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亦見。”張讓言道:“當是港津。”
“既是港津,必有船家。”少帝言道。
“陛下明見。”一老一少,一前一後。主奴二人,奮起餘力,趕到河灣。
“這……”只見偌大的一片港津,時下已成焦炭。入目皆是斷壁殘垣。唯剩一條通往大河的丁字長堤。
張讓舉目四望。只見河水滔滔,滿目淒涼。除去毛髮斑斑的野狗,竟無一戶人家。
“何以至此。”少帝驚詫之情,溢於言表。
“阿閣兵亂時,大將軍遣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照城中,人心惶惶。想必,便是此處。”張讓言道。
“朕亦有耳聞。”時少帝尚未登基。再回想,已物是人非。
所幸,岸邊亭舍,尚且完好。張讓推門視之,早已人去樓空。“陛下權且忍耐。料想,待天光大亮,百官自會尋來。”
“也好。”少帝夜行至此,也是累了。
河邊風大。又值初秋。少帝一身華服,夜行時被露水打溼。張讓尋來茅草枯枝,燧石點燃。為少帝驅走寒意。又入庖廚,尋乾糧充飢。
火燒孟津時。船家悉數離港,百姓舉家逃亡。正因走時匆忙,囫圇吞棗,草草收拾,未曾打理乾淨。故陶罐中還有些許存糧。張讓依次搜刮,小心吹去碳灰,好容易集齊一捧五穀雜糧。
井水煮成稀粥,盛給少帝裹腹。
一碗熱粥下肚,少帝長出一口濁氣。這才想起,張讓水米未進。不由心生愧疚:“張常侍……”
“陛下飽否?”張讓目光慈炯,笑容可掬。
“便是宮中珍饈美饌,亦比不過這碗五穀雜粥。”少帝言道。
一朝落難,讓老奴張讓與少帝劉辯,不知不覺,拉平了身份的鴻溝。此時,再無皇帝與宦官。只有長者與少年。
又或者誠如曾子所言:“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張讓言道:“陛下今日‘歷危難,嘗冷暖’。本性純良,又長於宮外。老奴斗膽。待他日親政,當為明主。”
“先帝,亦嚐盡人間冷暖,自幼也長於宮外。可是明主。”少帝忽問。
張讓不置可否,反諄諄善誘:“亂而不損曰之‘靈’。先帝亦有明主之姿。時竇太后垂簾監國,大將軍竇武主政。董太后大義滅親,殺兄(董)寵,先帝鑄中興劍以自醒。然自竇大將軍兵敗梟首,竇太后被禁雲臺,先帝再無中興之念,董太后賣官求貨,自納金錢,盈滿堂室。前後所行,因何不同?老奴竊以為,非本性使然,乃形勢所迫。陛下只需明白一件事:唯有做明主,可保一世平安。”
“唯做明主,可保平安。”少帝似有所悟:“明主無可指摘,無人輕言廢立。”
“老奴宦海沉浮,蹉跎一生。歷經生死兩難,方才頓悟:只需活著,才有轉機。陛下年不過十歲。還有大把春秋。當善保有用之身,以待天時。”張讓似吐露臨終之言。
“昨夜大將軍興兵入宮,火燒永樂,攻殺雲臺。可比竇武乎?”少帝問道。
“何進鼠輩,只能捉刀屠豬狗。有何懼哉。”張讓輕蔑一笑。
少帝又問:“董驃騎、何輕車,如何?”
“阿堵之物,不提也罷。”張讓倍加不屑。
少帝再問:“薊王,又如何?”
張讓終於動容:“依老奴愚見,薊王可比光武。”
少帝輕輕頷首:“所以,昨夜常侍才口出‘假以時日,三興漢室’。”
張讓眼中精光一閃。與少帝四目相對,少頃,竟旁若無人,撫掌大笑:“老奴可瞑目矣。”
笑聲未落,忽聽人馬嘶鳴。
張讓急忙收聲。於門縫窺探,正見一隊巡遊騎士,縱馬而來。
“掾史且看!”便有騎士尋著蹤跡。
積滿碳灰的長堤上,有兩條清晰的足跡。
“速去檢視。萬勿輕動。”便有主將,高聲言道。
“喏。”騎士下馬,手握刀柄,亦步亦趨,尋跡向亭舍接近。
“何方人馬。”少帝低聲問道。
“看裝束,似是州郡之兵。非大將軍麾下。”張讓答曰。
“常侍可曾看得真切。”少帝追問。
“當是郡兵無疑。”張讓言道:“待老奴一問便知。”
見騎士互相戒備,抵近亭舍。張讓朗聲問道:“舍外何人?”
答曰:“三河騎士。”
“何人統領。”
便有一人,翻身下馬:“河南中部掾,閔貢。”
“何事至此。”張讓示意少帝稍安勿躁。
“為尋城中‘史侯’。”閔貢再答。
“何人指使。”
“太僕盧公。”張讓頤指氣使,閔貢越發小心應對。
少帝大喜:“斷不會錯。”
張讓輕輕點頭,又衝門外道:“且你一人入舍。”
“喏!”閔貢心中大定,八九不離十。這便孤身入舍,與少帝相見。
定睛一看,納頭便拜:“臣,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少帝端坐火塘旁。衣衫不整,貴氣自生:“掾史請起。”
“謝陛下。”閔貢言道:“盧太僕並王侍中,各領一軍。以大河為限,搜尋陛下行蹤。又遣我往來河岸,不放過一草一木。不料先前與後將軍董卓所率越騎營相遇。恐尾隨而至,事不宜遲,陛下當速歸。”
“如此,便有勞掾史。”少帝落難,便拜董卓所賜。知其緊追不捨,自當速避。
出門前,見張讓似無動身之意。少帝遂問:“張常侍?”
張讓言道:“陛下自去。老奴便在此處,坐等董卓逆賊。”
少帝幡然醒悟:“常侍,欲為朕斷後乎?”
“刀鋸餘人,如何捉刀殺人。然有老奴在此,許能為陛下博得片刻轉圜。”張讓伏地行禮:“老奴,叩別陛下。”
少帝忽動容相問:“常侍,因何改弦更張。”
“陛下外憨內秀。”張讓全然無懼:“大漢中興有望。假以時日,無可掣肘。”
少帝於是回身。從袖中取出一物,遞給張讓:“留給常侍自保。”
張讓雙手接過,正是機關袖箭。少帝一路尾隨背後,張讓生死皆在一念之間。張讓笑嘆:“陛下長於道人史子眇家中。必通‘奇技淫巧,旁門左道’。老奴有幸得見,雖死無憾。”
“阿翁珍重。”少帝言盡於此。
張讓老淚縱橫:“陛下珍重。”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