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此人。曹操,早已看穿:“乍前乍卻,以觀世事”。
所謂“乍前乍卻”,用賈文和語曰:“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郭奉孝,一語中的:“坐談客耳”。
其人行事,亦如此般。
時,天子都甄。劉表雖遣使貢獻,卻又暗中結好,漢中史侯。治中鄧義,屢次勸諫,表不聽,答義曰:“內不失貢職,外不背漢室,此天下之達義也。治中獨何怪乎?”
貌似,有禮有節,萬全行事。實則,首鼠兩端,待價而沽。正因看穿劉表為人,治中鄧義,辭疾而退,不為劉表所仕。稍後,流離江東,與袁忠、袁沛、桓邵、桓曄等人為友,待袁紹攻略江東,與眾友,同仕合肥侯。
又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彼時,史、董二侯,勢均力敵。甄都,深陷黨爭,政令不出三臺。為求自保,劉表居中調和,一力促成兄弟聯盟,共抗江東。
稍後,合肥侯為曹孟德,掘環渠所敗。被逐過江。立足未穩。不足為慮。今穩坐江東。更兼袁術,一己之力,敗四家圍攻。陣斬長塗二龍,威震關東。袁紹不甘其後,親提十萬大軍,水陸並進,攻入荊南。雖如約退兵,然障道要衝,隨時可捲土復來。荊南若丟,荊州去半,實力腰斬。
時過境遷。二袁助合肥侯,勢強如斯。劉表又豈能,坐觀成敗,從容自保。
唯恐不足交心。劉表又私語李歷:“能滅二袁者,必曹司空矣。”
袁術虎視荊北,袁紹垂涎荊南。二袁,實屬荊州,心腹大害。劉表欲假曹孟德之手,除之而後快。
“明公,明見。”李歷肅容下拜。
此番出使,幸不辱命。
永樂宮,偏殿。
不知何故。逐鬼童子夜驚。此起彼伏,哭聲震天,遠近可聞。永樂宮門緊閉,生人勿進,閒人莫入。
偏殿正中置榻。永樂董太后,披頭散髮,聲嘶力竭。
午時宮口先開,羊水遂破。萬幸,永樂太僕封諝,久為中常侍,手眼通天,輕車熟路。早已假募食母,哺育童子之名。預備好一切所需。
更有太醫令張奉,親自接生。自當,萬無一失。
封諝命宮中衛士,謹守宮門。便是天子親臨,亦不可放入。話說,天子於西園中,飛鷹走狗,縱情聲色。如何能顧及,生母死活。
封諝亦心生忐忑。萬一,永樂太后,難產而亡。永樂宮上下,俱殉葬矣。
畢竟,永樂太后,年過四旬。久不行房事,更久未產子。但凡有失,吾命休矣。此時,方知後怕。加之偏殿,嬰兒哭聲震天。更添心煩意亂。
六神無主間,忽覺嬰兒啼哭漸弱。
封諝急忙殿前求問:“太后,安否。”
少頃。便聽永樂太后心腹中大夫言道:“太后,母子皆安。”
聞“母子皆安”,封諝欣喜若狂。須知,日前王美人亦產子。試想,若董太后誕下女嬰,又如何可行,魚目混珠。
有頃。太醫令張奉,出殿相見。
四目相對,張奉脫口而出:“隆準、日角,貴子不凡。”
“哦?”封諝將信將疑。“隆準”,乃指高鼻樑。“日角”,儒宗注曰:“謂庭中骨起,狀如日。”朱建平《相書》亦云:“額有龍犀入發,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王莽篡漢,朱祐亦言光武帝:“長安政亂,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
所謂龍犀,相者稱囟下骨隱起,下連鼻樑不斷。以為貴人之相。
區區無賴賤種,豈有王者之相。
無怪封諝不信。
然待親眼得見。襁褓之中,貴子“庭中骨起,狀如日”。果然,“龍犀日角,帝王之表”。封諝不由大駭。莫非,此乃天意也。
早在顯懷之初,封諝便遣人,告知天子。託言,太后染疾,臥床不起。天子縱百般不願,亦不敢大意。朝夕移駕永樂宮,問候不提。彼時,恰逢入冬。董太后身披大氅,不露形跡。待隆冬時節,滴水成冰。董太后遂傳詔命,天子毋需親臨,遣西園小黃門,早晚問安,足以。
天子有感太后體恤。聽命行事,不提。
如此,陸陸續續,一年有餘。直至悄無聲息,產下貴子。
假以時日,當無跡可尋。
董太后產後虛弱,急需調理。假哺育逐鬼童子之名,封諝命人取中署奇珍,滋補永樂宮中食母。彼時,程中大夫,亦多受滋潤。
夜深人靜。董太后必親臨偏殿。於童子從眾,取貴子哺育。
久而久之,相沿成習。多有食母,見董太后,橫抱童子於懷中。皆以為,母性使然。殊不知,正背身哺乳。
這日餵食貴子畢,董太后起身出殿。
封諝低聲進言:“聞何後,饋錢千萬於張讓,欲求大將軍。太后不可不防。”
董太后言道:“屠兒豈為大將軍。”
“然千萬寶鈔,足可成事。”封諝躬身答曰。
“莫非,乃出薊王。”聞“寶鈔”,董太后遂之事大。
“然也。”封諝再告知以隱秘:“聞濯龍園,華雲舟上,何後欲委身薊王。”
“薊王如何?”董太后,出聲驟冷。
“薊王清白守節,未曾僭也。”封諝如實相告。
“為今之計,該當何為。”董太后又問。
“太后何不,移駕雲臺。”封諝進言。
“竇太后。”董太后如何能不醒悟。
“竇太后,乃陛下嫡母也。”封諝忠言逆耳利於行:“太后若與竇太后,歃血為盟,共扶貴子。足可敵何後也。”
“共扶貴子……”董太后,美眸流轉,已會其意:“‘貴子’非王美人子,乃朕之所出也。”
“太后,明見。”封諝再進忠言:“然需先得王美人子,與逐鬼童子共豢之。”
“此計,甚好。”董太后,欣然笑納。若不先取王美人貴子,豢養於永樂宮中。如何說竇太后,歃血為盟,共扶貴子。
此亦是,魚目混珠,張冠李戴之計也。
封諝又叮囑道:“太后立誓,不可言‘王美人’。只言‘貴子’,足矣。”
“善。”董太后,心領神會。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