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8 立象林苑

作者:薰香如風
清鋼琉璃,受技術所限。弧形甲片最小二寸見方。再小,便無法燒造。厚度亦足需半寸。再薄,亦無從成型。若編纂成人甲,實過於笨重。

然甲片之於戰象,反而顯小。全身披掛,輕如無物。

尤其矮象。單人騎乘,更顯輕便。夾膠之後,遂成重甲騎兵。或有人問,何不一體燒造。為何還選札甲。此乃琉璃特性及更換成本所定。更換一小片碎甲的成本,顯然最低。

因技藝初成,尚未熟能生巧,成品率不足。故自上而下,逐次推廣。

薊王宮,首當其衝。窗格正全部更換成清鋼琉璃。而後是王宮車駕,三足踆烏舷窗,諸如此類。稍後再惠及百官並千萬國民。

王宮窗格,皆使用三層夾膠琉璃。便是追魂弩亦無法擊穿。

帕提亞披甲戰象,最讓劉備印象深刻的,便是釘鼻。象鼻不僅異常靈活,如臂指使。且力氣極大,甚至能捲起一頭雄獅。捲起一兩個成年人,更不在話下。可想而知,鑲滿銀釘,迎頭麾下,不啻攻城錘擊。如何能不腦漿迸裂。

兩根長牙,居中鋸斷,套上利刃,遂成牙刀。亦不啻塞門刀車。

薊王問,為何是銀釘。

馴師答曰,銀可消炎。

原來如此。

象鼻對大象尤其重要。進食飲水,皆需用鼻。穿孔宜需小心再小心。非但要避開血管,還需避開神經。自幼象始穿孔,足年增加釘數。待長成,鼻釘幾與象鼻成一體。戰象習以為常,舉重若輕,遂成利器。

更有甚者,需用棘輪絞盤上弦的曲臂黃肩弩,竟被象鼻輕鬆拉開。

試想,若將牙刀,換成特製“戰象(黃肩)攻城弩”。象鼻上弦,不啻移動箭塔。重甲攻城戰象,應運而生。

作為比戰馬更加強大的戰爭載體(平臺)。可供薊國將作寺,發揮創造力的舉措,實在有太多。

不急。先把夾膠清鋼琉璃甲造出。餘下披掛,徐徐圖之。

仿上林苑,薊王遂在象林縣,立象林苑。

前漢時,水衡都尉所掌上林苑,面積廣大。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瀕渭而東,周袤數百里。四周築有垣牆,長達二十多萬米。據《關中記》等載,上林苑劃分三十六區,其中有宮十二,觀二十五,另有十大名池,各種飛禽走獸、珍稀植物,數千屬種。

屬官有上林令,主苑中宮館、禽獸,並負責巡守警備;下設八丞十二尉。

如,上林詔獄,主治苑中禽獸宮館事。上林水司空,主理囚徒。虎圈嗇夫,主苑內禽獸。除虎圈外,還有馬圈、彘圈、熊圈等,不一而足,皆設嗇夫。上林農官,主苑中公田。上林狗監,豢養天子獵犬。上林供府,主制鎏金、漆器等用具。上林寺工,造兵器及用器。均輸令,主苑內均輸事宜,還需將苑內部分產品,出售牟利,並置丞四人,協理均輸事宜。御羞令,主離宮別館、歇息之所,掌宮廷食材選取,並主貢獻御物。禁圃令,為上林所屬小苑囿之主吏,掌苑中泉水,理苑中蔬菜栽培及苑田租賃,並設有禁圃丞、禁圃尉、泉監,分管各項事務。輯濯令,管理苑內河池船舶製造,下設輯濯士並黃頭郎,掌持輯、濯行船等事宜。另有上林三官:鍾官令,主鑄錢;技巧令,掌刻錢範;辨銅令,理鑄銅之分辨。

又六廄令,主苑內養馬。每廄設令、丞各一人,屬官有馬監、廄嗇夫等。衡官長,主平衡稅收,兼管鑄錢品質。水司空長,理水利工程及相關犯罪。都水農倉長,主貯藏穀物。都水長,主苑內水利,同理三輔都水,浚河渠、修橋樑等。甘泉倉長,主藏水衡所收租谷。

前漢上林苑,便是如今象林苑。

蕭規曹隨,效仿前漢。薊王亦在象林苑中,分門別類,置諸多屬吏。職能大同小異。唯字首官名,“上林”改“象林”爾。

象林詔獄、象林水司空、象林農官、象林寺工,象林三官,諸如此類。

除馬圈、虎圈、熊圈外,另設象圈。豢養:滇池駒、越賧驄、林邑大象、葉調矮象、熊獅虎豹。

規模亦與之相當。周袤數百里。苑分三十六,宮十二,觀二十五,十大名池。近象林港,便於輸運。

有海賊寶藏墊底。薊王大興土木。揮金如土而面色不改。當真底氣十足。

象林縣孤懸在外,林邑蠻“人性兇悍,果於戰鬥,便山習水,不閒平地”。常侵略周遭小國。便是扶南,亦被蠶食。換言之,薊王平林邑後,時下疆域,已與五十年前之象林縣,大相徑庭。

洛陽漢廷,仍取舊圖,重開象林。周遭廣袤之無主地,無人問津。皆被薊王圈為象林苑所屬“三十六小苑”。

雖稱小苑,然面積廣袤。竟不下象林縣。

無怪薊王將水衡都尉,擢升為真二千石秩。象林苑,再加江表十港。職權之大,非真二千石不足掌馭。

水衡都尉周暉,意氣風發。恪盡職守,遂成一代名臣。稍後與從弟周瑜,並著於世。

金蘭灣,象林港。

諸事繁雜。幸有戲志才、郭嘉、孫乾等,為薊王分憂。萬震等一眾屬吏,皆有實才。稍作點撥,觸類旁通。假以時日,必得心應手。

立春之日,諸事皆畢。

薊王與一眾屬臣,依依惜別。乘三足踆烏號,率橫海艦隊,揚帆北歸。

南征滿三月。女王希雷婭,高等女祭司安娜塔西婭,並三位新晉函園美人,皆有身孕。好在日南風和日麗,氣候宜人。船宮應有盡用,亦宜安胎。

前有,萬里家書。言,馬貴人、鄒美人、杜美人,皆誕下麟兒,母子平安。王宮久無麟兒新生。聞希雷婭等人有喜,太妃甚是歡欣。

家大業大,終歸要傳於後輩。漢人皆如此。

回程途中,薊王又赴澶洲。公孫康、公孫恭兄弟二人,領開拓艦隊,出港相迎。

俗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二人自遠赴海外,獨當一面。數年磨礪,已與先前初出茅廬時,不可同日而語。

“臣等,拜見主公。”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