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九章鹿死誰手(三十二)

作者:小橋老樹
第二百六十九章鹿死誰手(三十二)

薛府的後院錯落有致,各式應景的花朵開得格外繁盛,這個院子是侍郎薛居正躲避世俗的世外桃源。

午餐過後,薛居正如往常一樣換下了官服,穿上普通仕子們最標準的服飾——青色圓領長衫,取過翻得爛熟的《史記》,靠著胡椅,隨意地翻閱起來,翻了幾頁,這往日最能讓自己平靜的、帶著一股草味的書頁,卻難以讓自已安靜。

“唉。”薛居正在心中嘆息一聲,這刑部大堂的案子,如影隨形地粘在腦海中,根本不給自己歇息的時間。

出了院門,很快就來到了刑部尚書裴巽府中。

大周朝的行政制度多是繼承大唐,就中央官制來說,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省(尚書、門下、中書),一臺(御史臺),五署(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九寺(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

三師三公是一種崇高的榮譽職,並無實權,經常是有位無人。九寺源自過去的九卿,漢代的九卿分掌全國政事,位尊權重,經兩晉南北朝演變到隋唐,九卿改為九寺,其職權為六部所取代,性質上九寺僅為天子宮庭庶務之官,地位清閒,而無大權。國家的行政大權集中於“三省”、“一臺”。

刑部就是大周朝最高的司法機關,刑部尚書裴巽執掌刑部多年,向來以嚴刑峻法聞名朝野,薛居正和裴巽相識多年,早年還曾受到過裴巽提攜,對這位恩師的威嚴和狡猾素有領教,當他進屋看到躺在床上養病的裴巽。從其眼神再次證實了自己的判斷:裴巽確實是裝病,把扎手的刺蝟扔了過來。

聽完了案情,裴巽不置可否,勉強坐起身來,一個小使女連忙過來,為其梳理頭髮,薛居正端坐床頭,靜靜地等著恩師開口。

等到小使女走開。裴巽從衣服上挑起一根白色的長髮,對著大門地亮光仔細端祥。“真是逝者如斯,如今我也是滿頭白髮了。”裴巽年紀不到五十,頭髮亦大半白了,就是這些蒼白,讓其在刑部大堂上憑增了許多威嚴。

“人不服老不行,若是在十年前,這一場小病根本不在話下。可如今卻讓我躺在床上難以起身,經此一病,老夫恐怕也要告老還鄉了。”

薛居正忙道:“大人言重了,若你告老還鄉,誰能鎮得住刑部大堂。”裴巽帶著一絲嘲諷的笑容。道:“俗語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古來稀,我已是知天命的年齡,自己是多少斤兩已秤得清清楚楚,刑部大堂離了誰都一樣刑部大堂。”

兩人聊了一會,薛居正裝作隨意地道:“澶州一案,恩師能否贈我一言。”

裴巽自然知道這才是薛居正來的真意,他背靠著床。眼望著床頂,沉默了半響,才道:“解鈴還需繫鈴人,誰把王、鄭兩人帶回大梁,就由誰來解這個難題。”

裴巽隱含的思路和薛居正不謀而合,侯大勇是當朝輔臣,位高權重,聲威日隆。他千里迢迢地把王德成和鄭有林帶回大梁。自然大有深意,這個深意正是薛居正最為懼怕的東西。

出了裴府。沿著小巷不過數百步就是昝居潤的府弟,過了昝府,就能看到寬闊的侯大勇府弟。

薛居正未穿官服,門子就有些懶洋洋地問道:“有什麼事情?”薛居正不喜穿官服,但是,名刺向來帶得齊整,聽到門子地問話,也不多言,就把名刺遞了上去。門子眼尖,他見到了遞過來名刺的規格,立刻知道了他的品級,馬上換出笑臉道:“大人請進休息室稍等,在下立刻進去通報。”

休息室是侯大勇專門為到府拜訪的客人所準備,裡面有上好的茶水、飲食,還很人性化地安有一個書架,裡面整齊地擺放著一些書籍,薛居正是第一次到侯府,饒有興趣地看著這個別具一格的休息室,更讓他意外的是,在書架上居然還有全套的《史記》。

一位同樣穿著圓領長衫地中年人,正依著書架的一側,搖頭晃腦地看著厚厚的書,薛居正不經意間,看出來人捧著一本《唐詩雜選》,此人看得極為專注,連薛居正來到身邊也沒有注意到。薛居正心中一笑:“好一個書痴。”也就放棄了和他交談的想法,抽出《史記》,自顧自看了起來,剛翻數頁,一名相貌不凡的年輕人出現在會客室內。

