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1 命運時然

作者:薰香如風
“大將軍欲再割一耳乎。”太后頗多譏諷。

“臣……”大將軍耳根一搐,百感交集。

太后又道:“自揭己短,乃磊落君子也。如若不然,便是故意賣個破綻。大將軍以為如何?”

“這……”何進腦筋飛轉。磊落君子暫且不談。若是故意買個破綻,又當如何?

見他默不作聲,何太后言道:“若是故意設局。引朝堂口誅筆伐。諸如大將軍這般,忍耐不住,冒然出手。欲置薊王於死地。於是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此時便考驗‘人心向背’。大將軍以為,天下百姓,朝中內外,及北疆胡虜、西域藩邦、隴右羌氐、幷州匈奴、三郡烏桓、四郡亡胡、山越南蠻、三韓島夷,海外倭人……有多少,願意相信,薊王清白。”

“臣……”何進冷汗直冒。

“薊王肯揭己之短,便證己之清白。”太后蓋棺定論。

“如若……”何進仍不甘心。

“沒有如若。”何太后斬釘截鐵。

“萬一……”何進仍欲強辯。

“絕無萬一。”何太后斷然揮袖。見大將軍怏怏不樂,何太后又柔聲勸道:“我兒尚未元服,由太皇垂簾監國。大將軍即便在侄兒面前,據理力爭,憤而抗辯。簾後太皇竇太后,又豈會令大將軍如願。”

“唉……”何進方才醒悟。

何太后又道:“先前,聽大將軍言,右國令還牽扯到鞠城兵變。大將軍以為,若此時追根究底,於大將軍有利還是有弊。”

“臣,已盡知。”何進悶聲抱拳,委屈退下。

目送大兄出堂,何後一聲暗歎。

廢帝一日不歸封國,阿閣大平座上擊劍,便一日無定論。若廢帝忽然開口。言,乃大將軍行刺在先。董重必與薊王聯手,撲殺何氏滿門。

廢帝尚未滅口,轉身便要謀除薊王。腹背豎敵,何其不智也。

永樂宮,正殿。

驃騎將軍董重,永樂少府楊彪,齊來拜見。

太皇董太后,自簾後言道:“薊國鋤奸,諸君有何高見?”

董重撇了撇嘴,又看向楊彪。

楊彪起身奏對:“世人皆知大賢良師,妖賊張角。不知有墨門鉅子,神上宗師。傳聞此人已病入膏肓,時日無多。本可不必張揚。然薊王卻命左右國相公審,比二千石以上重臣列席。足見嫉惡如仇,明以照奸。”

董重大喜:“臣,亦如少府所言。”

“此賊毒殺王美人,行刺先帝。又險害陛下於阿閣。”太皇董太后面沉似水:“如何能輕饒。”

“臣以為……”董重剛起了個頭,又急忙收聲。

“說。”簾後太皇不置可否。

董重言道:“王美人無辜遇害,乃命該如此。先帝亦是受逆賊王芬所惑,北巡河間舊宅時,被黑山賊張飛燕刺傷。後殞命沙丘……亦是命中註定。先賢曾言:‘堯遭洪水,湯遭大旱,命運時然。’又豈是…豈是一兩個蟊賊,能夠左右。”

“好一個‘命運時然’。”太皇董太后,語透悲意。

“總歸是‘人死不能復生’。”董重咬牙進言道:“為今之計,當顧全大局。”

見太皇董太后暗自垂淚,董重索性說個明白:“少帝繼位,太皇竇太后垂簾,已成定局。若此時與薊王妄動干戈,必腹背受敵。大將軍若引軍圍攻,函園一萬精兵又作壁上觀。太皇危矣。”

“朕乃少帝祖母,誰敢大逆不道!”

“何太后,可是少帝生母。”董重苦笑:“先時,薊王上表,舉楊少府為太傅,便有保全董氏之意。少帝元服親政後,當以太傅錄尚書事。再有微臣從旁協助。尚能與何氏一較長短。如若此時與薊王交惡。董氏滅門矣。”

待收起哭聲,太皇董太后問向楊彪:“少府以為,薊王與此賊,可有苟且。”

“臣竊以為。薊王磊落,必不會行苟且之事。”楊彪擲地有聲。

“朕,喪子之痛,又當如何?”太皇董太后又問。

董重心領神會:“國中暗藏奸佞,薊王難辭其咎。理應‘罰銅抵罪’。”

“驃騎將軍,此言有理。”太皇董太后眸中貪念,一閃而逝:“當罰銅幾何,方可抵罪。”

“這……”說道緊要處,董重亦不禁心如鹿撞:“一億薊錢如何?”

“哼!”太皇董太后,嗤鼻言道:“驃騎將軍何其小器。”

“依太皇之意,當罰銅幾何?”董重忙問。

“當罰十億……如何?”太皇董太后獅子大開口後,又難免心生惴惴。

“這……”董重不敢接話。

“臣以為,可行。”不料永樂少府楊彪,卻先開口:“如太皇所言,國中藏奸,國主難辭其咎。薊王雖未裹挾其中,然亦涉有連坐之罪(注①)。漢律:‘諸侯有罪,傅相(國相)不舉奏,為阿黨(同黨)。’可為類比。”

太皇董太后,心領神會:“換言之。國令有罪,國主鋤奸,便不是同黨。”

“太皇明見。”楊彪再拜。此條漢律,可謂言簡意賅:薊王不是同黨。

若非神上宗師同黨。能給薊王之定罪,量刑便輕去太多。皆可用罰銅抵罪。

有漢律支撐,太皇董太后,當可放下心結。收拾心情,這便衝楊彪言道:“有勞少府走一趟二崤城。與右丞賈詡,商談五罰事宜。”

“遵命。”楊彪伏地領命。

五罰,便是指五種可罰金抵罪的規定。上古以銅為貴,故罰金即罰銅。《國語·齊語》:“小罪讁(zhé)以金分。”

據《書·呂刑》規定,墨刑可改處罰銅三斤,劓刑可改處罰銅六斤,剕刑罰銅十五斤,宮刑罰銅十八斤,死罪罰銅三十斤。

漢之罰金,雖載於律令。然絕非上古時所定,此等小數目。

多,因事因人而異。

太皇董太后,開價十億。足見此事,絕非“小罪”。

與其說是薊王罰銅免罪。不如說,是太皇董太后得十億錢後,方能消心頭之恨。不為懲罰薊王,只為紓解自己。

畢竟,先帝,王美人,太皇董太后至親之人,皆因右國令而亡。

楊彪尚未出永樂宮。罰銅免罪的訊息,已傳到西邸何太后當面。

“十億大錢,薊王出得起。”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