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4 玩於股掌

作者:薰香如風
“這……”聞此言,二老面面相覷。然細思量。又皆知甯姐姐此言非虛。薊王行事,素來磊落。從不濫用權謀之術。若知江山社稷,如此苟且得來。定不會接盤。

若無人接盤。天下棋局,要之何用?

不等二老起身,甯姐姐忽問:“二位叔父,可知‘三方勢力’。”

“未知也。”二老搖頭。此乃薊王首創,古往今來,並無記錄。自無出處。二人即便是飽學之士,亦無從得知。

“平原術士襄楷、劉惇,叔父可曾聽聞。”甯姐姐追問。

“襄楷略有耳聞,劉惇其人如何,未可知也。”除此之外,二老一無所知。

“如此,叔父且自去。”

“喏。”

事不宜遲。二老遂去信洛陽太學,轉呈黨魁知曉。如前所說。前後二次黨錮,多少同黨慘死監牢。利刃加頸,飛來橫禍,當如何死裡逃生,善保有用之軀以待君子報仇,十年未晚。浸淫二十載後,餘黨早已駕輕就熟。

殘餘黨人,遂以太學為基。書信往來,皆由太學生轉呈。書不著名,稱不提字。便是外洩,無頭無尾,亦無從查起。只道是尋常家書而已。

黨人筆筆血淚,觸目驚心。試想,餘下人等,又如何能不引以為鑑,切莫重蹈覆轍。

目送二老出堂。甯姐姐凝眉苦思。

襄楷其人之於天師道,亦算是同道中人。本以為,不過(棋)盤中一子,作用有限。豈料背後竟還有三方勢力,蟄伏局中。伺機而動。便是甯姐姐,亦始料未及。

“當真小覷了天下英雄。”心念至此,甯姐姐遂傳書魯國相宋奇,詢問當年奉命進出王芬府邸詳情。

“阿父,定要護佑三墩,一切安好。”甯姐姐衝堂前墳塋,喃喃低語。

陽港水砦,三足踆烏船宮。

主臣齊聚。依慣例,由幕府中丞賈詡,將累日來,朝中內外,各方異動,詳加梳理,上稟主公劉備,告知各位同僚。

“何車騎調麾下亡胡百騎入府。又招募園中良工,仿主公東郭府邸,改造車騎將軍府。董驃騎近日上朝,忽改走廣陽門。不與何苗同路。太后新募三千板楯蠻兵,已入西園衛。訂購三千套樓桑兵甲,皆需百鍊清鋼。董太皇並竇太皇,前日同遊濯龍園。登華雲號,與舞陽君相見。”

“何苗與董重,各自招兵買馬,又互不相見。”薊王遂言道:“可是密詔外洩。”

“主公明見。料想,乃何苗先知,董重稍後得知。何太后、董太皇,也已知曉。此事看似蹊蹺,實則有意為之。臣竊以為,設謀之人,早已料定,‘衣帶詔’定會外洩。造‘二虎相爭’之勢也。”

“文和之意,乃張儉有意為之。”劉備言道。

“十有八九。”賈詡之智,毋需多言。

荀攸亦窺破端倪:“衣帶詔,初由董卓暗中傳遞。後才見張儉現身。臣竊以為,‘此詔,已非彼詔’。有人將計就計,淈泥揚波。將參與各方,玩於股掌之上。”

“三方勢力。”薊王一語中的。

“正是這群鼠輩。”田豐言道:“竇太皇之初衷,或早被人利用。假太皇名義,暗行不軌。又知主公恪守臣節,行事從未僭越。顧有恃無恐,包藏禍心。誤中奸計,各方勢力雲集,皆來分一杯羹。自是利益使然。”

“襄楷、劉惇,先後斃命。還有何方高人,承其衣缽。”劉備居高下問。

“京畿方士匯聚。尤以千秋觀居多。千秋觀眾,又以西王母派居首。”沮授言道:“主公或可從此處著手。”

“如此,且約上元夫人,船宮相見。”薊王當機立斷。

“喏。”便有云霞衛,出殿傳命。

“報!”另有女衛入殿:“巴蜀來函。”

“速呈來。”劉備大喜:“必是張魯手書。”

先前薊王六百里去信米倉山。詢問雲臺山上,尋覓襄楷前後諸情。

張魯不敢怠慢。遂與張玉蘭回憶登山前後,事無鉅細,娓娓道來。薊王看後,傳閱眾人。

其中諸如:“今漢氣數已盡,回天乏術”,“火精之子,衰漢而三興”,“牡麒牝麟,雌雄莫辨”,“合而為一,天下可安”。種種讖言,便是諸謀主,急切間亦難會其意。

還有那顆閉關煉成的“九轉金丹”。究竟有何功效,眾人更不得而知。

“以上種種隱情,左館長,為何只字未提。”沮授疑道。

賈詡回憶左慈所書,這便答曰:“左館長言,天機不可洩。故對襄楷之死,諱莫如深。並非刻意,隱瞞不報。”

“化外方士,難以捉摸。”田豐皺眉道:“是敵是友,模稜兩可。”

“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賈詡已窺破此局之兇險:“各方相互忌憚,暗中戒備,引而不發。稍有不慎,突施冷箭。乃至刀兵相向。血流成河,不過旦夕之間。‘積羽沉舟,群輕折軸’,便是指此。”

言下之意。重壓之下,必有一方,先行崩潰。打破均勢,引發兵亂。遂起連鎖反應,乃至時局崩壞。一發而不可收拾。

“若待勢成,不死不休。”荀攸面色凝重:“臣,難以想象。此四方殺局,竟是一群化外方士所布。將三宮帝后,何董二戚,並天下黨人,玩弄於股掌之上。能有此手腕,何必藏身山野,與野獸為伴?”

“此殘局,當如何破解。”劉備又問。

“勸張儉致仕,送守丞歸國。命董卓、袁紹等,州牧、太守,各司其職,各就各位。切勿滯留京畿。詳查京中方士,尋找三方勢力之蛛絲馬跡。”賈詡初有應對。

劉備輕輕頷首:“依計行事。”

“喏。”

待群臣拜退,長姐入殿。

“衣帶密詔,族兄並未裹挾其中。無故撤離,必生間隙。”長姐柔聲道:“不如待上巳節後,與妾同歸。”

“長姐所慮,甚是周全。”劉備笑道:“弟,實無意義。”

“劉惇之死,至今百思不解。”長姐言道:“正因如此,更需謹慎。族兄累日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正因難洗嫌疑。此,亦或是賊人疑兵之計也。”

“長姐之意,弟已盡知。”劉備欣然一笑,未曾反駁。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