他拱手道:“在下封沙,請公孫大人和薛大人稍侯片刻。”

看《唐詩雜選》地中年人正是公孫維揚,他如今已是青州刺史了,他在環縣曾經見過封沙,雖然已有三年,可他仍是一眼就認出了這位侯相親隨,就恭敬地還禮道:“封參軍,別來可好。”

封沙對公孫維揚印象頗深,當初在環縣之時,縣令公孫維揚是一幅窮困潦倒的模樣,可是隨著環境地位提高,公孫維揚一掃窮困相,有著飽學之士的儒雅,又有著高位者的自信。

薛居正久居大梁,訊息也靈通得緊,一聽介紹,就明白了公孫維揚是皇宮新任崔正統領地姐夫,在崔正擔任皇宮衛隊新統領之時,薛居正還頗為奇怪,崔正雖然出身青州崔家,可是崔家已不是隋唐之時天下第一姓的崔家,沒有特殊原因,不可能由一位指揮使直升為皇宮禁衛統領,此時看到了新任青州刺史公孫維揚,精於《史記》的薛居正立刻嗅到了其中的真味。

過了二柱香的時間,薛居正這才得到了侯大勇召見。

一幅畫、一盆高品質的蘭草,數張硬木胡椅,一杯清茶,使寬大的會客室顯得簡約而高雅。

侯大勇雖然來自另一個世界,可是他並不是歷史學家,他根本不知道眼前的薛居正是《舊五代史》地作者,一位稱得上歷史大家的朝廷官員,對於侯大勇來說,眼前的薛居正只是一位普通的刑部侍郎。

刑部大堂審案的所有細節如今已化成了灰燼,安靜地躺在了書房的陶盆裡,侯大勇也就料到了薛居正會來稟報此事,他和其他大人物一樣,不動聲色地聽完了薛居正的稟報,等到薛居正結束了他的故事,侯大勇靜靜地盯著薛居正,沒有說話。

沉默是短暫地,但是對於薛居正來說,侯相地目光是如此的高深莫測,讓他禁不住心中有些不安,仔細回想了一遍自己所說,並沒有任何地不妥之處,便控制住心神,等待著侯大勇發話。

“我送薛侍郎一句話,刑部審理案件,要公開、公平、公正,若做到這三公,行萬里船也會平安無事。”

薛居正暗自苦笑:一天之內被兩位大人物贈言,一為“解解鈴還需繫鈴人”,另一位為“公開、公平、公正”,這兩句話就如啞迷一樣,扔給了滿腹學問的薛居正。

等到薛居正走出了大院,侯大勇對身旁的封沙道:“歷史有時會有驚人的相似,薛居正最愛讀《史記》,我相信他能夠聽懂我的話。”

封沙跟隨著侯大勇數年,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他已頗能跟上侯大勇的思路,漸漸地成為侯大勇的核心骨。

“裴巽是一隻老狐狸,薛居正也是一隻不遜於裴巽的狐狸,這兩人一定會想辦法做到侯相提出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若是他們想不到這個辦法,就真的有損刑部大堂的威名。”忽又抿嘴笑道:“張美大人向來眼高於頂,今日居然肯到府上來,真是讓人想不到。”

侯大勇想了想王德成的模樣,道:“但是王德成能做到澶州刺史,張美也是暗中打過招呼,王德成所言並不能全部相信,他如此忍讓鄭有林,想必還另有隱情。”

封沙心領神會地道:“這個隱情,或許就是我們最需要的。”

侯大勇思路又回到了禁軍身上,道:“龍威軍必須要絕對可靠,那個趙文是個絆腳石,必然毫不留情地把他除掉。”

“這事請侯相放心,趙文身旁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他,只要他稍有疏鬆,就取他性命。”

“還有,郭炯不要沾上此事,就讓軍情營單獨完成,只是趙文是禁軍將領,又是李重進的心腹,務必要一擊成功。”

在滄州之時,趙文的軍職比侯大勇要高,數年時間,侯大勇已經成為皇親國戚,成為權傾朝野的宰相,趙文對以往的行為深深後悔,若是他能夠預測未來,他就不會數次和侯大勇為敵,可是天下沒有後悔藥吃,他來到大梁以後,生怕如趙武一樣遭了毒手,每天都是高度戒備,生怕稍有鬆懈,就會莫名其妙地丟了性命。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