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9 進身之階

作者:薰香如風
乘幕府馬車,駛向關首。許師與盧氏,枯坐無言。

許久,盧氏言道:“此事或不可為。”

“姐姐何出此言。”許師問道。

“先前只聞其名,未見其人。今日得見,薊王果然英雄了得。”盧氏言道:“我之媚術,或可惑亂眾生。然卻無法令英雄折腰。此事,不如……就此作罷。”

“姐姐怕了?”許師反問。

“若只我一人,縱是刀山火海,又有何懼。然萬一事敗,牽連一家老小。悔之晚矣。”盧氏言道:“所謂‘卑不謀尊’,只因‘尊者’權勢滔滔,生殺予奪。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君王一怒,血流飄杵。薊王今日面見,乃是行‘先禮後兵’,勸我等回頭。”

“若不回頭,又當如何?”許師再問。

“若不回頭,許,再也回不了頭。”見慣生死的盧氏,眼中竟隱有懼色。

“如此,姐姐當自回。舍我一人,能阻漢人役我百萬族眾,又有何所惜。”許師不為所動。

盧氏一聲輕嘆,不再言語。

同上隴山,半途而廢,舍友獨回,是為不義。行走江湖,斷不可如此行事。然心中又升一絲僥倖。許,薊王並未發覺,亦未可知。再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以我二人上佳姿色,得薊王幸之,事或能成。

心念至此,盧氏這便強留作陪,尋機行刺不提。

昇平裡,環繞隴山一圈。東坂多東官。西坂多西官。東官便是流徙敦煌的關東罪官。西官自是西域都護府之官。

諸如西涼刺史府一眾屬官,多聚居在比“昇平裡”稍低一階的“承平裡”。承平裡,取“四海承平”之意。又往下,便是士人聚居的“清平裡”,取“四海清平”之意。再往下,乃絲路豪商聚居的“富平裡”,取“四海富平”之意。

正因四海館依山而建,虎踞隴山正中,縱跨數個街衢。故數個里弄,皆內涵“四海”之意。

取名亦有深意。足見薊王長據隴右之心。

上行而下效。

見匠人不惜工本,將昇平裡館舍立柱,皆用筒磚巢狀。關城居民亦紛紛購買,包裹自家立柱。畫像筒磚為“雌雄空心磚”。雄磚有軌,雌磚有槽。凹凸相合。包裹立柱,甚是牢固。筒磚可防山鼠啃食鹽漬木。早在管寧修造督亢時,便已令匠人燒造。亦歷經數代改良。乃摻入東凌運回的冶煉礦渣,燒造而成。堅如磐石。“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有“鉛磚”美譽的秦磚,與漢瓦並稱於世,足見一斑。

話說。自北海一龍離任,新任督亢令一職,懸而未決。一城政務,皆由薊都尹婁圭代管。去年正臘前,大朝會。王太妃還問起四方館可出大賢。今春伊始,便傳捷報。

有北海營陵人,王脩,字叔治。登臨六層樓,憾止黃金闕。

當殿問政,對答有據。遂拜為新任督亢令,食俸一千石。

督亢令一職,之所以懸而未決。正因北海一龍,政績斐然。南蠻感恩戴德,自歸於漢化。再加督亢兩位賢者,胡騰與張敞,教書育人,潛移默化。如今督亢少年童子,已與漢人無異。黨錮雖未解,劉備卻已擢升二人為學壇祭酒,食俸六百石。然,所謂“行百里者半於九十”。眼看督亢漢化大成,若無循吏繼任,乃至反覆,反而不美。今王脩同為北海人氏,鄉音不改,鬢毛未白。年富力強,正當大用。接任督亢令一職,足可放心。

為政半月,民心得安。

薊都尹婁圭評價:王脩忠貞正直,素懷大義。為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

書報大震關。薊王亦頗多欣慰。正臘雖過,仍特賜“六珍六寶,六饈六饌”,外加半年食俸。王脩上書拜謝。得遇明主,真乃三生有幸。

黃金臺上四方館,之所以名動天下。正因其,能提供天下寒門夢寐以求的“進身之階”。且薊王言出必行。只需登臨黃金闕,必食二千石。薊國上幣二千石,足可媲美三公萬石年俸。

黃金臺對寒門的吸引力,毋需多言。

劉備在隴山,造四海館,亦有此意。如此,關西寒門便無需千里迢迢奔赴薊國,便可得“進身之階”。

四方、四海,皆有掃榻以待“天下俊才”之意。

“三加九錫”詔書,如約而至。陛下賜婚詔書,竟也裹挾其中。倒讓薊王君臣,始料不及也。

訊息傳回西傾山,百萬鍾羌,無比拍手稱快。

輾轉反側,患得患失。寒夜漫漫,孤枕難眠的女豪,亦徹底心安。數日待嫁不提。

萬事俱備。只需等薊國千車名產抵達西傾王庭。二人便將行結婚大典。至於陪嫁。牛羊、駿馬,僕眾,必不可少。劉備看中,還是女豪身後百萬鍾羌。願意出山的鐘羌,當如氐人無二。不願出山的大小豪帥,劉備亦不勉強。好言安慰,著令善待。

西傾山王庭,亦將修造成漢家城池。取暖可用熱泉,度日可燃石炭。戲志才曾代主許諾,修造城池,為湯沐邑。薊王一言九鼎,自當兌現。

還有逆上高原。

不急。徐徐圖之。

大震關首,雲霞殿。

“三加九錫”詔書已至。劉備遂開府議。

“啟稟主公。陛下精於算計,傳聞在西邸做列肆,常與宮女假扮商賈,行貨賣嬉戲。今,三下詔書,欲加主公九錫。天下人皆拭目以待。主公何不與陛下討價還價,亦行貨買嬉戲,以悅聖心。”李儒笑道。

劉備輕輕頷首:“先前。諸位讓孤‘另求他物’。可是要索取封地。”

“然也。”李儒等人相視而笑。

荀攸起身奏報:“陛下行‘拋磚引玉,真賜假予’之計。不過是吝賞嗇賜,想堵悠悠眾口。王上自當爭取。”

“以諸位之見,當索取幾縣?”劉備問道。

“當取二縣。”李儒並指言道。

“為何二縣?”劉備又問。

“薊國已有九縣。再並二縣已過十,是其一。陛下先前不過增封三縣,若再求三縣,則為貪得無厭,是其二。若只求一縣,我等又心有不甘,乃其三也。”李儒笑答。

“不求加九錫,卻求賜婚增邑。”荀攸言道:“此可比王翦‘請宅自堅’。以消陛下疑慮耳。”

“善。”劉備深以為然。

這便命荀攸等人,擬表三拒。另求增封二縣。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