了。

这个奖项结束后,接着的又是嘉宾表演时间,演.唱者是来自冰岛的女歌手比约克,陈锋对她了解的不是很多,她演唱的歌曲是所担纲主演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中的主题歌《ive 色enall》,这首歌比较另类,但还算是值得一听。

不过,正在这时.候有工作人员过来请陈锋去后台做准备,因为他要担任不久后“最佳原创歌曲”奖项的颁奖嘉宾。

陈锋在随身两名贴身保镖黄永和张强国的陪同下,跟随着那位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后台,然后就见到了之前的那位“白发笑星”史蒂文.马丁。

“哦,long,请允许我向你表达最亲切的问候。”史蒂文.马丁略显激动的说着,在陈锋的示意下,黄永和张强国这才让开了,他上前一把紧紧拥抱了陈锋,让后者不由愣了一愣,才推开了他,微笑道:“马丁先生,那么现在你能跟说明一下,待会儿我要担任颁奖嘉宾时的注意事项吗?”。…,

“哦,当然!”史蒂文.马丁笑道,“谢谢!那么现在,我向你说明一下,过会儿的颁奖细节,以及注意事项。”

在这位白发笑星的介绍下,陈锋一一记住了,其实也没什么,只要拿到名单,上台宣读一下,然后将小金人交给获奖人就可以了。

“long,趁现在有点时间,你就给我签个名吧。”史蒂文.马丁显然早有准备,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支钢笔和一本记事本来。

陈锋没想到他这位名人居然来真的,还真的想要自己的签名,便也笑着接过递来的钢笔和记事本,在空白的扉页上写下了祝福语和签名。

“谢谢,实在太感谢了,能获得你的亲笔签名,可是一件非常值得向人炫耀的事。”史蒂文.马丁高兴的说道。

陈锋笑了笑没说话。

史蒂文.马丁见此,也不跟陈锋多说,毕竟时间有限,现在舞台上比约克的演唱都快结束了,这个奖项颁发结束后,下一个奖项马上开始,就轮到陈锋这位颁奖嘉宾了。陈锋走到后台的过道旁,正好将舞台上的情景看个仔细。

最关键的时也刻紧跟着到来,做为颁奖嘉宾的朱丽叶特.比诺什走上了舞台,她是世界知名的法国电影明星,她的代表作有《布拉格之恋》。她这次要宣读的就是“最佳外语片”的最终获得者。她在故意停顿了许久之后,终于念出了最佳外语片奖《卧虎藏龙》的名字,霎时全场沸腾了,而在观看直播节目的国内无数观众的热情和骄傲也是跟着沸腾了。场内场外的华人欢声雷动。陈凯歌、李安、张艺谋都曾有过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经历,但每次都失之交臂,这一回李安总算理直气壮地在最佳外语片的行列里添加了最新的语种——中文。

走上颁奖台的李安手握奥斯卡金像,神态宁静地掏出一张小纸片,感谢道:“谢谢你们。谢谢学院对非英语影片给予的特别重视。我要谢谢我的出品人徐立功、比尔.孔,谢谢这些才华出众的演员,谢谢所有为该片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谢谢詹姆斯.沙穆斯、大卫.林德、泰德.霍普,谢谢每一个人。谢谢哥伦比亚公司亚洲办事处的芭芭拉.罗宾逊,谢谢新力公司的加里斯.维根。谢谢新力古典音乐的汤姆.伯纳德、迈克尔.贝克、玛西.布鲁姆杰出的工作。最后,谢谢我台湾的亲友,谢谢我香港的伙伴,谢谢在大陆拍片时给予我们巨大帮助的每一个人。这真是份巨大的荣誉。谢谢你们。”

李安的获奖感言主题两个字就是“感谢”,念了一串长长的名单,感谢参与影片拍摄的所有人。以前人们讲起华人电影导演的手,肯定只会想到张艺谋之流,但在这一届的奥斯卡之后,李安无疑成为所有华人导演争相效仿的一个榜样人物,成为华人导演的第一人。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湾屏东潮州,祖上作过国民党时期的县长。李安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甚有古风、教子极为严格,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逢年过节在家里还要行跪拜礼。李安就是在这样有浓厚中国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家庭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浸染,父权家庭的中国典型模式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甚至是原始素材。1975年他自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他先是在伊利诺斯大学学习戏剧导演,获戏剧学士学位。后又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并获得电影硕士学位。在纽约大学学习期间,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及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奖——金穗最佳短故事片奖。1984年以《分界线》(“fine line”)作为其毕业作品,从纽约大学毕业。该片曾获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

此后,李安因没能找到一份与电影有关的工作,不得不赋闲在家,靠仍在攻读伊利诺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妻子林惠嘉微薄的薪水度日,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期间,他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就这样,在拍摄第一部电影之前,李安窝在家中当了6年的“家庭主男”,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就连丈母娘都夸奖.日后回忆起这段难熬的生活,李安至今仍然十分痛苦:“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

1990年,李安完成了剧本《推手》(“pushing hands”),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1992年,他亲自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生活中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这部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由于《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第二部电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在这是一部关于传统露n理观念的通俗剧。这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式制作的中国电影,上映后赢得了一致的好评。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他的家乡台湾,这部电影获得了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从此,李安在国际影视界的声誉猛增,一举跃入世界知名导演行列。

1994年,他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