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7 金絲毛毯

作者:薰香如風
關於織布的速度,漢樂府《上山採蘼蕪》中有:“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之句。

詩中:縑,色黃之絹,算是普通的紡織物。一天可織一匹。素,乃純白之絹,比縑價高。且按漢規制,一匹長四丈,寬二尺二寸,五丈便是一匹又四分之一,速度相當快了。

待母親將毛毯織出,鋪在堂中一試,果然溫暖柔軟。

劉備大喜過望。此乃樓桑新特產!

這便向母親跪地行禮:母親為邑中女婦,覓得衣食無憂也!

勞累數日的母親,亦露微笑。

這便召集宗人附民中善織者,齊來宗祠。由母親傳授毛毯織藝。

在劉備看來,素色毛毯自然最好。

可依照大漢律例。連衣服顏色都要嚴格分成三六九等的當下,士大夫必恥於與庶民同列。所以,素色毛毯,多半隻能賣給編戶齊民。士大夫、高官大吏、王族貴胄,定有所不同才行。

參考寢墊的品級劃分,劉備也想為所織毛毯,分成上中下,三品。

來問母親,母親已有辦法:下品素色,中品花色,上品可用金絲。

金絲玉縷!

劉備怎麼忘了它。

金絲毛毯最特別之處,便是在織毯的過程中,用金絲織出一部分圖案。金絲以黃金輾壓成金鉑,再加工成金線,採用盤金編織法,纏繞在毛線上而成。

有金絲玉縷衣在,金絲線的製作工藝,又豈是多大的問題。蘇伯嘗試數次,便已找到關竅。

麻一斤,十文錢。

羊毛一斤,作價幾何?

遍問身邊人,皆不知曉。劉備只好去問烏蓮。問過才知,烏桓婦人中也有精於織工者。烏蓮說,烏桓男女分工明確。男人鑄銅冶鐵,造弓箭、馬具、兵器、陶器等。婦女則進行紡織、繡衣、制氈、縫製帳篷。內遷之後,吸納大漢邊民,取長補短,技藝更加精湛。

對於羊毛紡織,烏桓織女更勝一籌。還說,處理羊毛亦有關竅。

倒是劉備要織毛毯的訊息,讓烏蓮大為驚訝。言道:大漢朝從未有學造‘胡物’的先例。

劉備卻笑答:誰說沒有。胡服騎射不就是?再說,漢人並不忌用皮毛。狼皮大氅,貂皮披風,鹿皮手套,諸如此類,不都是動物皮毛?蓋因中原多山羊。毛髮很短,不能紡紗,只能造筆。無法紡成毛線,自然也就不能編織成毯。

烏蓮這便點頭。略作沉思後,說道:羊毛的價格,可參考羊價。

草原羊一隻約三百錢,可活十年。而能剪羊毛的時間,大約八年。草原羊一年可剪毛兩次。成年公羊能得羊毛四斤。成年母羊能得羊毛三斤。

公母且不論。皆按平均三斤半來計算。一年剪毛兩次,可得七斤。八年共計五十六斤。若以三百一隻的羊價,來折算毛價。一斤羊毛不到二分銅錢。這個價格實在是有些低。

劉備想了想道:織布,漢人用麻,烏桓用毛。皆是日常所需。不如,以麻絲價格來折算羊毛價格,如何?

烏蓮不禁瞪大了眼睛:你是說,羊毛一斤也出價十文?!

劉備笑著點頭:然也。

咕咚。烏蓮吞了個大大的口水,猛地豎起手掌:口說無憑。

劉備亦舉起手掌:擊掌為誓。

這便與她三擊掌。定下羊毛價格。

在烏蓮的心裡,有個樸素的參照。賣一隻羊就少一隻羊。如等剪完羊毛再去賣,還是少一隻羊。同樣是少一隻羊,先剪羊毛賺的錢,豈不就是白賺的。白賺誰不賺?

嗯!先剪羊毛再賣羊。

想通一切的烏蓮,一刻也耽誤不得。即刻去信右北平烏桓王烏延。讓他務必記得,先剪八年羊毛,再賣羊!

毛毯是個統稱。根據用處不同,可以分為地毯、掛毯。掛毯又叫壁毯。多用於裝飾。實木地板和羊毛地毯的搭配,在隆冬季節堪稱絕妙。如此脫鞋進屋,亦不覺腳寒。

能不能如寢墊大賣,還要再看。但,能為邑中女婦找一條安身立命之法。這才是毛毯最大的功用。

母親亦是如此想吧。

紡織諸技,劉備不懂。交給母親和一眾女工便可。更何況還有烏桓女工從旁輔助。想來,形成樓桑的特色,也只是時間問題。

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劉備,才體會到什麼叫:四季分明。

春暖秋涼,酷暑嚴冬。

立冬一過,氣溫直降。不知不覺間,街市背陰處的積水,已結冰。踩上去喀嚓作響。

流水不易結冰。天車和龍骨翻車都運轉如常。諸如三足擎波鬲,還被暖房遮罩。內通熱氣,隆冬亦不冰凍。氣溫雖冷,可年前這段時間,卻是樓桑最清閒的時光。辛苦了一季的邑民開始享受富足而悠閒的生活。百業繁盛的樓桑,也能滿足邑民幾乎所有的需求。

各種名目的筵席,扎堆出現。劉備還是和往常一樣,讓宗親從兄代勞。

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白事明顯減少,幾乎全都是喜宴。究其原因,還是遍佈樓桑的取暖設施,保住了年邁孤寡者的性命。

夜裡下起了今冬的第一場雪。等到天明,一片潔白。那些由此起彼伏的重樓輪廓,串聯起的天際線,也皆被白雪覆蓋。正當邑民們紛紛上街掃雪,忙的不亦樂乎時。一個身披斗笠的孱弱少年,踩著積雪走進樓桑。找到了劉備的府邸。

問過守衛,確定是劉備的府邸。少年這便從懷中掏出個由羊羔皮,包裹著的物什,輕輕放在階前。

又衝守衛言道:勞煩大叔捎句話。就說:‘是燕國故人將此物奉於階前’。

不等守衛來問,少年以轉身離開。

白毦精卒這便上前,解開包裹,細細查驗。確定無詐後送入侯府。

劉備將包裹開啟,正是一隻單耳陶杯。

‘燕國故人奉於階前’。莫非是閻柔?

劉備急忙取來閻柔離別時的贈杯。兩相對比,器型完全一樣。

果真是閻柔。

一前一後,送兩個一模一樣的陶杯,這是為何?

劉備一時參不透,便請來耿雍和崔鈞,詢問閻柔是何用意。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