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了多天的時間,李泰終於選擇登上太子的位置。
李世民面色自然是喜悅的,因為這一位兒子終於接受了。
嚴格意義來說的話,李世民對待李泰已經十分寬容了。
“青雀,繼任了太子之位後,那麼眼下有件事情,父皇就先交給你。”
李世民笑眯眯對著兒子出聲說道。
“不知曉父皇有什麼事情交代兒臣。”
李泰面對父皇目光有一些遲疑,不過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又一年秋闈快到了。”
“往年都是朕在負責,今年就交給青雀了。”
李世民面色表情不變繼續說道。
話語之中彷彿這件事情是小事情一般。
其實秋闈的事情,還真的不算是小事情。
比如說要維持長安秩序,還要考慮出卷問題。
審閱過目等等,還有最後閱卷等問題。
可以說麻煩的事情不是一般多,而且全天下目光都盯著。
隨著糧食便宜和土豆推廣之後,諸多百姓都能吃得飽了。
甚至每一年還能有不少餘錢了,那麼自然有一些追求了。
比如說一些書院的建立,讓百姓看到成為讀書人的可能。
事實之上書院諸多建立,確實影響到了世家對於知識的壟斷。
可是這有什麼辦法,書院同樣代表一條利益鏈。
一些落魄的世家自然忍不住了,導致了最後連大世家都加入進去。
難不成還要找安玄公麻煩,這怎麼可能。
現在的舒安金身已成,當代的聖賢,這一些世家可沒有那麼傻。
導致了不少百姓出身的讀書人開始參與了科舉之中。
雖然階層之上還是有差別,至少出身士族看不起這一些百姓出身的讀書人。
不過在科舉面前,不論出身,只憑才學!
算是有相對公平的機會,絕對公平自然沒有辦法的。
畢竟世家資源就不是尋常百姓能夠比的。
但是這變化的話同樣是讓李世民覺得非常的欣喜。
因為這代表的話世家可能壟斷可能被打破。
雖然曾經是世家之中的一員,但是身份轉變之後。
李世民為了大唐江山穩固的話,那麼同樣是只能對這世家下手了。
這是註定沒有辦法的事情,當初楊堅上位還不是有世家支援。
但最後吶,還不是對於這一些世家十分忌憚。
甚至幾度削弱,現在李世民所做的話,不過是帝王該做的事情。
想要大唐更好的話,那麼這一些世家必須要削弱。
對於自己父皇的心思,李泰自然是有一些瞭解的。
所以李泰面色之上就有一些哭喪,不過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
畢竟這是他上任太子之後,被父皇委任的第一件事情。
而且他同樣知曉,這是父皇給他培養自己手下的機會。
畢竟若是最後考核的人是他話,那麼自然會像他靠攏了。
這還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最後李泰只能答應了下來了。
......
這件事情的話,對於李世民來說的話,算是小事情。
但是對於整個長安計程車子來說的話,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要知曉多年來,最終決定題目的話,是李世民。
可以說對於當今陛下可能選擇題目的風格已經摸清了不少。
但現在的話突然換成了太子的話。
那麼可能選擇的風格就不一樣了,之前不少士子準備可能無用了起來。
“誰知曉太子會選擇題目。”
“誰有了解過這一位太子的性格。”
“求一份現今太子可能的出題。”
......
整個長安的話士子話瞬間紛亂成為了一團。
一個個手忙腳亂了起來,特別是這一位太子出身書院。
這一個資訊的話同樣成為關鍵,不少人甚至向一些書院計程車子討教。
因為明顯出身書院計程車子先天上佔據了優勢。
可惜是現在出身書院計程車子,面色之上同樣的懵逼。
或者顯然還沒有認清楚現在的狀況。
原因很簡單,之前關於李泰訊息雖然在諸多國公大臣之中流傳。
但和書院計程車子可是沒有多少的關係。
現在這一位四皇子突然上位的話,可是讓書院士子來個一個猝不及防。
“我和太子出身同一個書院?!”
特別是對於那一些原本平民出身計程車子面色更是不敢置信。
可是事實話就是如此,可惜的是他們和現在太子可是不熟悉。
當初那幾位熟悉的,都已經十多年的時間了。
可以說對於四皇子印象已經沒有什麼用了,因為人是會改變的。
導致了現在就算想要知曉李泰的資訊同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少朝臣同樣有子嗣要參與科舉。
不過之前已經有了規定,若是有子侄參與的。
那麼該朝臣就不能參與命題之中,以保證公平。
要知曉很早時候一些朝臣便發現了,從科舉更能脫穎而出。
哪怕是就讀於國子監,同樣有不少二代參與科舉。
特別是這一些人都是心高氣傲的主,自然希望能夠像自己父輩那般。
而之前國子監和書院的對比,更是讓這個比例大幅度上升。
有才華的人,不管什麼身份,都希望透過科舉證明自己。
因為得到的關注是不一樣的,不過這一次的話,同樣不少人認為是機遇。
很明顯不少人看出了陛下的意圖,就是讓太子培養班底。
那麼就是為了未來做準備了,若是現在能夠投身太子麾下的話。
那麼未來得到的機會無疑更多了一些。
甚至還有可能現在太子的心腹,那麼日後朝堂必定是有一席之地的。
位極人臣的話,並不是不可能。
不少大臣和世家同樣能夠看出這一點。
原本不準備參與這一次科舉計程車子,紛紛被趕鴨子上架了。
瞬間秋闈的人數暴漲了起來,甚至這個數字的話還在不斷增長。
因為現在訊息還沒有傳遞多遠,還沒有傳遞附近。
路途遠的話,肯定是來不及的,但附近的話還是來得及的。
有意思的是,原本參與出題的幾位大臣,退出了一半之多。
最後李世民考慮還是讓人補上去,並沒有為難這一些人。
若是這一些大臣子弟真有才能的話,那麼給一個機會同樣無妨。
反正受益的都是李泰,人才的話李世民從來都不嫌多。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